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惠州新闻 > 正文

志怪小说《夷坚志》记载:岳飞眷属徙家岭南


宋朝是一个较为精彩的朝代,宋词、绘画、瓷器、书院、市井生活、美学形式等极具魅力,且伟人奇士迭出。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宋代文化符号不需赘述,仅在民族血性范畴,宋朝就出现两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有名气的爱国英雄——岳飞、文天祥。

巧合的是,岳飞和文天祥都与惠州有关系。文天祥以惠州为抗元阵地,稔山船澳屯兵、海丰五坡岭被执、文氏后人繁衍马安龙塘,史迹班班可考;岳飞妻儿曾流放惠州二十载,却因史料甚少、遗址难觅等原因,鲜为人知。

明代姚茂良所著《会纂宋岳鄂武穆王精忠录》一书中的岳飞像。侯县军 翻拍

明代姚茂良所著《会纂宋岳鄂武穆王精忠录》一书中的岳飞像。侯县军 翻拍

嘉祐寺或是当年岳飞家眷生活的地方

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飞挥师北伐,大败金军,逼近北宋故都开封,后被诬陷入狱,两年后的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岳飞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杭州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忠武”,封鄂王。

岳飞冤狱让正直之士义愤难平,而岳飞家眷的下落,则是历代研究岳飞的学者绕不开的话题。

岳飞之孙岳珂编写的《鄂王行实编年》称,“迁先臣(指岳飞)家族于岭南,与张宪并籍没资产。”南宋人李心传所著的《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岳少保诬证断案》一文称,“岳飞、张宪家属送广南、福建路州军拘管。”修于元代的《宋史》也明确指出岳飞眷属“徙家岭南”,岳氏一门被流放到岭南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岳珂所编撰的《金佗粹编》一书中的若干官方文件,有学者推算出绍兴十二年时岳氏一门“徙家岭南”的有:岳飞妻李氏,子岳雷、岳霖、岳震、岳霭,女岳安娘及岳云、岳雷的妻子儿女共13人,也有一说是7人。

翻阅南宋洪迈所著的《夷坚志》,可发现岳氏一门流放岭南惠州的记载。《夷坚志》中一篇《岳侍郎换骨》开头云,“绍兴十一年岁除之夕,岳少保以非命亡。其子商卿霖并弟震同妻女,皆羁管惠州郡,拘置兵马都监厅之后僧寺墙角土室内。兄弟对榻,仅足容身,饮食出入,唯都监是听。”居住环境狭窄恶劣,且丝毫没有人身自由,岳氏一门在惠州的生活状况之差可想而知。

当年岳氏一门“拘置兵马都监厅之后僧寺墙角土室内”的“僧寺”具体是何方,沧海桑田,现实位置难以确定。南宋时期,惠州城的寺庙都在城外,如嘉祐寺、永福寺、栖禅寺,基本上可以判定兵马都监厅和拘管岳飞亲属的“僧寺”大概率不在城内。

会不会是嘉祐寺呢?宋代王楙所著《野客丛书》之《东坡卜算子》和明代郎瑛所著《七修类稿》都提到苏东坡居白鹤峰时,“惠有温都监女”爱慕苏东坡之事,认为苏轼《卜算子》词是为悼念惠州温都监女而作。嘉祐寺就在白鹤峰下,入住白鹤峰新居之前,苏东坡也曾在此居住,其《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一诗中直言嘉祐寺荒凉简陋,气候恶劣,还被有司暗中看管、活动范围受限。温都监一家或许就是苏东坡的邻居。这样似乎可以侧面说明,嘉祐寺乃当年岳飞家眷生活的地方。

