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社区医院,也能用上AI医生做初步筛查了。”
在11月14日开幕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高交会)上,一位参展观众在体验AI健康机器人后如此感叹。
南方+了解到,本届高交会展览面积达40万平方米,设立22大主题展区,覆盖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未来科技等前沿领域。在众多亮点中,一项能够深入社区、服务基层的AI健康智诊技术引起广泛关注。
这一变化正呼应国家“十五五”规划中“推动智慧医疗向基层延伸”的方向。根据最新发布的《关于促进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卫生”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30年,基层诊疗智能辅助应用将基本全覆盖。
近期,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落地 “鸿蒙医院” 智慧场景,由深圳马博士科技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的AI健康机器人解决方案,展示了基层医院通过融合AI智诊、数据互联与智能护理,正逐步筑牢AI健康智诊的“最后一公里”。

在实际应用中,AI健康智诊已形成“筛查—诊断—管理”一站式服务闭环。例如,居民只需站在AI健康机器人前进行舌象拍摄,AI系统就能自动生成中医体质报告;结合快速检测功能,可对慢性病进行早期筛查与风险提示。
除了社区医疗场景,具备移动能力的AI健康机器人也能在养老护理中发挥作用。它可自主巡房,监测老人跌倒情况,并能联动智能家居设备,为构建全周期健康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术不是冷冰冰的设备,而是有温度的服务,”马博士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未来,公司将针对当前基层医疗中“慢病筛查效率低、中医辅助诊断标准化不足”及居家养老“健康监测碎片化”等现实问题,马博士科技将不断迭代核心功能,推动 AI 医疗创新成果真正惠及千家万户,赋能健康中国建设。
随着高交会这一国家级平台的推动,AI健康智诊正逐步从展台走向千家万户。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迭代与应用场景拓展,AI有望成为基层医疗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撰文:邓子良 丰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