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年轻人埋堆有搞头!香港喜剧泰斗詹Sir来江门玩转新奇趣怪


“詹瑞文的舞台演出当然是100分!”这是香港著名艺人刘德华对他的评价。近日,香港喜剧泰斗詹瑞文(字昊宸)携带其独创的“PIP文化产业”在江门湾区之眼港澳台侨青年中心创办了詹瑞文戏剧工作室,希望在江门深度发展新兴文化产业,打造大湾区青年发展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及创新玩法,与青年一起玩转江门,辐射湾区。

詹瑞文戏剧工作室落地江门。

詹瑞文人称詹sir,20年来透过PIP文化产业理念(Pleasure快乐、Imagination想象、Play游戏)创作了超过60部极富香港气息的舞台作品,表演超过8000场不同形式的舞台演出。“每5个香港人就有一个看过他的舞台剧。”他的一人舞台剧更是卷起“詹瑞文戏剧”热潮其中《男人之虎》创下香港剧场观演纪录,至今未有人超越,是香港独当一面的影、视、舞台“喜剧巨星”,奠定了其“香港喜剧泰斗”“香港舞台剧教父”的殿堂级地位。

要发展!青年挑大梁

当被问到为什么聚焦青年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詹sir表示是因为理解和热爱。

理解,是感同身受,是一路走来的血泪经验。詹sir坦言,自己一路上碰过很多钉子,从一开始到国外去学习表演经验和创作形式,到后来在香港埋头苦干20多年,中间犯过的错走过的弯路数不胜数。“个人成长,真的离不开资源和人脉。以前我们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讲求的是共享和赋能,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和空间里认识更多有质量的朋友和老师,这对青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热爱,是对演艺的热爱,更是对青年的热爱。“我很喜欢做青年工作,除了有意义,他们那种朝气蓬勃的状态很感染我。”詹sir表示,以往的青年工作多是福利和社会服务的形式,对青年的实际帮助有限。而在这个平台,能够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情,开发有价值的内容项目,与青年紧密相连,通过深度交流,实践出真知。

湾区之眼港澳台侨青年中心是打造青年发展工作的3.0创新模式空间和创业基地,这与詹sir的创作和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他希望利用空间赋能,让这里成为年轻人发展文化产业的聚集地,打造集舞台表演、导师培训、演艺指导、文化分享、资源整合等多样活动和项目于一体的文化交流空间,培养热爱戏剧、深耕文化产业传播的港澳台侨青年及大湾区其他城市的青年人才,为江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活力源泉。詹sir表示,这是给想要在文化创作路上发展创业的青年一颗“定心丸”,不用再像他们当年一样四处迷茫摸索,帮助青年少走弯路。

詹瑞文分享青年文化产业服务构想。

在交流过程中,詹sir无不表达出对青年的期待与信心。他认为文化要传播、快乐要传递、戏剧要传承,这个担子将落到年轻一辈的肩上。青年具有极大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能够吸收这个时代精彩的内容进行创作和传播,在有引路人的基础上,一定能碰撞出更闪耀的火光。

“戏剧是需要创作的,要有新的人和新的思维去传承发展,这是必然的路。”詹sir说。

有搞头!最紧要好玩

“这个时代很精彩,这个空间极具活力。”提到未来要和青年一起做些什么,詹sir干劲满满,创意想法层出不穷。他表示,自己是一个内容生产者,只要有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式,就能把许多想法放进来,很多新奇趣怪的项目便应运而生。

詹瑞文与湾区之眼港澳台侨青年中心主任唐一瀚。

演艺梦花园,打造街头表演氛围空间。在湾区之眼一层的孵化基地中间,有一个下沉式的舞台展示区,詹sir将在这个空间打造演艺梦花园的概念,每周聚集来自海内外的街头艺人、网络红人,戏剧、音乐及其他才艺展示的青年表演爱好者,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营造自由肆意的氛围空间。“这有点像英国伦敦的‘柯芬花园街头表演’,观众随意驻足,根据喜好点评和打赏。”詹sir直言自己也是街头表演出身,敢于展示,用自己的表演留住观众,对年轻演艺者而言是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詹sir作为导师也会进行指导提点,帮助年轻演艺者提升自己的水平。

微短剧喜剧,创新影视形式。如今许多青年希望通过新媒体作为自己创业的第一个跳板,但看似简单的形式却难倒了许多人,不会创作,不懂表演,把握不准节奏是硬伤。詹sir认为,新媒体准入门槛低,但突围难度大。缺少专业指导,是如今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微短剧板块为近期热门创业板块之一,如何与喜剧结合,如何将舞台戏剧化表演通过视频展示出来,是形式创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开发闭环,将进一步在大湾区范围内推广。

体艺结合,全民玩起来。既然要新鲜要好玩,就要创新到底。匹克球,一项来自美国华盛顿的球类运动,既考验身体协调能力,又锻炼思维反应能力。詹sir希望将这项运动带进江门,打造活动俱乐部并举办相关国际赛事,创新性地将体育融入艺术创作与培训中,点燃全民体艺活跃氛围。

艺术节、戏剧巡演、文化展览……越来越多好玩的想法不断迸发,为进一步提高大湾区青年艺术文化素养,传递快乐理念,助力青年创新创业,为文化产业行业输送人才奠定基础。

够方便!扎根在江门

“以后就打算留在这里发展了。”2002年,詹sir第一次从香港来到内地,就被这里的热情和活力吸引,从那个时候开始,他渐渐将目光放到内地,早期主要在北京、上海等地辗转,近四五年,当大湾区的概念不断加强,他开始坚定地站在大湾区发展之上。

詹瑞文打算扎根江门发展。

第一个考虑,就是文化传播。“粤语文化、岭南文化,还有江门的侨文化,这些都能够挖掘出更好的内容。”詹sir透露,五邑各有各特色,文化底蕴深厚,未来将在创作中融入江门的文化特点和本土化内容。

第二个考虑,就是交通便利访谈当日,詹sir驾车从广州出发,一小时左右便来到江门,访谈结束后,他将驾车回到香港。詹sir感叹道:“港珠澳大桥和深中通道真的是让港车北上拥有前所未有的便利,一小时生活圈将大湾区链接起来,这样的便捷和生活节奏会促使更多的人去探寻新的生活模式。”

天时地利人和,一切刚刚好。这是詹sir对精彩纷呈的大湾区生活的评价,也是对扎根江门发展青年文化产业工作的决心。相信江门将吸引大湾区更多的目光,激发出更具生机活力的蓬勃态势。

撰文:吕泳怡

摄影:熊毅

◎相关阅读

詹sir都话好野!江门地标探寻湾区青年“破圈”密码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