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江门九中街,升腾烟火气


从2008年算起,亚姨已经在江门九中街卖鱼蛋整整15年。这个小店曾经是她的家,见证了女儿的出生,后来为了谋生又改成鱼蛋档,一直做到了如今花甲。在社交平台上,有人说没吃她的鱼蛋,等于白来九中街。也有人说一颗鱼蛋,可以品出青春的味道。

在这个年轻面孔人来人往的分岔路口,亚姨用鱼蛋养活了一家人,也成为九中创业街精神内核的忠诚演绎者。

因邻近江门市第九中学而被称作“九中街”。

九中街又名江边里,与启明里相连,是江门市区13个百年华侨古村之一,因为邻近江门市第九中学,被称作“九中街”;又因为年轻创业者居多,被称为“创业街”。学生聚集带来的巨大人气,让沿街商铺不断发展,风靡全国的喜茶就是从这里出发。喜茶走红后,其创始人聂云宸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及“江边里”,让这条承载了许多年轻创业者梦想的小街又火了起来。越来越多新潮连锁店、新品牌创始店在这里开张,延续着江边里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的创业者精神。

如今,在《狂飙》、Citywalk等热点的带动下,九中街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城市漫游的其中一站,串联起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墟顶老街、启明里等景点,延伸了沿途消费的范围和场景。

江门九中街升腾起人间烟火气,年轻的创业梦在百年华侨古村里生根发芽,历史与未来在这一刻相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

“这条街只剩下几间老店,很多老朋友都没在这里做了。”

九中街的变迁,亚姨亲眼见证也亲身经历。20世纪80年代,她嫁到江边里,这间街口小屋是公婆的房子。那时候,九中街人流并不大,沿街大多是居民楼,学生放学路上还没有消费的习惯。

21世纪初,学生群体消费力显现,亚姨的姐姐嗅到商机,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07年,鱼蛋档开业,主打产品是香港风味的咖喱鱼蛋。一两块钱的小吃很快打开了九中学生的市场,放学后跟好朋友相约买一串鱼蛋再回家,成为很多“90后”学生时代的记忆。

这个鱼蛋档一开就是15年。

第二年,这家店交到了亚姨的手里。她回忆,那时候九中街最多的店铺是精品店和成衣店,几块钱买个发卡、零钱包、小饰品,深受女学生的喜爱。

2012年,一位叫聂云宸的21岁年轻人在九中街开了一家饮品店,叫“皇茶”。他当初选择投身茶饮行业的原因有二:一是茶饮行业在当时正经历新旧奶茶的变革,过去用奶粉、茶精调制出来的奶茶已经不能满足日渐精致、追求品质的消费者;二是,他希望能继承传统茶文化,让年轻人也爱上喝茶。

经过苦心研究,聂云宸在这家小店研发出了新品芝士茶。奶盖与茶的新颖搭配,给茶叶和奶茶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变革的奶茶行业里开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2016年,因为“皇茶”品牌被抢先注册,聂云宸将品牌更名为“喜茶”。

江边里第一家皇茶。图源喜茶

之后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喜茶去到了一线城市开拓市场,创下了“上海首店排队7小时”的“纪录”,是新式茶饮品牌当之无愧的“初代网红”。

因为想传承茶文化而首创芝士茶,又因为芝士茶而闯出了行业的新赛道。这份勇于尝试、敢于尝试的精神,源于侨乡敢为天下先的风气,也刻在九中街每一个创业者的骨子里。他们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街创始店做起,靠着创新和勤劳,打拼出一番事业和天地,甚至传奇地开启了行业的新时代。

新的餐饮风潮反过来深刻影响了九中街。如今走在路上,两边的茶饮店、咖啡店、网红小吃店林立,与时装店“两分天下”。从前跟亚姨一起开档的老板们,有的因为年纪渐大,主动离开了九中街,有的因为市场需求变化,店铺无人问津被动停业,相继离开。想起以前的朋友,亚姨总是有些失落。

一代创业者逐渐老去,新一代创业者又从这里重新出发,唯有九中街永远年轻。

藏在巷子的茶饮集合地

今年4月,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与喜茶联合推出代表江门文旅特色资源的特别合作款“城市文旅”限定冰箱贴。江门的城市文旅限定冰箱贴以开平碉楼、醒狮文化、蔡李佛拳为灵感进行设计,在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喜茶江边里创始店进行发放。

半年后的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江门再次与喜茶联动,推出“江门请你喝喜茶”线下寻宝活动。参与者只要在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内,找出6处“行走故事里”标识,并发布至社交媒体平台完成打卡,就可以在喜茶江门江边里创始店,享受半价喜茶芝芝柑普轻乳茶一杯。喜茶、长堤、柑普茶,这个活动“很江门”。

