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达芬奇机器人“操刀”,佛山两个月大的宝宝获救


近日,佛山复星禅诚医院(下称“佛山禅医”)泌尿外科团队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成功为一名两个月大的婴儿实施了复杂手术。这是佛山市内接受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中,年龄最小的患者。

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为患儿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也意味着医生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可突破年龄界限,为更多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案。

手术中。  通讯员供图手术中。  通讯员供图

产前诊断精准发现

多学科会诊守护生命

孕28周的陈明(化名)在一次常规的产检中发现胎儿发育异常,四维超声检查显示,胎儿患者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还合并了输尿管囊肿,这一消息让陈明一家陷入了焦虑与无助之中。

禅医的多学科团队迅速行动,产前诊断中心组织泌尿外科、小儿外科、超声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讨论。专家们通过详细的影像分析和严谨的病情评估,明确了胎儿的病情,并向家长详细解释了手术的可能性和愈后。这颗“定心丸”让准爸妈有了勇气,最终决定把这个小生命留下来。

这一决定,不仅源于家长对生命的尊重,更得益于医院产前诊断中心的精准发现和多学科团队的专业支持。

在多学科医护人员的随访监护下,陈明的孩子足月顺利出生。孩子出生后,初期病情稳定,未出现感染症状。然而,在进行手术的三周前,孩子突发高烧,确诊为脓毒血症,随即转入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进行抗感染治疗。“经过一周的抗感染治疗后病情稳定下来,我们觉得是时候给孩子做手术了。”佛山禅医泌尿外科二区主任宋生生表示,两个月大的宝宝,身体娇小,对比成年人,手术空间极其狭窄。要在如此小的空间里操作精密的手术器械,这对手术的精准度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宋生生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宝宝“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精确调整了机械臂的戳卡深度和间距,确保手术器械能够在狭小的空间内灵活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优势在这一刻得到了充分体现。其视野放大功能让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婴儿体内细小的血管和组织;高清晰度的立体成像技术让手术操作更加精准;机械臂的灵活旋转功能则让手术操作更加自如。

“整个手术过程顺利,用时不到两小时,出血量仅3毫升,术后孩子生命体征平稳。”宋生生说。

手术团队为患儿定制手术方案,精确调整机械臂戳卡深度和间距。   通讯员供图手术团队为患儿定制手术方案,精确调整机械臂戳卡深度和间距。   通讯员供图

周密麻醉护理

贴心细节彰显人文关怀

手术,作为医疗救治的重要手段,不仅要求医生具备高超的技术水平,更强调医护团队在整个过程中的细心、耐心以及对患者的深切关怀。特别是在救治婴儿这类特殊患者时,由于婴儿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手术难度显著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婴儿的血管细小,麻醉过程需要格外小心。麻醉医师通过精准的监测和调控,确保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体征稳定。这个贴心的细节,展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更让陈明一家倍感温暖和安心。

除了专业技术外,医护人员的细心与人文关怀同样不可或缺。

医护人员对孩子的关心无微不至,因为没有适合年龄如此小的宝宝的手术被单,手术护士用纱布拼接成一件“小衣服”,为宝宝保暖。

护士为患儿做小被单。  通讯员供图护士为患儿做小被单。  通讯员供图

宋生生表示,这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和手术机器人的技术支持,这种“人机融合”的模式,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也为未来儿科手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未来,禅医还将继续探索机器人手术在儿科领域的应用,推动儿科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更多宝宝带来希望。

采写:南方+记者 李晓莉

通讯员 梁文伟 陈琳

二维码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