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揭秘 | 花都人的地铁梦,缘起圆梦之路


岁华忽晚,山河又冬!6年前,2017年12月28日,百万花都人热切期盼的地铁9号线正式通车,花都从此进入地铁时代。花都人的三大梦想:空铁梦、汽车梦、地铁梦全部圆梦。

这一时刻,距离2008年5月国家发改委专家组莅临花都,对广州地铁9号线项目进行专题调研论证,已经过去将近十年。地铁是一座城市现代交通文明的标志。在花都,地铁建设从梦想萌芽到通车,历经了几届政府多年孜孜以求。它承载了近百万花都人以及在这里投资、创业的几十万新花都人深厚的期待。

一、花都迫切需要地铁

早在2003年,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时,将乘用车生产基地——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放在花都,带动起花都汽车产业崛起。2004年,迁址花都的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启用后,大批航空从业人员也移居花都。国内房地产业巨头也纷纷看好花都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和发展迅速凌厉的产业,纷纷到花都拓展地产事业。以花都新城区为标志的城市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当时,随着广州市几条地铁相继动工并投入使用,花都已成为当时全市各区当中唯一没有通地铁的区域,似乎给人一种边缘化的感觉。与此同时,几年时间,花都的巨变如神话般让人称奇。作为广州市、珠江三角洲通向内地的北大门,有港口、有4条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广州火车北站、有空港,这样一个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的区域,却由于缺乏一条能够快速对接广州市区的现代交通方式而令人遗憾。市民出行迫切需要解决花都与广州快速无缝对接的轨道交通。

二、胡应湘点燃花都的地铁梦

2005年夏天,花都乡贤、香港合和集团董事总经理胡应湘爵士回乡省亲。看到家乡欣欣向荣的局面,身为土木建筑专家的胡应湘欣慰之余向花都的党政官员提出建议:要提前考虑轨道交通建设,不要等到人挤了、车堵时再来修路。胡应湘富有前瞻性的提示与花都区正在酝酿的交通发展设想不谋而合,并擦出合作的火花。这年8月25日,花都区政府与合和集团签定了《广州市花都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合作意向书》,正式启动了地铁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从此,地铁如同当年花都争取汽车、机场落户一样,成为花都人梦寐以求的目标。2005年9月份,花都区政府正式向广州市政府递交了《关于请求支持花都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汇报》。时任花都区委书记陈国、区长王中丙专门向时任广州市市长张广宁汇报了该项工作,恳切地表达了五点意见:

1、花都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轨道交通来支持;

2、广州市的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尽快启动花都相应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

3、香港合和集团愿意为花都轨道建设提供积极的帮助;

4、建设轨道交通是节约型社会的体现,对花都的意义重大,希望得到广州市各部门的支持;

5、花都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配合做好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 

张广宁市长听完汇报后立即批示有关部门加快通往花都的地铁筹备工作。一个月后,广州市建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财政局、市地铁总公司联合发出《关于征求花都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模式问题意见的函》。在这一筹备论证过程中,针对花都提出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模式,广州市各职能部门提出,广州建地铁没有与外资合作的先例,因此,花都提出与合和集团合作修建轨道交通的计划被搁置下来。

2006年2月,广州市发改委发函,委托市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专家对花都区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问题进行论证。为了能够早日实现地铁梦,花都区政府也主动委托国务院发展中心作“花都区轨道交通前期研究”课题研究,并于2006年6月、8月分别进行两次专题论证。第一次论证会召开时,包括时任中国交通协会副会长焦桐善、北京城市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沈景炎、铁二院地铁分院原副总经理孔繁达等都出席了会议。而第二次举行论证会时,除了专家,广州市所有涉及地铁建设的行政单位负责人都参与了这次活动。在经过多次论证之后,通往花都的地铁9号线与广州市规划的6号线、7号线地铁建设项目一并呈报国家发改委申请立项。

2008年5月,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专家莅临广州,对广州市申报的地铁6、7、9号三条线路可行性进行举足轻重的现场论证。然而,这次论证,专家们并没有安排到花都实地考察的行程。原来,这些“国”字号的专家们普遍认为花都的客流量少,是三条申报线路中最不值得实施的项目。其中,有两名专家1984年因广州车辆厂建设项目论证来过花都的前身——花县。24年前,花县的城区新华只有一条街的农村形象定格在专家的脑海中。得知情况,时任分管城建的花都区副区长朱承志带领规划部门的负责人前往广州市区专家们下榻的宾馆,逐个拜访,介绍花都新的面貌并诚挚邀请专家们到花都实地看一看。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专家们临时调整日程,决定到花都作现场考察。2008年5月15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组莅临花都,对地铁9号线建设进行专题调研论证。

