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茂名新闻 > 正文

滩底古荔园焕新,美丽庭院“生金”|荔博园上新了


高州市泗水镇是荔枝大镇、名镇。去年12月以来,乘借高州市根子镇柏桥融合示范区(柏桥荔博园)建设东风,在党建引领之下,滩底古荔园以及滩底村庄实现美丽蝶变,村道黑底化,平稳又顺畅;新建的凉亭雅古朴致,衬托着古荔园;复古“老爷车”造型的观光车辆载着游客探园尝果,欢声笑语;家家户户门前美丽庭院花果飘香……

“古荔园焕新,村庄蝶变,如今大家都很自觉爱护,荔枝卖得更好了,来玩的游客也更多了!”村民何亚伟说。

据悉,高州市根子镇柏桥融合示范区(泗水镇大联滩底段)总投资超6000万元,聚焦环境整治、风貌提升及庭院经济,依托滩底古荔园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集荔枝种植、文化传承、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园区。

其中,以“小庭院”激发内生动力,打造庭院经济助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滩底村实现“面子”“里子”双提升的重要抓手。目前,该村打造了一批庭院经济示范户,成效初显。

泗水镇滩底古荔园。冯章 摄

配强“大脑”

成立自然村党支部

“荔枝摘完了,得赶紧搞好古荔园和村子里的卫生,继续建设美丽乡村!”6月初,白糖罂荔枝已经圆满收官,滩底古荔园和周边村庄,不少村民在党支部的号召下早早便拿起扫帚等工具,收拾自家门前的散落的荔枝枝叶,整理物料,打理小庭院,很快,村庄就恢复了干净整洁的面貌。

“以前,大家都很羡慕隔壁柏桥村、元坝村。如今,我们自己也快速发展起来了,不仅村子面貌大变样,人心也特别齐!”何亚伟说。

滩底村崭新的环村道。

高州市根子镇柏桥融合示范区(柏桥荔博园)是高州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先行示范样本,版图里把泗水镇滩底古荔园、分界镇南山古荔园等周边荔枝产业资源统筹起来,辐射带动多个镇产业发展。

泗水镇牢牢把握发展东风,在高州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通过建强基层党组织,以党建引领推动滩底村发展。

泗水镇大联村委会滩底村在泗水镇党委的指导下成立滩底村党支部,按照“六有”标准建设村民小组党组织活动阵地——滩底村党群服务站。党群服务站坐落在庭院经济示范点的核心地带,作为党支部开会议、事调解纠纷的固定场所。党支部书记由项目建设筹委会会长、老党员干部何清海担任。

滩底村迎来蝶变。杨志明 摄

滩底村党支部通过整合外出党员、外出乡贤、村民小组长、志愿者等力量,创新发展由镇党委牵头抓总,通过“党支部+村民小组长+志愿者”多方联动参与项目建设的模式,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多方参与”的工作合力,凝聚党组织引领的向心力和号召力。

通过迅速成立党支部,组建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滩底村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干群创业忙

投工投劳建设美丽家园

人心齐,方能谋发展。

要抓住柏桥荔博园发展的东风,就必须快马扬鞭,为发展腾出空间,赢得时间。在滩底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党员就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给村民打好样。

该村结合党员设岗定责,让党员成为宣传员,与镇工作专班、项目建设筹委会一起逐家逐户向村民宣传建设好自家庭院的好处,以及柏桥荔博园的项目前景、总体规划和具体举措等,号召广大村民争当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同时,充分听取村民对庭院经济项目建设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干部群众投工投劳建设家园。冯章 摄

“建好自家庭院,村庄美起来,游客多起来,产业旺起来,生活才能富起来!”利用哪些闲置空地、发展哪些特色产业、如何扮靓庭院,成为滩底村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一村民让出近400平方米的鱼塘地用于修建新规划的7米宽环村路;又一村民主动拆除闲置附屋30平方米,支持环村路建设;整治房前屋后卫生死角400多处、乱堆乱放200多处;主动清理水坑、路边杂草、路边垃圾等,庭院建设腾出新空间……

滩底村新貌。冯章 摄

不仅如此,村民群众还主动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无偿提供闲置地用以堆放物料,主动与施工方一起搬运建筑材料,清理废弃余料,栽种沿线绿植等,村民成为庭院建设的主人翁,人人动手美化家园。

按照“宜蔬则蔬、宜景则景、宜果则果”的原则,滩底村在房屋周边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四小园”,滩底村颜值迅速提升。

建设小庭院

家门口有看头更有赚头

走进滩底村,在古荔园边上,一股浓浓的酒香扑鼻而来,行至酒香最深处,抬头一看,一个农家酒馆映入眼帘。

“这里以前是一个简陋的酿酒作坊,村中祖辈们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酿酒工艺流程,酿出的荔枝酒酒味醇香、回味悠长。以往经营规模小,销路窄,常供给村民办喜酒宴请亲朋,农耕后喝一口消疲上劲。现在经过精心改造和优化提升酿酒工艺,整体焕然一新。不仅美了庭院,还火了经济!”屋主何运斌也是酒馆的主理人,在荔枝季,不少游客闻着酒香而来,尝尝农家酒,还顺便买些土特产,村民的荷包也鼓了起来。

破旧酒坊变身独具乡村气息的老酒馆,带动村民增收。

这是滩底村打造庭院经济的生动缩影。建设高州市根子镇柏桥融合示范区就是要让美丽乡村不仅又看头,还要有“赚头”。

该村通过将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庭院、家庭作坊整合利用,打造成荔枝龙眼加工坊、蜂蜜加工坊、餐厅、茶馆等庭院经济示范点,其中有9户为原有产业,9户为新增产业。

“原有的有基础、有特色的产业仍交由村民自主经营,镇党委根据村民经营实际帮助村民进行外立面提升、统一建筑风格,升级改造作坊和产品包装,助力村民将原有产业做大做强,预计可实现每户村民年经济收入比往年增加50%以上。”泗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是新增产业,按照“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经济合作社通过以协议形式租用村民的闲置用地和附屋,由经济合作社集中发包再租给企业,所得租金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以上。

群众在小庭院里休憩。冯章 摄

“滩底古荔园是我们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产业资源,以柏桥荔博园建设为契机,我们完成了‘硬件’提升,接下来,便要充实‘软装’部分。”何清海说,接下来该村将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载体作用,围绕庭院经济的生产、管理、加工、贮藏、运销等,开展技术培训,提高村民发展庭院经济的基本技能,助力产业增效,村民增收。

【撰文】 邱茜 通讯员 龚珊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