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七月,顺德陈村正与广深、与湾区发生着更紧密的联系。
7月7日,申菱环境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顺德第35家上市企业;7月15日,潭村工业区启动破旧厂房清拆,为陈村再添高质量发展宝贵空间;7月29日,在中共陈村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陈村发布新目标新定位——打造“湾区极点·无界智城”;7月31日,陈村举行投资推介会暨中集智城启动仪式,向全球发出邀约。
在顺德十镇街中,陈村土地面积最小,但区位优势突出,毗邻广州南,未来6条轨道穿城而过。作为“湾区极点”,陈村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盛势?随着广佛环线、广州地铁7号线西延顺德段、佛山地铁2号线试运行,“轨道上的陈村”如何迎接大量资源的涌入?
发展密码其实已经隐藏在陈村令人目不暇接的利好背后——充分用好土地空间,承接好广州、深圳等创新资源。发展“亩产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湾区“智城”。不久前正式启动的中集智城项目,恰是观察样本之一。
12个项目落地
外来创新资源相继涌入陈村
“3,2,1,启动!”7月31日当天,在陈村镇白陈路仙涌村内,随着奠基仪式的举行,大湾区创新产业项目中集智城正式启动。未来,这里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依托广佛、湾区协同发展,打造公园式新型产业社区和顺德首个国际智能产业社区。
按照规划,这里将集研发办公、生产制造、孵化加速、中试检测、创意展示一体,未来将拥有入园企业200家,实现年产值约30亿元、年税收约1亿元,聚集约1万名智能制造人才,创造约1000项智能制造专利。
中集智城的运营主体,是深圳市中集产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集产城”),是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10强。“陈村花好水好城市好,营商环境务实,更重要的是这里具备非常深厚的制造业基础与传统,让双方合作拥有更大想象空间。”中集产城副总裁王永飚在推介会现场表示。
陈村乃至顺德素以家电、机械装备作为龙头优势产业,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产业集群。在王永飚看来,拥有成熟且配套完整的传统产业链集群,既是稳定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也隐藏后劲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中集智城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给陈村乃至顺德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插上数字化翅膀。”
随中集智城的启动,当天来自广州、深圳的12家企业和单位与中集产城签订了意向进驻协议,其中既有细分领域的制造业龙头企业,也有新兴的科技型创新企业,还有集聚优势产业资源的行业协会,涉及电子信息、物联网、商用电器等多个领域。
更多来自深圳的创新资源正在涌入。“未来的几年,高远投资旗下的实体产业,将悉数落户顺德陈村。”在推介会上,来自深圳的高远投资总裁黄健说。作为一家股权投资企业,高远投资已累计投资超20亿元,旗下内部业务以健康、低碳为发展方向,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方向。
“我们希望把陈村中集智城建成顺德对接深圳、承接深圳创新资源的‘桥头堡’,把深圳优质企业、人才引到顺德这片热土来,为陈村、顺德带来更多新元素、新气象。”王永飚说。
充分利用好土地空间,承接好广州、深圳等地的创新资源,是陈村发展的密码。陈村宣办供图
村改拓空间
智造探路加速产业闭环成形
能吸引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户,除了“湾区极点”的优势外,陈村多年积累下的产业家底,以及新打开的高质量土地空间更是“加分项”。
作为顺德土地区面积最小镇街,此前土地资源自然成为长期制约陈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头号难题”。为此,2018年以来,依托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陈村向破旧、产出低、高耗能的村级工业园“亮剑”,向存量要空间。
3年来,全镇累计拆除整理土地近万亩,新建产业载体162.65万平方米,新增土地出让869亩,在破旧立新中释放出一大批高质量的优质发展空间。