这次行程,花都的新形象令专家们刮目相看,并成为地铁9号线建设的拐点。2008年7月,广州市发改委的负责人进京跟踪地铁9号线审批事宜时,将《今日花都》报的专题报道《花都的地铁梦》作为民意和呼声一并带到北京。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及专家通过报道,看到了几年来花都区两届政府对地铁建设的孜孜以求和市民的热切期盼。这是专家们第一次见到地方政府和老百姓对地铁的强烈要求很感动,对推动9号线的立项审批起到推动作用。

三、 9号线获批

花都最大的民生工程

2009年牛年正月,当花都人还沉浸在新春的喜悦时,北京传来喜讯:国家发改委批复广州,提前实施地铁9号线工程,花都人的地铁梦终于看到了曙光。

当时,9号线一期工程以花都汽车城(飞鹅岭)为起点,线路为:起点飞鹅岭——风神大道——农新路——广州北站——秀全大道——花果山公园——公益路——区政府——迎宾大道——高增接驳3号线直达天河体育西。

2009年9月29日上午,在迎宾大道华钜酒店前,广州市轨道交通九号线(花都段)试验性工点开工建设。这条承载了花都人民无限憧憬的希望之路终于动工!地铁九号线开工也成为了花都迎接建国60周年的一件大喜事,是迄今为止花都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花都快速发展的希望之路。

按照最初规划,地铁9号线在花都范围内设7个站:飞鹅岭、花都汽车城、广州北站、花果山公园、花都广场、马鞍山公园、清㘵站,大致经过风神大道、农新路、秀全西路、秀全大道、公益路、迎宾大道,计划用四年时间建成。从2010年全线动工开始,大约在2013年底建成,实际却到2017年底才正式通车。

9号线试验段(清㘵站-高增站)于2009年正式开工建设后,中途根据花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别增加了3个站点:

2010年,为完善秀全大道、花城路站商业区的交通需要,新增花城路站;2011年,应区政府及莲塘村的要求,新增莲塘站;2015年,为完善花都空港经济区的交通配置,新增清塘站。地铁九号线由原来的花都境内7个站点增至10个站点。

一个车站的正常施工工期约3年,站点的增加直接影响九号线的开通目标。地铁建设有一套严谨的审批流程,需要完成立项、初步设计审查、招标等阶段才能开工,而开工前现场需要完成交通疏解、管线迁改工作。后来新增加的清塘站至2016年春节前才能招标。

四、破世界难题

国内首条在岩溶上施工的地铁

花都的地质条件很复杂,主要表现在沿线经过的溶洞数量多、属天然基础的旧房子多,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塌方、地陷等情况。尽管地铁9号线的修建难度大在预料之中,然而,真正的建设比预料中艰难得多:

1、这是国内首条全线在石灰岩地质中铺设的地铁线路,全线平均见洞率43.4%,每100个钻孔中有40个岩洞。也是全国第一条下穿时速350km高铁路基的地铁线;整条线路穿过3条河流、2条高速公路、7条断裂。

2、首次下穿高铁路基段建设难度大。广州北站—花城路站区间需下穿武广高铁、京广铁路,该工程是国内乃至国际上首次地铁线路在灰岩、砂层地区下穿高速铁路路基段,尚无任何经验可言,可谓世界难题。相形其他地铁线路,9号线施工的地质条件前所未有,对地铁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在这期间,广州地铁公司先后邀请多名院士专家前来破解难题。其中,邀请了钱七虎院士等全国专家,召开9号线岩溶地质处理技术方案专家咨询会;邀请了王梦恕院士等全国专家对9号线工程下穿武广高铁、京广铁路技术方案咨询会进行了评审等。对于下穿武广高铁设计方案从形成、广铁集团报审、原铁道部批复、现场实施等历经了6年6次调整。确定地铁施工对武广高铁的沉降控制要求为不能超过5毫米,绝对不能出现隆起现象,远高于国家相关规范中的“盾构法隧道地表沉降控制值为30毫米”的要求。经过院士和专家严苛的“会诊”把关,确保了设计方案可靠可行,随着一个个难题得到有效破解,九号线建设开始驶入快车道。

9号线先后下穿了兴华断裂、三华断裂、田美断裂、雅瑶断裂、清潭断裂、广岭断裂共6条断裂带,下穿了天马河、田美河、清石河3条河流,还下穿广清高速、机场北高速、机场高速3条高速公路以及数十栋无法拆除的房屋。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曾表示,“国内修建地铁所遇到的地质条件中最复杂的是在广州,而花都区的地质更是异常复杂。”地铁九号线创国内施工奇迹,突破世界难题,其建设成功,广州有足够的信心承接任何地铁工程!

2017年12月28日,地铁9号线开通, 这是一个值得花都人欢呼的日子!历经8年攻坚克难,花都结束无地铁历史,花都人的地铁梦终于梦想成真!

雄心造新城 一轨通未来!9号线开通,不仅为花都融入广州中心城区提供了便利,也意味着花都打造“国际空铁枢纽”的战略提速,一个真正意义的空铁枢纽呼之欲出!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文:杨丽萍

图:姚日文

编辑:花不花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