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茂名新闻 > 正文

短剧的风,吹向滩底村


短剧的风,吹向了高州新乡村。一场全国短剧赛事与高州市泗水镇滩底村关联到了一起。

10月1日,“金荔杯”中国(茂名)首届短剧邀请大赛向全国发出征集。这是一部以荔枝命名的短剧邀请大赛,以“文化加‘百千万’ 短剧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鼓励创作团队通过短剧形式挖掘和传播“粤字号”农产品的文化精髓。截至14日,已吸引超20支短剧创作团队报名参赛。

为服务好大赛内容创作,滩底村专门设立茂名•滩底短剧经济服务中心。而在上个月,滩底村迎来“粤港澳(茂名)‘三农’短剧拍摄创作合作区”挂牌。18日上午,“金荔杯”中国(茂名)首届短剧邀请大赛还将在滩底村举行大赛启动暨开机仪式。

眼下,短剧经济勃发。街里街坊、乡音乡情、家长里短……一部手机、一把支架,乡村情景短剧揭开了乡村被掩盖的独特的美,让流量变现。抓住短剧经济的风口,茂名高州正以办赛事、兴乡村,加力提速“百千万工程”现代化新乡村建设。

   受访者供图办赛

聚焦茂名元素,最高奖金20万元

大赛征集时间自2024年10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10日止;设立“金荔杯”大奖一名,奖金高达20万元;另有优秀奖10名,每名奖金2万元……10月1日,“金荔杯”中国(茂名)首届短剧邀请大赛全国征集令一经发出,就吸引了众多专业短剧制作团队和短视频摄影工作室到滩底村踩点,研讨筹拍短剧。

赛事话题犹如石子泛起涟漪,折射的是短剧这一新兴网络视听文艺形态的迅速发展。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到373.9亿元,同比上涨267.65%,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超过500亿元,2027年将达到1000亿元。

作为网络经济的新蓝海,微短剧为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和文化价值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广东率先在全国开展了农业短剧经济的探索。今年8月30日,广东省广播电视局发布《推动广东省网络微短剧健康繁荣发展工作举措》,提出积极探索具有广东特色的“微短剧+”“+微短剧”融合创新之路,推动广东网络微短剧行业持续健康繁荣发展。

“金荔杯”中国(茂名)首届短剧邀请大赛瞄准的正是“微短剧+”“+微短剧”的融合创新。根据赛事要求,参赛作品需围绕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青年返乡创业等核心元素进行创作,拍摄地不限茂名,但需融入茂名特色元素,剧目应对茂名荔枝、龙眼、三华李、沉香、化橘红、罗非鱼、高凉一桌菜、高州滩底美丽庭院等茂名元素结合情节作相应呈现。

此前的9月22日,“三农类”微短剧《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在广东省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上首发。“粤港澳(茂名)三农短剧拍摄创作合作区”也于丰收节当天在滩底村正式挂牌。

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上表示,深入挖掘和传播茂名农产品的文化精髓,通过短剧这一艺术创作形式,广东正向世界讲述中国乡村新故事,展现中国农业新面貌,为乡村文化产业注入新动能。

抓住这一契机,茂名•滩底短剧经济服务中心成立,专为参赛剧组提供丰富“三农”素材、场景和灵感,全方位的拍摄支持和后勤保障服务。有关方面透露,下一步还将争取更多政策扶持、资金扶持、资源扶持等,并计划成立短剧产业基金,扶持、推动短剧产业发展。

   受访者供图

发力

瞄准“三农”短剧提供场景和灵感

从粤港澳(茂名)“三农”短剧拍摄创作合作区正式挂牌,到设立茂名•滩底短剧经济服务中心对接短剧邀请大赛,滩底村都顶着东道主的光环。这里正在成为茂名短剧经济的出发地。

从短剧大赛透露的信息来看,茂名在滩底打造“粤港澳(茂名)三农短剧拍摄创作合作区”,吸引全国优秀的“三农”短剧拍摄团队,共同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创作更多反映乡村生活、展现乡村风貌的优秀短剧作品。

为什么是滩底村?

