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清远新闻 > 正文

聚焦“百千万工程”|多方聚力助发展,阳山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阳山县工作队牵头推动阳山县国有控股企业阳供食品配送有限公司与广州市从化区、深圳市、河源紫金县等地名优土特产有限公司相继签订农特产品联盟合作协议,有效助力农特产品“出山入湾”。这是阳山县充分凝聚帮扶力量,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阳山县锚定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帮扶所能,阳山所需”为遵循,在党建引领、产业培育、民生改善三大领域精准发力,生动描绘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鲜活图景。

党建牵线:织密帮扶“一张网”

党建是凝聚力,更是战斗力。阳山瞄准“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县域帮扶力量工作机制,成立阳山县综合帮扶工作专班,充分整合乡村振兴驻镇帮扶、纵向帮扶、横向帮扶等县域各级帮扶力量资源,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协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综合帮扶工作格局。

同时,成立省“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阳山县工作队、驻镇帮扶村工作队临时党组织,推动省“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阳山县工作队与中国光大银行肇庆分行党建共建,推动各帮扶工作队党支部相互结对共建,积极协调各组团帮扶单位党组织与帮扶村党组织进行党建联建共建,精心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帮扶重点村,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等建立常态化交流合作机制,切实增强帮扶合力。

太平镇毛崀村清远市芝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系列清远(阳山)鸡产品。 段灿 摄

太平镇毛崀村清远市芝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的系列清远(阳山)鸡产品。 段灿 摄

在阳山县太平镇,驻镇帮扶工作队创新实施抓党建促振兴“5+N+12”红联共建帮扶活动,由广州市委统战部牵头,联合广州市工商联等5家组团帮扶单位,积极推动广州市12家知名民营企业与太平镇12条行政村结对帮扶,以党建引领促进“政—企—村”三方联动,推动太平镇“芝清鸡”养殖、高品质丝苗米种植、鳗鱼养殖和“同心”柠檬园建设等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乡村振兴基础越来越牢固。

产业造血:培育振兴“新动能”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命脉,产业兴则乡村兴。近年来,阳山立足绿水青山自然优势,积极协调各方帮扶力量,多措并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因地制宜探索多业态融合发展路径。

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阳山精准投放各方帮扶资金,重点建设阳山五大农业产业展销中心、田间冷库、地头车间及县农产品集散中心等关键配套,积极借力华南农业大学“双百”帮扶行动,引入农业科技“智库”,切实强化资金与技术支撑,有效夯实五大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同时,深化区域协作,充分整合省直帮扶工作队、“双百”行动驻县服务队、市际和市内横向帮扶工作队、县直帮扶工作队组团单位优势资源,创新开展多形式帮扶协作。

岭背镇板栗采摘园。岭背镇供图

岭背镇板栗采摘园。岭背镇供图

驻青莲镇帮扶工作队坚持“党建+产业”发展模式,联合镇党委、政府投入50万元入股蚕桑种养家庭农场,推动建立蚕苗培育基地,降低蚕苗成本,辐射带动周边种植蚕桑4000亩,联农带农效应显著;驻岭背镇帮扶工作队积极推动“万亩亿元”板栗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与市储备林发展有限公司、市供销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与清远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签订“百千万工程”帮扶协议,以“国企+合作社”“国企+合作社+农户”模式扩大全镇板栗种植面积;七拱镇帮扶村工作队与“广清消费帮扶馆”合作成立分馆,推荐企业参与农产品交易会,意向采购量达1.05万吨……近三年来,各工作队共引导133家企业来阳发展产业,实际投资额达6.61亿元,带动低收入人口7000多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

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不仅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也为村集体作出了贡献。在工作队的帮扶、引导下,各村集体经济组织立足自身实际,以开展资源发包、物业出租、混合经营、资产参股等多种形式盘活用好农村集体资产、土地资源、帮扶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驻太平镇帮扶工作队为毛村引进的“灵芝鸡”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至3万元。驻小江镇帮扶工作队筹集资金超1500万元开展下坪村红色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成立强村公司发展特色研学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公司经营性收入超263万元,为村集体增收近40万元。杨梅镇帮扶工作队协助杨梅镇引入的特色石蛙养殖产业,采用“公司+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年产值达1300万元,有效带动21户农户和村集体增收,乡村振兴动能持续迸发。

民生兜底:绘就和美“新图景”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阳山充分借助帮扶单位资源和行业优势,推动珠三角地市和县域内教育、医疗等机构结对帮扶,优化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提升镇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2024年以来,各工作队累计协调帮扶协作资金2200多万元用于各类民生基础设施建设,覆盖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多个领域,有效改善群众生活条件。

在驻小江镇帮扶村工作队及阳山县综合帮扶工作专班的推动下,省“百千万工程”帮扶协作驻阳山县工作队联合广州市慈善会及阳山县民政局共同挂牌成立“广州市慈善会阳山县乡村振兴慈善基金”及“阳山县慈善会乡村振兴慈善基金”,引导更多爱心企业和社会组织支持阳山乡村建设。截至2025年4月底,该基金筹集善款超95万元,支出72.7万元,主要用于饮用水提质工程、困难群众节日慰问、乡村植树、农田机耕路修建等涉及乡村振兴的民生项目,其中的小江镇农村集中供水提质提标试点工程共惠及46个自然村、3855户逾万人,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卫生院综合楼外景。秤架瑶族乡供图

阳山县秤架瑶族乡卫生院综合楼外景。秤架瑶族乡供图

与此同时,工作队积极发挥组团帮扶单位、“双百行动”高校行业优势,促进阳山体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帮扶单位省体育局联动省、市、县三级体校,打造纵向帮扶体教融合平台,签订《纵向帮扶阳山县体教融合工作高质量发展框架协议》,推动阳山县教育局与广州体育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武术科研基地,共创“武术夏令营”品牌活动,引进清远市中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投入资金2000万元成立阳山县儿童少年艺体与武术训练中心及华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实践教学基地。广州市增城区推动增城区中医院、增城区荔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架瑶族乡卫生院签订对口帮扶服务协议,组织协调省二医、增城区中医院专家等定期到阳山开展义诊活动和交流活动,有力促进两地医药、中医发展。

一串串跃动的数字、一个个落地的项目,清晰勾勒出省、市、县各级帮扶力量近几年在阳山帮扶的工作轨迹。一路走来,在各方帮扶力量的共同协助下,阳山县一个个村庄正以党建为笔、产业为墨、民生为纸,描绘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生动画卷。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重要节点上,各方帮扶力量与阳山携手同行,正不断为阳山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共同擘画“百千万工程”新图景。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丘剑凤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