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视频|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成立,余安定任首任会长


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成立,余安定任首任会长

今年是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突出制造业当家,全力推动制造业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

产业园区作为承载制造业的平台载体,进一步提质增效将有力促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已进入第四季度,在产业空间供给大增、招商引资竞争加剧的压力下,东莞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政策、市场、行业等多方面的系统调整。

在此背景下,一场东莞产业园区如何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探讨正呼之欲出。10月26日,由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承办、南方+东莞产业园频道协办,政府、产业园区、湾区企业、专家学者、行业机构等齐聚一堂,共论东莞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论坛,在东莞康帝国际酒店举行。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成立大会也同期举行。

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东莞市发展和改革局、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东莞市投资促进局、东莞市科技局、东莞市商务局、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市分行、各镇街经济发展局等职能部门相关领导,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全体会员、专家学者、行业大咖以及湾区企业家等超600人与会,活动吸引线上线下超万人次观会。

推动产业园平台提质增效

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刘光滨在致辞中表示,东莞以镇村工业园为主的集体土地,为东莞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粗放式的开发管理模式下,镇村工业园“布局散、权属杂、效益低、隐患多”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无法适应东莞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和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方式,加快提质增效,向更高品质的产业空间转型升级。

“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从全市整体规划的高度,布局建设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十大标准化片区,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等推进集中连片开发;部署建设48个连片‘工改工’现代化产业园区和六大连片现代化产业园区,拓展高品质产业空间,创新空间开发利用政策。”刘光滨说,东莞先后出台产业转型升级基地、新型产业用地(M0)、科技企业孵化器、工改M1等系列支持政策措施,推动一批优质的产业园区项目应运而生,成为新兴产业孵化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如天安数码城、松湖智谷成为了“工业上楼”“产城融合”的典范;光达制造智慧谷、信鸿湾区智谷成为村镇工业集聚区改造的样板。

“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的成立正当其时,希望协会把握机遇,充分发挥园区与政府、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协调和规范我市产业园区扩能增效,着力打造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示范园区,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优质平台载体;持续优化拓展协会服务,提升协会规模和影响力,助力企业扎根东莞发展壮大;调动会员单位的积极性,多为东莞构建良好营商环境、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为东莞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刘光滨表示,对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成立专班来跟进。希望大家共同打造成本、产业、政策、服务的差异化优势,很有信心把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品牌擦得更亮,把不同种类的产业空间载体,以及金融服务等各方面串成一个链条,形成合力,让企业的发展有更加好的营商环境。

东莞产业园区协会首任会长余安定在致辞中表示,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的成立,必将推动东莞市产业园区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全市制造企业打造成本更低、产品更优、服务更佳的产业空间,增强企业竞争力,助力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为全市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持。

“接下来,凤岗天安数码城作为会长单位,将围绕我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工信局等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各会员单位的鼎力支持下,充分发挥协会职能,强化服务能力,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不断探索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我们也将积极推动会员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合作,为全市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进一步提升东莞市产业园区的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产业园区作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载体和引擎的历史使命。”余安定说。

活动现场,展示了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的相关成立文件。据介绍,2023年3月,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同意作为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的业务主管单位,并同意由东莞市凤岗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作为发起单位,共同筹备成立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2023年8月,东莞市民政局决定准予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成立登记。

在授牌环节,刘光滨为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会长、天安数码城(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凤岗天安数码城董事、总经理余安定,园区协会监事长、东莞市集智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鹤鹏授牌,市工信局副局长麦耀钦、总工程师朱峰为副会长单位和理事、监事单位授牌。会上,还发布了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视频号及2024中国(东莞)国际数字园区产业生态博览会预告。

今年4月,东莞印发打造“现代化产业园区”实施方案,明确将打造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工改工”项目落地。会上,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宣讲了现代化产业园和工改M1的相关政策。

多方共同助力

探索产业园区协同发展新模式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作了题为《东莞产业发展机遇和东莞模式的创新》的主题演讲。林江认为,在东莞市镇村协同发展工业园的背景下,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的成立,有助于找到协同合作的模式和突破口。东莞产业园领域形成一体化,有助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园区协会可以当好‘调研员’,从深入调研开始,用新方法、新思维,关键是为市镇村协同发展产业园破题,继而把发展路线图摸索出来。在东莞产业园领域形成市镇区域的一体化、招商一体化、产业链一体化,我觉得是有内在动力、有意义有价值的。”林江说。

为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协会与深圳振芯荟芯片行业协会、深圳市智能制造产业促进会、深圳市智造激光技术研究院、大湾区科创协同中心、东莞电信、东莞移动、东莞联通、浙商银行东莞分行、中信银行东莞分行签订了产业园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为协会的发展添砖加瓦,共同助力园区提质增效,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路演分享环节,凤岗天安数码城、康华制造公园作了重点园区经验分享,东莞移动分享了智慧园区的行业经验,亿嘉和科技分享了如何以“机器人+”赋能新型智慧园区。

在主题论坛环节,围绕“智慧园区,提质增效”的主题,林江教授对话来自东莞电信、君泰产业、莞民投、东莞农商银行、和君产业咨询的资深专家。各位嘉宾从现代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智慧园区建设运营与实际应用,以及综合产业服务、金融助力园区提质增效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观点探讨交流。

协会坚持系统观念和问题导向,以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为总目标,着力破解园区空间分散、产业低端、产出低效、管理粗放、招商难等难题。通过资源统筹、试点建设、产业导入、分类管理等手段,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协助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协同推进提质增效。就此,东莞市产业园区协会协同产业园领域的“产、学、研、园、企、金”等多方共同助力东莞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

【撰文】宋文博 艾帅

【策划】郝金朋 王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