陈村主动把腾出的高质量发展空间,聚焦“人工智能+机械装备”,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城,通过建设特色载体,全面提升产业配套,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莱茵工业园中,由隆深机器人与日本川崎机器人合资成立的广东隆崎机器人有限公司即将投产,将为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稳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不远处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将立足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打造基础物联网设备和生态平台;瑞兴创享中心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驻……
一大批土地空间的释放,也给陈村本土企业主动转型升级注入“强心针”。紧抓村改机遇,机器人龙头企业松川机械主动申请自改,生产面积扩增3.7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全面引入“5G+工业互联网”,总产值实现翻番;国内陶瓷机械设备龙头企业科达制造“加码重仓”智能化管理,借助5G技术提高智能生产线信息采集速度,以数字化指导生产线全端,对标欧洲。
陈村主动把腾出的高质量发展空间,聚焦“人工智能+机械装备”。戴嘉信 摄
随着本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蔚然成风,庞大的需求市场进一步吸引创新资源用“脚”投票,主动涌入陈村。“在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前后端配套的支持,我们希望助力陈村完善产业链生态。”广州淦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罗龙驹说。
高校资源也接踵而来。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是此次签约项目中具有高校背景的企业。“我们看中陈村,希望为这里导入区域发展最需要的产业人才。”代表方西安巨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建晋表示,“我们希望通过与高校、协会、研究院等资源对接,进一步加速陈村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提高“亩产”效益
聚焦总部经济带动新兴产业萌发
创新的蓝图正在铺开。
“坚持做好村改‘后半篇文章’,不断激发产业新活力”,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共陈村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中,陈村明确提出“笃定心志把村改土地重点用在发展产业上”,助力升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全力推动制造业“双化”转型。
事实上,陈村从不缺产业,缺的始终是发展的空间,全镇50.7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使得村改腾出的高质量发展空间更显珍贵。
而总部经济天然具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通过在本区域集聚创意、决策、指挥等高端高附加值环节,外溢非核心组织,充分提高有限空间内土地收益,达到高质量的价值链分工。
总部经济带来的不止是“高亩产”,更是一批创新业态的集聚。
2020年6月,中奥物业落户陈村,成为顺德首个成功引入的上市企业总部。中奥物业副总裁龙为民表示:“我们看中陈村的区位优势、产业实力以及市场前景,随着地铁开通,陈村、顺德将进入工业与城市并进的时代,我们希望紧抓这一波发展红利。”
作为中国最大不动产全产链综合服务商,中奥到家集团拥有遍及大中华地区62个城市、逾800个服务项目、逾1亿平方米服务总面积的庞大业务,总部大楼的落成将为陈村在物业管理、社区商业、金融服务等领域带来广阔发展机遇。
吸引创新资源,发展总部经济,也是陈村打造“智城”关键所在。
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优化产业集群,助推科达制造、申菱、隆深机器人等‘三个一批’制造业企业扩能提级”,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剑指总部经济的目标不言而喻。
这正与龙头企业自身发展相契合。在陈村认定的首批三个总部企业中,建成新总部大楼的科达制造,正把高端智能制造生产持续外溢,扩大规模尽快跨入百亿企业俱乐部;已投入使用的昇辉控股总部大楼,成为集科创、智造、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大楼,涵盖设计和研发中心、创意孵化中心、技术和服务中心、工业4.0智造中心等功能。
产业园区也做足了规划。此番启动的中集智城项目,总部经济也是其引入目标。“中集产城定位为园区运营专家,我们聚焦在园区企业能为产业链本身带来什么。因此园区将优先引入各细分领域腰部以上及龙头企业,以质取胜而非以量取胜。”王永飚说。
聚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打造资源洼地、创新高地,助推总部经济扎根并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产业链不断迈向高端……以湾区极点,打造无界智城,陈村未来值得期待。
■链接
打造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产业社区
中集智城将给陈村带来什么?