“江门请你喝喜茶”线下寻宝活动海报。图源网络

喜茶从九中街发展成为茶饮届的“大IP”,现在又反哺“家乡”,通过联名活动等潮流玩法,带旺了九中街和江门。许多年轻消费者在喜茶的号召力下,走进这片城市原点,也激发了更多创业者的灵感,大批本地连锁茶饮店、独立咖啡店在此地聚集。

开在启明里的Coffee Around,就是九中街创业者钟均亮第二次创业的成果。

树木、草坪、石子路、露营桌……在社交媒体搜索Coffee Around,你可以迅速解锁多种下午茶打卡“姿势”,充满氛围感的装潢可以轻松“出片”。不止启明里,Coffee Around的风也吹到了国际马拉松公园和下沙公园人行天桥,在森林里、西江边、天桥上喝咖啡,打开了江门咖啡消费的新场景,也成功让这个新品牌闯出了名堂。

20多年前,钟均亮在九中街经营服装精品生意,“邻居”喜茶的走红之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九中街是很多年轻人心目中的一片‘乐土’,不仅汇集了各种潮流文化,也是年轻人创业梦想的发源地。”他说,九中街这份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创业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尝试各种新鲜的事物。

“让客人每天忙碌过后在舒适的环境下,品尝一杯好咖啡,这是我们成立的初衷。”2021年,第一家Coffee Around在西江碧道蓬江段的国际马拉松公园开业。吹着江边小风,看着来往行人,品一杯咖啡,首店在营业之初就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打卡拍照。

位于启明里的Coffee Around。

去年,钟均亮乘胜追击,在九中街——他的创业起点——隔壁的启明里,盘下了一座两层的旧厂房。在保留建筑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他把厂房改造成了一间咖啡店,于是有了“长在森林里”的网红咖啡店。

这两年,江门大力培育“江门茶饮”“侨都咖啡”特色消费品牌。布维记、烧柠、芙等品牌相继出圈,来自江门的茶饮品牌在全国各地已布局门店超过2000家;在江门注册登记的咖啡店超过1250家,去年更是达到了日均新增1家的开店速度。

有品牌在九中街诞生,也有品牌在九中街发展壮大。九中培养了学生,九中街培养了新的江门茶饮咖啡企业。

复古之城就是文化之城

亚姨明显感觉到,今年自己又小火了一把。

自从电视剧《狂飙》播出后,九中街的人流明显增多。很多说普通话的年轻人,跟着社交媒体上的攻略,买一杯喜茶江门限定饮品,再步行5分钟就到了鱼蛋档。价目表上16至24块钱一份的A餐到F餐,常常令这些外地游客惊叹“梦回初中物价”。周末的时候,鱼蛋档一天的营业额能超过1000元。

“现在路上的车多了,九中街时不时就会出现交通拥堵。”亚姨曾经很担心,九中街不能适应现在消费者的出行习惯,人们会因为没有停车位而不来光顾。

然而,让她惊喜的是,从今年初刮起的《狂飙》“影视热”撬动了“文旅热”,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每日游客人来人往,位于墟顶老街和启明里附近的九中街,顺理成章被游客加入了行程之中。而下半年火起来的“特种兵”和Citywalk旅行方式,也让富含潮流“打卡”元素和适合步行闲逛的九中街,迎来了又一波沿途消费的客流高峰。

适合步行游玩的九中街。

在这条并不宽敞的小街里,坚持用明火烤制的鸡蛋仔和电烤网红车轮饼兼得,老广口味的健康炖汤和现煮的罐罐烤奶也并不矛盾。新老创业者在这里相遇,造就了九中街独好的风景,也延续了这座城市兼容并包的文脉。

网友用“年代感”“复古”描述江门并非偶然:这背后是江门多年来对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城市文脉的活化。

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串联起墟顶、北街、长堤一带,连接着江门城市发展的历史原点。随着城市发展,市中心逐渐转移到繁华的商业圈,但江门仍然坚持把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完整保留了下来。街区房屋建筑大多是民国时期修建,现有建筑5402栋,其中不可移动文物6处、历史建筑75处、具有保护价值的传统建筑2000多栋,包括保存较好的骑楼超1000栋。

今年初,街区“因剧而火”,每到周末和假期游人来往如织,再现数百年前的繁华和热闹。5月,启明里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50家“粤式新潮流”影视动漫新场景;6月,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又入选第四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名单。

放学后的学生在九中街玩乐。

因为老街够“老”,江门成为“天然摄影棚”,《狂飙》《误杀2》《除暴》《疯狂追忆人》《邪恶中拯救我》《全力以赴的行动派2》等多部影视综艺都在这里取景。也因为老街够“老”,复古怀旧的九中街、启明里、墟顶街能通过潮流表达重新变得热闹,让历史与时尚撞个满怀。

现在,喜爱九中街的不止有九中学生和江边里的创业者,越来越多人读懂了这条街,也爱上了这座城市。

【采写】南方+记者 李霭莹

【摄影】南方+记者 杨兴乐(除标注外)

延伸阅读>>

从Citywalk到新消费,《南方日报·江门观察》与你行走故事里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