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清风传家远,近年来,封开县纪委监委把涵养家风家教作为推动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注重将本地看得见、摸得着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家风教育生动教材,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风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切实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持续提升家风教育感染力、传播力。
用好文化阵地,放大引领辐射效应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笃行博爱”“求真务实,克勤克俭,科学经营,奋发图强”……都平镇勿乃村的一条镶嵌在山水田园间的家规家训文化长廊,让群众在移步换景中感受廉洁文化的魅力,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近年来,封开县纪委监委深挖本地家风文化资源,利用本地“岭南第一状元”莫宣卿、“白脸包公”侯应遴等历史文化名片,着力构建“一地一精品”廉洁家风家教文化集群,打造“家风地标”。近年打造了封开县良心寨家风美德文化园、江口街道大旺村家风家训主题公园、都平镇勿乃村家规家训文化长廊、河堤公园家风文化长廊、杏花十二座家规家训教育基地、家风文化馆等家风教育阵地。
封开县白垢镇湻村村廉洁文化阵地。
走在封开县白垢镇湻村村,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廉洁漫画墙绘散落在一家一户的外墙上,一句句廉洁警句传递清风正气,汇聚成一道道靓丽的文化图册,成为村民们感觉廉洁文化的主阵地。白垢镇湻村村是封开县纪委监委推动基层打造农村廉洁文化阵地的一个缩影。
“这里除了可以休闲锻炼,大人和孩子还能受到好家风的熏陶,让人感觉到满满的正能量!”湻村村民黄阿姨高兴地说。
封开县纪委监委依托农家书屋、标语牌、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墙绘等宣传阵地植入清廉元素,以贴近百姓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廉洁文化“行走”在城乡大街小巷,使广大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将勤廉意识融入工作生活各方面,助推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
开展多元教育,发挥思想浸润功能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认识到作为干部家属,要积极当好‘贤内助’‘廉内助’,以良好家风促清廉新风。”近日,一位参加县妇联举办的家庭助廉活动的干部家属说。
封开县纪委监委多形式弘扬廉洁家风,与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妇联等单位加强联动协作,将廉洁家风教育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好家风教育阵地,结合传统节日,开展多元教育活动。如开展领导干部家属家庭助廉、好家风好家训故事分享会、“颂百年风华·传良好家风”宣讲、中华家风家训图文展、廉洁书画展等活动,提升家风家教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
“我们持续开展中华家风家训图文展进机关、校园,展示中华名人的家风家训故事,包括孔子、诸葛亮、颜之推、鲁迅等历史名人的优秀家风家训,进一步传承清廉家风。”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日,封开县河儿口镇中心小学学生小莫在校园内的廉洁文化阵地参观学习,向前来走访的镇纪委干部分享感悟,“我要把学到的廉洁知识用到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要像莫宣卿状元那样勤奋好学,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创新教育形式 激发廉洁文化活力
“我家住在玉辉堂,诗书礼传承,代代书香,威名响当当……”这是一首由封开县本地音乐家创作的童谣,以“七代书香”的玉辉堂为背景,用粤语唱出当地老百姓“勤耕苦读、诗书礼传”的优良家风。一场场“送戏下乡”活动,让廉洁文化走向文艺、走向家庭、走向大众。这是近年来封开县纪委监委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不断丰富廉洁文化供给的生动实践。
“好家风用‘唱’的方式传播,节奏明快的快板旋律声声入人心。”群众纷纷点赞《廉洁家风伴我行》音乐快板。
封开县举办家风教育活动,倡导廉洁家风。
封开县纪委监委联合宣传文化部门,通过朗诵、戏曲、歌颂、传唱、快板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将“清正廉洁、忠诚奉献、高尚品德、良好家风”等融入歌曲,创作了《我家住在玉辉堂》本土童谣、《老钟与画》粤曲说唱、《廉洁家风伴我行》音乐快板、家风家训组歌等文艺作品,制作了《好家风·好传承——家风家训进万家》《廉洁之声微广播》广播节目等。同时,利用新媒体打造“指尖”学习平台,制作《每日廉语》《纪律在身边》、“‘封’清气正”讲廉洁主题比赛视频展播等专栏,利用微信公众号、官网、本地紫荆新闻app、电视、电台、村中广播等媒介持续展播,进一步扩大廉洁教育覆盖面,不断唱响廉洁主旋律、弘扬廉洁正能量。
“好家风是家庭的‘压舱石’,是干部的‘防腐墙’。”封开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统筹监督力量、贯通融合,聚焦家风不正、优亲厚友、纵容袒护等行为,精准开展监督执纪,把家风建设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密结合,严肃查处电子红包、“快递送礼”、违规旅游等问题,不断涵养良好的家风。
南方+记者 卢逸轩
通讯员 李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