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佛山新闻 > 正文

顾耀辉:南海要发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最强音”


佛山南海曾以善于培育中小微企业闻名。如今城市竞争格局在变化、企业和产业发展的逻辑在变化,南海怎样让中小微企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2月12日,南海区召开中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这是在省、市、区相继召开“新春第一会”,吹响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冲锋号之后,南海召开的又一场扎实推动工作的会议。会上,相关部门倾听企业心声、共谋发展良策,力图通过政企联动破解难题、优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我们强调重视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并不代表我们不重视大企业的发展,而是要在继续服务好大企业、支持大企业发展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上,建立更加良性的产业发展生态。

对于中小微企业和人才团队的创新发展,南海发出了强烈的支持信号。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活力涌现:

有企业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000%

在会议一开始,南海区科技局局长薛佩华围绕提供中试服务、金融助力、供需对接和营造创新生态等方面,介绍了区内中试和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南海区经促局局长梁耀智围绕载体空间、企业服务和政策体系等方面,介绍了中小微企业相关载体和企业服务情况。

中试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目前,全区共有中试平台36家、概念验证中心7家,仪器原值超17.4亿元。近期,南海区概念验证和中试平台市场化开放共享机制入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试点。薛佩华表示,将持续推动各中试平台、中心,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中试服务,进一步减低中小微企业研发成本与风险。

作为经济体系中最活跃的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的发展高度依赖载体空间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南海现有已建成运营、在建和筹建的工业载体110个,建筑面积合计1909.42万平方米。今年,南海创新推出“五代”产业园区开发模式,即由国资企业提供代规划、代办理、代建设、代管理、代试验五个方面的专业服务,努力实现中小企业“拎包入驻”,项目落地“零等待”。

多位中小微企业代表和商协会代表纷纷发言。可素优品(佛山)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健康科技产品研发和AI应用的创新型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张宏钊表示,该公司2022年至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3000%,消费医疗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多款医疗产品与多所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和测试。未来,期待南海加强AI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链本地化协同,降低企业采购成本。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季华恒一(佛山)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宽禁带半导体和新能源领域的半导体装备产业化,自成立以来,从科研院所逐步拓展至产线客户,三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近9000万元,实现利税1300余万元,年均增长率超100%。该公司董事长伍三忠表示,将在加大研发投入,开发12吋的半导体设备,为公司长远发展沉淀和积蓄力量。

大捷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季华实验室孵化企业,承担了广东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解决汽车行业冲压成型仿真软件“卡脖子”的问题。近5年,团队累计取得各类知识产权15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超50项。研发成果已经在比亚迪、本田、吉利、广汽、小鹏、大众等众多龙头车企应用推广。该公司副总经理易建业表示,将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并对外融资,成立人工智能设计研究院,加快实现AI设计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为了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南海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韩峰表示,南海将引育人才团队,开展“创熟服务”,建立独角兽培育和IPO辅导后备库。

沃土厚壤: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南海支撑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理念,在南海越来越牢固。广大中小微企业,成为南海经济社会发展最有活力、最能创新、最具韧性的支撑。

当前,南海98%的规上工业企业、98.95%的高企是民营及中小企业,超六成有效发明专利来自中小企业。全区培育了144家隐形冠军,涌现氢能、安全应急两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型中小企业(209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1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8家)分别占全市46.38%、41.36%、48.98%。

中科安齿、希荻微、欧谱曼迪、原点智能等企业,就是从人才团队引进开始一步步培育起来的。比如,原点智能于2015年落户南海,短短几年实现迅猛发展,去年登上《人民日报》头版。

目前,南海区内33个高端科创平台已进入收获期。比如季华实验室自主研制了全国首台高分辨喷墨打印成套装备、仙湖实验室研发的零碳燃烧技术实现量产应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集中签约的12个中试成果转化应用场景项目,其中7个来自南海,基本都是由近几年招引的平台和人才团队孵化出来的。

此次座谈会召开的前一天,顾耀辉带队开展了一场中小微企业实地走访调研,发现这些企业科技含金量都很高,有的聚焦解决“卡脖子”问题,相关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座谈会现场的交流分享,更让人感受到南海中小微企业、人才团队“能办大事、办成大事”的决心、胆魄。

顾耀辉表示,南海要与企业家携手,坚定“办大事”的信心决心,练就“办大事”的“看家本领”,培育“办大事”的沃土厚壤。

如何练就“办大事”的“看家本领”?中小微企业最大的活力来自创新,谁的创新能力强,谁就能赢得未来。与龙头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没有路径依赖,更加专注和灵活,在科技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研发上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南海中小微企业要敢于突破“舒适区”、挑战“无人区”、定义“新规则”,并且善于运用人文力量。同时,企业既要“向高而攀”,走“专精特新”之路,也要“进链加群”,走协同发展之路。

加快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中小微企业是“人文引领、科技驱动”的主角。顾耀辉表示,南海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的理念,发出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最强音”,推动龙头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开疆拓土,营造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的良性生态。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熊程

通讯员 马霭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