惠州市连环画收藏家白瑞强收藏的关于岳飞及其后代的故事的连环画。 侯县军 翻拍

惠州市连环画收藏家白瑞强收藏的关于岳飞及其后代的故事的连环画。 侯县军 翻拍

《夷坚志》是官修《宋史》之外的史料遗珠

回到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中的《岳侍郎换骨》,正经开篇后,该文开始荒诞志怪:“秦桧死,朝廷伸岳公之冤,且诏存访其家,还诸子与差遣。商卿未拜命。间一夕,闻寺钟鸣,恍惚如梦。见青袍一卒,类亲从快行,系两袖于腰,手挈竹篮,贮刀剑椎凿之属,锋毛吹刃,顿于榻上,长揖一声,大喝云:奉上帝敕旨,为官人换仙骨……商卿具道所睹事。才绝言,乃见轿来邀致。仍传庆语,乃告命已至,为朝命之与官之意。淳熙间,持湖北漕节。鄱阳胡璟德藻监分司粮料院,与之谈此。青袍传旨时以大官职称之,不欲自言。后擢工部侍郎、广东经略而卒。”

一个看似正经的故事包含着不正经的情节,细究之下,可发现作者之高明。洪迈费三十年之功编著《夷坚志》,笔记四五千则,为古今志怪第一人。洪迈以《山海经》“夷坚”自喻,即没有亲见其事而记录下来,是为“耳食”。与诸多志怪笔记不同的是,《夷坚志》记录的多是宋代之事,即使是荒诞不经的故事里,也有很多宋朝社会的真实反映。

就《岳侍郎换骨》来看,洪迈是南宋绍兴十五年进士,与岳霖是同代人,且有朋友在惠州做官,所记《岳侍郎换骨》之事,除岳霖换骨那段神异鬼怪外,基本史实应该不会出错。特别是岳霖之子岳珂,曾通读《夷坚志》一书,对其中所记之事多有补证,但不见其对《岳侍郎换骨》提出过异议。

正史与野史参读,可以厘清历史的轮廓。包括《岳侍郎换骨》在内,《夷坚志》大部分志怪故事细节翔实,是官修《宋史》之外的史料遗珠。陆游评价《夷坚志》“岂惟堪史补,端足擅文豪。”元人陈栎所撰的《勤有堂随录》更说洪迈借志怪“以演史笔”。

洪迈以及诸多志怪作者,其实都在写史,用了另外一种更为隐秘的“春秋笔法”。于是可以知道,《岳侍郎换骨》中岳霖梦中换骨,并非真换骨,而是暗喻岳氏一门历经磨炼后脱胎换骨、获得新生。

岳飞昭雪后家眷迁回钱塘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朝对南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水陆并进,来势汹汹。南宋疲于应对,于是有大臣提议雪岳飞之冤,“以谢三军之士,以激忠义之气”。宋高宗赵构采纳建议,先是在绍兴三十一年赐岳飞家属自由。为早日到达京城拜谢朝廷恩典,岳雷奉母先行。翌年,岳飞冤案得以昭雪,岳云之妻巩氏带领其余岳氏后人迁回钱塘,结束长达20年的流放拘管。巩氏在《巩氏复恭人告》曾回忆“尔流离岭海,险阻备尝”,可以看出岳氏一门在惠州拘管期间生活艰苦,备受有司折磨。赦还后岳霖在上《赐谥谢表》中也提到惠州的生活:“形骸沟壑,痛固无穷;妻子蛮夷,鬼亦不食;兴言及此,流涕涟如。”有不堪回首之意。

宋朝国祚三百余年,虽然文化灿烂,但国运坎坷,自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后,只剩半壁江山,偏安江南,内忧外患加剧,成为惊弓之鸟。“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被秀美的江南迷惑,最终国力消退、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江山易主。一部宋史,后半部分百余载其实是亡国史,于是出现岳飞和文天祥的光辉人格。他们仿佛在诉说:偏安是不可能长久的,惟有“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全民持气节,方能金瓯永固。

值得一提的是,《夷坚志》不涉及宋朝内部的昏庸腐败、权力斗争,想来一是志怪笔记文体限制,二来可能为本朝讳。然而,从《岳侍郎换骨》的零星文字间,可见洪迈对岳飞及其家眷之同情以及对昏庸朝廷之痛切,这足证洪迈作为一个文人的道义担当,这恐怕也是受了岳飞精神的感染。

作者:侯县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