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肇庆新闻 > 正文

怀集:规范用权“小印章” ,筑牢廉政“大防线”


一枚不足掌心大的村级公章,承载着基层治理的民生重量,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2025年以来,怀集县以规范村级公章管理为切入点,在全县19个乡镇(街道)299个村(社区)开展公章管理专项监督行动,通过制度重塑、流程再造、智慧赋能,将基层小微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为乡村振兴注入“清廉动能”。

制度筑堤

让权力运行有章可循

“以前找村里盖章得跑好几趟,现在不仅流程透明,还有专人指导。”在凤岗镇桃花村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李伯刚办理完宅基地审批手续。这样的转变源于该县纪委监委通过监督推动贯彻落实《村级公章使用管理规范》。该制度明确建立“三审三核”机制,将宅基地审批、集体资产处置等12类重点事项纳入必审清单,实行“用章必登记、登记必留痕、留痕可追溯”的全过程监管。

为确保制度落地见效,县纪委监委创新建立“1+3+N”监督体系——1名乡镇纪检干部统筹指导,3名村级纪检监察岗成员常态监督,N名党员群众代表参与评议。通过交叉检查、台账抽查、电话回访等方式,已开展专项督查127次,发现并整改用章登记不规范、审批流程不严谨等问题43个。

科技赋能

让阳光监督触手可及

在永固镇富邦村党群服务中心,村级公章智能管理系统正有序运行。这套集身份识别、影像留存、云端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平台,将每次用章的时间、事由、审批人等20项要素自动生成“电子身份证”,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办理进度。“就像给公章装上了‘追踪器’,既方便群众监督,又保护干部安全。”村纪检委员梁振华对此深有感触。

数据印证实效:自系统上线以来,全县村级用章线上申请量同比增长62%,平均办理时长缩短至1.5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达98.7%。县纪委监委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红黄蓝”预警机制,对异常用章行为实时监测,已发出风险提示17次,有效防范潜在廉政风险。

机制固本

让清廉之风吹遍乡野

“这个培训来得太及时了!”刚参加完公章管理专题培训的冷坑镇忠诚村文书李卓强收获颇丰。怀集县纪委监委联合民政部门打造“理论+实操+案例”三维培训体系,编发《村级公章管理常见问题50问》,组织情景模拟教学36场,覆盖村级干部1800余人次。同时建立“季度评星”制度,将公章管理纳入清廉村居考核体系,评选出首批“阳光用章示范村”23个。

在甘洒镇永富村,纪检监察岗成员每周定期核查用章登记簿已成常态。“现在每项盖章都有据可查,群众心里明白,干部身上清白。”村监委主任邓天佑指着最新公示的用章清单说。该村创新“五老监督团”模式,邀请老党员、老教师等担任义务监督员,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从“抽屉章”到“放心章”,从“人管章”到“制度管章”,怀集县的探索实践正在释放叠加效应。1-3月,全县涉农信访量同比下降41.3%,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22.8%。怀集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机制创新,以规范“小印章”撬动基层治理“大变革”,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撰文:刘亮 唐锦洪 怀纪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