滩底村所在的高州市泗水镇是荔枝大镇、名镇。走进滩底村,古荔园绿意盎然,农家小楼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美丽庭院花果飘香。乡村酒馆、特产店、文创礼品馆、乡村美食店等一应俱全。一位短视频创作者踩点时有感而发:“在这里,每一帧画面都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每一幕情景都能触达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对应到内容创作上,独具韵味的乡村风已是一大潮流。“以前追韩剧,现在更喜欢看农村情景剧,看到停不下来。”迷上了乡村短剧风的网友大有如此感慨,羡慕田园牧歌生活,渴望“去去班味儿”

近年来乡村新农人不断涌现,以乡村生产生活为内容源泉的情景剧短视频井喷式发展。今年以来,一些乡村风味的微短剧凭借情节直白、“爽点”密集等特点,演技不逊于专业演员,内容更新快且质量稳定,在网络视频平台收视火爆。

在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滩底村依托柏桥荔博园滩底贡园的打造,构建了集荔枝种植、文化传承、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滩底贡园。如今,滩底村通过打造庭院经济示范点、乡村微创业中心以及滩底贡园景观改造等,已经成为一个集荔枝文化、休闲、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庭院经济示范村。

农村短剧“吸粉”的一大优势,便是浓郁的地方特色。汉服巡游、乡村音乐会、非遗展演、文艺汇演、高凉特色美食……今年以来,“中国荔乡”周末嘉年华活动在滩底古荔园连续精彩上演,吸引超3万人次游客前来。这里也为“三农”短剧提供丰富场景和灵感,其蕴含的农耕和民俗文化也为短剧创作提供了深厚底蕴。

当地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开起了茂捞捞、荔下语茶、小酒馆、豆花凉粉等一批特色商铺,并带动了一批美丽庭院发展,打造出“滩底古荔园”文旅新IP。

风口之下,大赛将为滩底赋能。借助大赛积极探索“微短剧+农产品”新业态,茂名将以滩底为中心打造短剧生态体系、短剧产业服务链,可为乡村振兴、区域发展、产业联动找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子,让农产品在“爽感”叙事之中,能“上头”又“走心”。

   受访者供图

借力

丰富的“土特产”为创作留足空间

纵观全网,乡村短视频聚焦乡村生活、景观和文化,体现山野阡陌间的泥土芬芳和民风民俗,带火了一大批土特产和乡村打卡地。如首部《化州化橘红,天下第一红》微短剧,触达全球上亿观众,即为化州化橘红这一传统中药材的全球推广开辟了新路径。

今年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的通知》,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交融,推动文旅与广电融合发展,“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生动实践遍地开花。

业界认为,广东在全国率先进行的农业短剧经济探索,既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赋予了新动能,也为全国乡村振兴带来了借鉴和启发。合作区的成立,让茂名市将成为“三农”短剧拍摄和创作的重要基地,有望借此出圈。

茂名是广东省农业大市,“土特产”种类超过350个。近年来,茂名重点推动荔枝、龙眼、化橘红、沉香、三华李、罗非鱼、高凉菜等“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农业发展,“五棵树一条鱼”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527亿元。茂名丰富的农业资源,为短剧拍摄创作提供了充足空间。

茂名90后新农人陈丽容就曾以“粤式英语”推介家乡特产而走红,引发大量关注,不少网友在视频下方留言“怎么买、怎么玩”。当好“新农人”,用好“新农具”,干好“新农活”,正在成为新一代农民实现乡村振兴奋斗目标的新追求,刷新着传统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

今年以来,茂名市还先后组织十万电商大培训走进多个镇街、乡村,为短视频拍摄和电商直播培养了大批新农人。借助大赛赋能“微短剧+农产品”,或为这些拥有专业技术的新农人开辟了新的渠道和舞台。

借着人熟地熟的优势,这些土著新农人或可加入短剧创作,通过与文旅促消费政策结合,“短剧+直播”等,推介旅游村镇、景区、民宿、文化产品和线路等,吸引游客走进乡村,促进乡村旅游产品供需对接和消费。

伴随着微短剧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红利与乱象相伴相生,提醒发展短剧经济要有边界感。广东在推动网络微短剧健康繁荣发展工作举措中明确提出,健全奖优罚劣机制,着重扶持优秀微短剧作品,在违规惩处方面加强监管,维护合法主体和作品权益,落实违规微短剧和违规微短剧小程序退出制度。

撰文:叶洁 邹祥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