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美的集团举行2025年技能人才校企合作交流会,新建设的库卡学院揭幕,这也是全球第26家分院。会上,围绕机器人行业的产教融合工作,全国机器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布相关报告和清单,美的介绍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工作。
图为库卡学院揭幕仪式现场。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加速迈向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新阶段,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支撑。数据显示,2025年智能制造领域技能人才缺口将达3000万。
尤其在机器人领域,工信部统计数据表明,本体制造环节,每年对于熟练掌握精密装配与调试技能的技术工人的需求增长幅度超过20%;系统集成环节,每年新增的具备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能力的人才需求量约为5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报告显示,下游应用环节,预计未来五年对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的人才需求量将达到125万左右。
广东是机器人制造大省。全国机器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代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宋玉宏在会上介绍,广东机器人相关专业布点院校众多,近三年共培养紧缺专业人才55579人,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占4%(2209人),工业互联网技术占2%(1304人),工业软件开发技术占2%(1165人),但相对于全国450万人的人才需求缺口,该数量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我们希望以‘顺德模式’为基础,以一家共同体单位为龙头,带动并持续完善‘新匠星计划’,向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全国3000家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优质的高端技能人才。”宋玉宏说。
与会者参观库卡展厅。
人才缺口的背后,是校企协同育人的重大机遇。2023年开始,库卡“新匠星计划”每年从职业院校招收近300-500名软件开发测试、机电设计、工业仿真及自动化集成、机器人调试等从业人员。而整个美的集团已与全国 73所高职院校建立深度合作,累计培养近500名智能制造领域技术骨干。
当天揭幕的库卡学院,标志着校企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库卡将向合作院校开放三大核心资源,一是覆盖工业机器人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实训平台,二是与双元制接轨的‘双师型’课程体系,三是基于企业实践的行业认证体系,涵盖‘金银蓝领’技能等级标准,让高职学子在校期间就能深度参与企业的真实制造项目研究与学习,获得行业认可的职业技能认证,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美的集团人力共享负责人赵鹏举介绍。
赵鹏举表示,库卡学院希望和各大职业院校有更深入的合作,包括未来三年将“新匠星”合作院校扩展至150所,共建“人才蓄水池”,美的集团向院校在智能制造、工业仿真等领域提供成熟解决方案,助力院校打造数字化教学与实践场景,共享“技术资源包”,以及共筑“产教融合生态圈”,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智慧医疗等领域,推动院校与企业深度对接,通过“教室+车间+实训中心”的三维联动,打造“教学-制造研究-实训”一体化的培养模式。
当天,活动还进行了库卡教育赋能产教融合以及美的海外校企合作探索等分享,并组织与会人员参观美的洗碗机顺德工厂、美的微波炉顺德工厂两家灯塔工厂。
采写:南方+记者 蓝志凌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