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肇庆高要区纪委监委(下称“区纪委监委”)、高要区委巡察组、高要区各镇(街道)纪(工)委,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通过深入基层的暖心监督,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如今,辖区内公园环境越来越好,乡镇路灯越来越亮,养老院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
急群众所急,盼民之所盼。种种举措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也彰显了纪检监督的力度与温度。
巡察走访
让民声有“回声”
近期,高要区委第四巡察组(下称“巡察组”)主动下访一线,针对部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展开调查。
在实地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国荞公园内便民设施设置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休息需求;禁毒公园内缺少厕所、灯光昏暗,绿化带内杂草丛生、蚊虫肆虐,造成诸多不便。
针对这些问题,巡察组召集南岸街道、区园林管理所、区路灯管理所等相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巡察组的推动下,相关部门迅速行动,在短时间内解决了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提升了两个公园的整体环境。
如今,国荞公园内新增了一批石桌石凳,居民有了歇脚休息的地方。区园林管理所安排人员对禁毒公园内的绿化草坪进行了修剪;南岸街道文峰社区联系了专业除害公司完成灭蚊工作;区路灯管理所已全面检修路灯,完成灯光方向调试,确保广场上每个角落都能被照亮;新建的公厕也已经投入使用。
“蚊虫没了,路灯亮了,草坪整齐了,可以休息的地方多了,大家晚上都愿意来公园里多坐一坐,聊聊天,拉家常。”居民陈叔说。
暖心执纪
让群众安全出行
过去,高要区大湾镇禄岸村村边鱼塘没有设置防护设施,影响当地村民出行安全。针对此问题,大湾镇纪律检查委员会立足职责定位,持续协调推动有关部门解决村民身边的安全隐患。目前,位于禄岸村黄茅自然村和禄岸自然村村道旁的三口鱼塘,均装上了超200米的安全护栏,守护了3000多名群众的出行安全。“安装护栏后,我心里踏实多了,再也不怕有小孩意外掉到鱼塘里了。”大湾镇禄岸村黄茅自然村村民曾伯说。
白诸镇纪律检查委员会(下称“白诸镇纪委”)在走访上孔村时发现,村子巷道内的照明设施因为安装年份久远出现了破损,部分村道甚至尚未安装路灯,村民夜间出行面临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白诸镇纪委迅速上报高要区纪委监委,并争取经费支持村道路灯建设,在合同签订、路灯选点、现场安装、投入使用全过程中做好跟进式监督,并对已安装的路灯进行检查。如今,村道一盏盏路灯接连点亮,群众出行更放心。
在活道镇迳心村开展路灯亮化项目建设期间,活道镇纪律检查委员会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作用,前往迳心村实地走访监督,及时了解亮化项目的工期、人员职责安排、资金落实情况等,紧盯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按照规定做好验收工作。
此外,水南镇纪律检查委员会也积极协调各部门,在水南村到对口村之间的村道旁加装了明亮的路灯,让居民切实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
路灯照亮的不仅是回家的路,更是居民的心。近年来,高要区各镇(街道)纪(工)委立足职能,把监督推进民生实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以暖心执纪推动办成了一批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切实把温暖送到了群众身边。
调研监督
让居民“老有所依”
在获悉高要区部分乡镇敬老院因建设时间久远出现了基础设施陈旧落后的问题后,区纪委监委立即联合高要区民政局(下称“区民政局”)和属地镇政府前往辖区内多家敬老院进行实地调研,共发现5家镇级敬老院在院内消防、设备设施、院内环境方面存在升级改造空间。
随后,区纪委监委督促区民政局迅速制定敬老院改造方案,统筹协调专项资金50多万元用于改造工程建设。在改造过程中,区纪委监委发挥监督再监督作用,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工程验收严格公正,让老年人切实享受到适老化带来的便利。如今,5家敬老院已全部完成改造升级,老年人能住得更舒适、更安全、更放心。
2024年以来,区纪委监委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督促民政部门重点推进区级、镇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力争在2026年实现全区90%以上的城市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点,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让更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
南方+记者 刘宇恒
通讯员 高纪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