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健康头条>正文

别再这样吃蟹了!记住这些“秘诀”,中医师教你吃得又香又健康


秋风起,蟹脚痒,

九月圆脐十月尖。

秋天菊香蟹肥,

你吃蟹了吗?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李湘力副主任中医师提醒大家,蟹味虽美但性寒,可不要贪吃哦!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

李湘力

中医认为螃蟹味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滋阴补骨、活血祛瘀的功效,对于淤血、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但螃蟹为高蛋白食物,食用太多,则不易被消化吸收,尤其需要提醒的是,螃蟹本身寒凉,脾胃虚寒、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患者,应不吃或少吃,以免吃后引起腹泻、腹痛等消化性疾病。

此外,对于老年人及小孩,本身消化功能较弱,也不宜多食螃蟹,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易引起腹胀、腹痛、便秘等症。

李湘力还提醒,螃蟹属于“发物”,对海鲜过敏的人不可以吃螃蟹,同时,患有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尽量避免食用螃蟹。

“很多人觉得蟹黄非常有营养,但同时蟹黄的胆固醇也非常高!”

李湘力表示,据统计,每100克蟹膏含有胆固醇466毫克,每100克蟹肉含有胆固醇65毫克,而人体每天摄入胆固醇应低于300毫克,也就是说,正常成人每天吃蟹应不要超过1只,一周最多吃2-3只。

所以,高脂血症患者、痛风患者、以及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症等患者,应减少蟹的摄入。同时有胆囊炎、胆结石症、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等患者更应少吃或者不吃螃蟹,以免诱发疾病。

吃蟹的“正确打开方式”

螃蟹是偏寒性的,那烹饪时和什么东西一起搭配最好?

李湘力说,虽然螃蟹寒凉,但其味美可口,那么不妨在烹饪时佐以生姜、大蒜、大葱、料酒去其腥,解其寒。口味重者,可用温辛的紫苏、姜葱爆炒;口味清淡者,可用料酒和姜丝清蒸,之后伴以浙江大红醋。

另外,吃蟹后喝杯微热的姜水,或者伴以黄酒、米酒一起进食,均可以去寒。

她同时提醒,螃蟹不宜与柿子、石榴、茶叶同食,因为柿子、石榴、茶叶等富含鞣酸,易与螃蟹中蛋白质相结合形成鞣酸蛋白,形成不易消化的团块,可导致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结石、肠梗阻。

同时,由于螃蟹寒凉,所以不宜与同属寒凉的梨、西瓜、冷饮一起食用,以免引起腹泻、损伤脾胃。

小贴士

不要吃死蟹,以免引起食物中毒。

螃蟹死后,其胃肠中的致病病菌会大量繁殖;另外,螃蟹体内还含有较多的组氨酸,组氨酸易分解,尤其是当螃蟹死后,组氨酸分解更迅速,螃蟹死的时间越长,体内积累的组氨酸越多,而当组氨酸积蓄到一定数量时即会造成中毒。吃蟹后若身体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螃蟹虽然美味,

但在处理和食用时也需小心注意!

去年11月,广州就有一位老人在杀螃蟹时不慎右手虎口被蟹钳钳伤,导致伤口被食肉菌感染而患上了坏死性筋膜炎,最终病情过重不治身亡。

为何螃蟹的“杀伤力”这么大?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副主任王伟雄介绍,食肉菌是多种菌群的总称,螃蟹、虾类等海鲜内可能藏着许多有害菌类,其中就有多种食肉菌,包括海洋弧菌、链球菌等。

食肉菌可以从小小的伤口进入人体,而且这种细菌的致死率非常高。被海鲜刺伤的伤口,可能会红肿、发热及疼痛,这些症状提示伤口发炎,但如果伤口感到异常痛楚,需要马上求医。

“最主要的预防方式就是小心谨慎处理海产品。”王伟雄提醒,如果不小心被买回来的海鲜弄伤了手,记住要马上用消毒药水清洁;若有伤口裸露一定不要接触海产。

广州还有一个女士,曾在吃了5只大闸蟹后,在第二天运动后出现意识不清,在医院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吴锡信提醒,吃小龙虾、螃蟹等海鲜河鲜要完全煮透,减少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是死掉的大闸蟹等变质的水产品建议不要食用。

此外,如果在吃小龙虾或者特别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后,感觉持续性的全身酸痛、乏力、尿液颜色改变,应立即就医。

值班帮帮:朱晓枫

部分内容来源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官方微信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