“以水美城、以城聚才、以产兴城、创新驱动。”推介会上,中集产城副总裁王永飚用16个字展望顺德中集智城——这个大湾区人工智能创新产业社区的发展愿景。
就在同一天,紧邻推介会举办地——陈村花卉世界的佛山地铁2号线一期宣布启动全线综合系统联调联试,“轨道上的陈村”即将成为现实。
仅将中集智城项目视作一个普通的产业园区,便是“格局小了”。在村改地上崛起的中集智城将充分呼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发展诉求,抢抓交通资源禀赋跃升带来的创新要素,打造成陈村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村改地上的国际智能产业社区
今年4月29日,中集产城成功摘得顺德区陈村镇白陈路西侧仙涌工业区地块,成为继杏坛镇“中集智谷”项目后,中集产城在顺德拿下的第二个园区项目。
曾经的仙涌工业区,被低矮、破旧、密密麻麻的村级工业厂房所充斥;如今,完全得到平整的仙涌工业园,放眼望去是充满无限想象空间的发展舞台;未来,即将拔地而起的中集智城,将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沃土和高端人才栖身的安居地。
作为顺德2021年村改首拍项目,也是陈村首个工改工为主导的“挂账收储”项目,仙涌项目出让地块逾17万平方米,其中用于工业用地兼容仓储用地的土规面积达到11.8万平方米,占总出让地块近七成,突显“以发展机械和信息产业为主导目标”的决心。
据王永飚介绍,中集智城内建筑总面积约59万平方米,依托仙涌板块产业格局,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积极布局智能装备、智能终端两大应用产业,并配套发展创新服务业,采用“产业+社区”的“智能+”模式,将全业态、全产业链、全智能、全生态、全产品融入园区运营管理,打造公园式新型产业社区和顺德首个国际智能产业社区,“致力于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
村改地将变身国际智能产业社区,图为中集智城效果图。 资料图片
轨道上的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坐落于“轨道上的陈村”,中集产城最大的优势便是区位优势、交通资源。
临近多条城市主干线,可快速连接广台高速及接驳广佛江珠、广珠西线等高速公路;毗邻佛山地铁2号线仙涌站、陈村新城站,2站直达广州南站;距离广州白云机场、南沙港均为1小时……在王永飚看来,中集产城具备“广佛半小时”“湾区一小时”的海陆空多维交通优势,充分享受广佛全域同城化、佛山全方位对标对接深圳、大湾区联动互通带来的创新要素。
另一方面,包括科达制造、申菱环境、华工顺德创新园等龙头企业和创新载体紧邻中集产城。项目建成后,园区内包括人工智能产业在内的企业,将能在“家门口”直接对接创新要素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中集产城正是陈村制造业加速向“智造”发力,打造“一城·一芯·三片区”的关键一招。在党代会报告中,陈村明确将“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示范标杆”,全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建成后的中集产城,将为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各类企业“上云用云”、人工智能领域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工作站的落地,提供不可多得的载体和平台。
“我们将帮助陈村,为村改赋能,为传统制造业赋予科技之美、数字之美、智慧之美。”王永飚说。
■企业家声音
广东高远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健:
“顺德是我认为最适合投资兴业的区域”
从1992年到顺德工作再到2014年去广州创业,我人生最美好的20年都是在顺德度过。我认为,在我见过这么多城市中,顺德是最适合投资兴业的地方。陈村镇仙涌地块的改造,将以国际化产业社区走生态发展之路的全新定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未来的几年,高远投资旗下的实体产业,也将悉数落户顺德陈村,为顺德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中金前海投资总监袁麾:
顺德产业发展和企业家给予我们很强的信心
2017年我们正式进入顺德,参与管理一只产业基金,并运营一个孵化器。在这过程中,我们得以从最底层的产业和最上游的投资两个角度,深刻观察顺德产业和经济。顺德的产业和企业家给了我们非常强的信心,顺德政府给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帮助,因此我们决定下大力气在顺德发展。
我们将把已经投资过的企业尽可能带到顺德来,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制造等高端制造、总部企业引入顺德,同时会把其他优质投资公司一起带动到顺德来。
深圳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秘书长司伯龙:
计划组织会员分批前来考察陈村
我们拥有380多家高技术企业会员单位,涵盖大数据、区块链、5G、AR/VR、自动驾驶等,以中小型企业居多。这是我第一次来陈村,感觉陈村真的是一个好地方,交通非常便利,从广州南站过来这里只有5公里的直线距离,非常方便。接下来,我计划会把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的一些企业会员,分批组团到陈村这里来考察学习。
陈村总商会会长欧伟刚:
陈村高质量的营商环境非常有利于企业经营
陈村是一个宜商宜居的城市。未来五年,随着轨道时代的到来,陈村“湾区极点、无界智城”这个新的目标和定位将进一步凸显区位优势,陈村的营商环境必将进一步得有优化和提升。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陈村人,我非常开心见到陈村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本土企业家,我越来越感受到陈村镇委、镇政府对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重视和支持。
陈村总商会还与政府部门之间搭建了一个非常顺畅的沟通平台,我们每周走访一个职能部门,他们对于我们为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是第一时间积极地解决和回应,这个效率非常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也是高质量营商环境的一种体现。
【撰文】李欣 蓝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