南方网 > 正文

玩转广府非遗市集,广州博物馆带您感受“文物里的广府年味”


记者从越秀区了解到,广州博物馆隆重推出“吉祥有年——广州博物馆藏吉祥文物展”及“吉祥有年·潮派趁墟”主题新春市集,让市民群众在探秘文物珍宝的同时,也能解锁非遗新体验、品尝地道广府味,一起喜迎吉祥乙巳蛇年。

“吉祥有年——广州博物馆藏吉祥文物展”展期从1月27日持续至4月13日,以“福禄寿喜”为主题,精选133件(套)寓意吉祥的珍贵文物,带领市民群众深入探索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吉祥文化,共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大主题,深度诠释吉祥文化

在中国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福、禄、寿、喜”不仅代表了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更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无尽祈愿,对平安喜乐的深切向往,以及对节庆吉时的诚挚恭祝。

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展示。第一部分“人臻五福”,众多以“福”字为核心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全面展现“福”文化的丰富内涵。清道光粉彩通雕云蝠花卉纹瓷如意,瓷质粉彩绘加镂空工艺,寓意福寿延年,匠心独运。清乾隆玉雕人物及瓶形摆件,精湛地雕刻出四童子围着宝瓶嬉戏,寓意报平安、送吉祥,温馨和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童真童趣和吉祥如意的喜爱与赞美。此外,还有以蝙蝠、梅花等元素为题材的文物,通过象征和谐音等艺术手法,巧妙地诠释了“福”的意蕴,让市民群众在观赏中领略到福文化的多姿多彩。

第二部分为“天赐厚禄”,鹿与葫芦的祥瑞象征分外引人注目。鹿,作为禄文化的代表,以其温和的形象和与“禄”谐音的寓意,象征着财富与地位。展区内,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鹿纹图案,无论是单独展示还是与仙鹤、松树等元素结合,都展现了古人对福禄永驻、仕途顺利的期盼。同时,葫芦因其名与“福禄”谐音,成为展区的一大特色。各种形态的葫芦瓶式文物,以其圆润的外观和丰富的内涵,象征着健康长寿、子孙繁衍,让市民群众在欣赏中感受到禄文化的深厚魅力。

第三部分为“南山之寿”,展出了多件以“寿”为主题的文物,引领观众体验寿文化的美学诠释。精致的铜镜、发簪、印章、玉壶……丰富的形式和多样的材质,传达出古人对长寿的渴望和对生命的敬重。其中,浮雕寿星形象的玉壶,寓意吉祥如意、福寿绵延。还有一些文物上的寿字纹饰和图案,如万寿无疆、松鹤延年等,更是将寿文化的精髓展现得极为生动具体。这些文物不仅展现了古人精湛的工艺技艺,更让大家在欣赏中感受到了寿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四部分为“欢喜盈门”,展厅陈列着多件以“喜”为主题的文物,如喜上眉梢、双喜纹等,它们以生动的形象和吉祥的寓意,传递出人们对喜庆之事的热切期待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展区内通过通草画展示的节日活动的喜庆氛围,清铜胎画珐琅喜字宝相花纹温碗,更是将喜文化的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了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物吉图祥, 一众“深闺”文物首次亮相

此次展览中,更有不少久未露面的“深闺佳人”首次与大家见面。它们将静待市民群众的到来,共同揭开它们背后的故事与传奇。

多元体验 带您沉浸式感受浓浓“年味”

为了让市民群众更加沉浸式地感受吉祥文化的独特魅力,除夕至大年初七,广州博物馆将连续八天开展“吉祥有年·潮派趁墟”主题市集,现场设有20多个文化潮流摊位,让大家边吃边玩边打卡,欢欢喜喜过新年!

“福到广博”书法盲盒冰箱贴DIY活动,围绕福禄寿喜四大主题,新年期间,广州博物馆精选文物中极具代表性的鹿与喜鹊的纹样,设计了多款艺术冰箱贴,市民群众可以选购喜欢的纹样,在DIY的过程中感受文物之美。

“吉祥有年”年画拓印DIY活动,体验一把年画拓印,将这份美好的祝福带回家。

“凤舞九天”凤冠编绳DIY活动,邂逅凤冠之美,解锁千年风华。2024年,凤冠元素成功挤进博物馆“顶流”文创的行列,就连越秀公园迎春灯会,也用凤冠元素制作了大型的灯组。为了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凤冠的魅力,广州博物馆将在新年期间开展创意凤冠编绳活动,通过红色、蓝色、金色等多色丝线的交织,再现文物的艺术之美。

广博君的艺术课堂第一讲,初三开播!新年期间,广州博物馆将在小红书直播间带大家DIY一件极具新年氛围感的掐丝珐琅首饰。

“丝艺芳华”掐丝珐琅DIY,广州博物馆的掐丝珐琅挂件DIY活动借鉴了珐琅工艺中的掐丝、点蓝等技术,以软金属丝和彩砂石为主要原料,色彩饱满,再赋予它独特的DIY纹饰,将它定格在饰品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一抹非遗风采。

采写:南方+记者 马艺天

图片: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