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绿美的恩州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热潮澎湃的景象——田地里冬种繁忙,工地上有序快干,温泉边人潮涌动,绿道上骑行成群……
今年来,恩平市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江门市委“1+6+3”工作安排,坚持“扬长补短强基、守正高标发展”工作思路,依托生态、产业、文旅等禀赋优势,持续抓好“四项工作”,全力推进“五城共建”“六个百亿”,做实“百千万工程”,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挺起制造业“硬脊梁”
仅一年半时间,一片荒地上拔地而起9幢现代化厂房,这是投资者眼中的“恩平速度”。近日,恩大智造园5家企业集中投产,项目可满足智能装备、精密模具、专用设备制造等生产需求。作为投资人之一,陈志伦踌躇满志:“‘恩平智造’,未来可期。”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顶梁柱”。以珠西智造之城为定位,恩平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纵深推进“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突出产业特色发展、融合发展、集聚发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挺起制造业“硬脊梁”,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升泰昌·恩平智造加速器项目。资料图片
政策先行。今年5月,恩平率先在江门市出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提出46条务实举措;6月接着出台“制造业18条”,抓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拿出最高5000万元奖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老支柱”强韧。恩平持续巩固发展电声器材、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推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推进现代纺织生态产业园、浩明演艺灯光设备生产基地等建设,加快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广东省制造业500强”中,恩平的道氏技术、锦兴纺织、百强陶瓷、新锦成陶瓷、全圣陶瓷、嘉俊陶瓷均上榜,迸发活力韧性。
“新动能”发力。恩平大抓招商引资,发展战略性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并依托冯如文化品牌,主动布局“海陆空”无人智能产业新赛道,举办2023冯如航空嘉年华系列活动,培育新动能。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现代农业与食品“3+1”产业集群,正成为恩平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园区搭平台。恩平工业园作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工业园,成功扩园3.1万亩,形成“一园四区”发展格局。随着恩平市职教园区、升泰昌·恩平智造加速器项目、恩平创谷、恩大创客中心等加快推进,创新要素不断集聚。
在“妈妈式”服务的滋养下,恩平已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超160家、省“专精特新”企业43家、“小巨人”企业1家,它们都是未来的“隐形冠军”。
城乡区域发展更协调
在沙湖镇和平村,恩平华侨冯泉浪带着一帮村民,每天泡在柑园里,修剪、追肥、控水。“再有一年就进入丰产期了!”冯泉浪忙得不亦乐乎,“1000亩茶枝柑共6万多株,预计亩产高达6000斤,产值3000万元”。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恩平认真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统筹县镇村资源力量,项目化深入推进产城融合区、产业融合发展区、绿色发展区建设,实施“1145强镇工程”,推动镇级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全力建设“县域繁荣之城”。
乡村产业旺起来。恩平在“土特产”上做足文章,以园区为主导、项目为支撑,提升省级丝苗米产业园、省级生猪产业园建设质量,加快创建省级水产产业园,推动广东天业冷链物流产业园进入运营正轨。好山好水好气候出好品,恩平簕菜、墨瑞鳕鱼、青蟹等农特产品众多,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大湾区水资源特色产业园、湾西国际食品谷加速崛起。
人居环境靓起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是恩平的“书记工程”“民心工程”,从精细处着手,恩平自2021年以来共投入8.25亿元,改造老旧小区21个片区,受惠群众8万多人。坚持城乡规划“一张图”,恩平开展美丽圩镇品质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环卫一体化,高标准建设“锦江百里画廊”,宜居宜业新农村近在眼前。
一系列高规格体育赛事在恩平举办。恩宣供图
体制机制活起来。通过推广“共富公司”发展模式和“两预两委托”流转模式,恩平的“沉睡资源”逐渐被激活,良西福稻公司镇村联办,依托“公司+农户”模式发展水稻种植,实现强村富民,成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恩平样板”。
民生福祉强起来。恩平入选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联合蓬江、江海,开展跨县域教育集团化办学;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市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建成启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
此刻,坐拥广阔发展腹地、身处机遇叠加期的恩平,动能迸发、产城相融、人居和谐,处处激荡着高质量发展的大潮,翻开“强富绿美”新篇章。
◎成绩单
◆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7%,排名江门第一;森林覆盖率54.07%,拥有6个广东省森林城镇,10条绿美古树乡村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增速、工业用电量增速排名江门第1。今年以来引进项目76个,计划投资218.8亿元。2019年以来招商引资项目竣工率排名江门第1
◆新(改、扩)建9所公办幼儿园和3所中小学,增加优质学位5525个
◆举办高规格大湾区和省级赛事18项,各类文体活动290场次,建成村史馆15间
◆打造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所(站)6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000多场次。文明实践中心100%结对文明单位
◆今年前十个月接待游客240.2万人次,同比增长164.43%;实现旅游收入15.05亿元,同比增长68.34%
◎一线案例
以“绿”为底打造侨乡活力之城
氧吧里的金山银山
前不久,中国天然氧吧穿越赛·牛塘山穿越活动在恩平那吉镇拉开帷幕。被誉为“广东武功山”的牛塘山上满目青翠、鸟鸣悠悠,近2000名登山爱好者漫步山野,在绿水青山间“清心养肺”,带动新消费。
恩平是广东省生态功能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近三年,恩平连创“中国避寒宜居地”和“中国天然氧吧”两个品牌,成为广东唯一拥有两个国字号气候品牌的地区。
结合资源禀赋,恩平坚守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资源安全三条底线,加快“绿美恩平”建设,以“绿”为底,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差异化发展文旅体产业,打造侨乡活力之城,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
借力气候品牌效应,恩平充分用好“山、水、文、城”+侨文化资源,成功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来恩平,我‘氧’你”“恩平温泉嘉年华”等特色品牌和八条“温泉康氧+”旅游精品线路,评选出“十大天然氧吧体验地”。
“气象+旅游”融合发展大有可为。恩平建设气候品牌示范展厅,定制氧吧公交、“恩小氧”IP形象,开设氧吧瑜伽营地,激活文旅产业活力,八方游客慕名而来。好品牌带来新投资,“中国避寒宜居地”品牌助力恩平消费节深入黑龙江、新疆等地,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
各大体育赛事也应“氧”而至。恩平举办了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自行车挑战赛、龙舟邀请赛,以及“中国天然氧吧”骑行、登山、徒步穿越活动等品牌赛事。八方宾朋齐聚恩平,畅玩恩平,尽享恩平。
【撰文】张婧媛 李渊深 陈雄山 张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