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1日,龙城CC创意街区在夜色与灯光中迎来两周年系列活动。街灯渐次亮起,咖啡香气漫溢,年轻人在合唱演出与街头音乐快闪中随节奏即兴舞动,穿梭于异域摊位间淘选好物,在创意工作坊中解锁多元技能——一场属于青春的欢聚,点亮了街区的夜晚。

不止于庆典的热闹,街区的温度更渗透在日常之中。在“CC有夜校”的课堂上,年轻人专注学习花艺与调酒,既掌握技能,也结识同好;一旁的CC公寓青年驿站,持续为初来深圳的求职者提供从落脚到扎根的全程支持。这些温暖场景,正是龙岗区与龙城CC创意街区政企协同、共建两年来的生动缩影。
运营两年来,龙城CC创意街区紧紧围绕龙岗区“打造有意思、有商机、有得住、有品质的现代化城区典范”目标,在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龙城街道办等单位的共同推动下,将宏观愿景转化为青年可感可及的日常体验。从旧厂房到“青和力”新地标,这里正以持续焕新的内容与场景,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汇聚于此、共创与成长。

政企学社多元共创
创意街区激活城市有机更新
龙城CC创意街区的诞生与发展,始于“政府+国企+社会主体”的政企携手模式。这一坚实的共创基础,为街区探索城市微更新路径提供了政策与平台的双重保障,让创意在龙岗扎下深根。

在后续运营中,“共创”更从合作模式升华为街区生长的核心动力,通过与不同主体的深度链接,构建出充满活力的创意生态。
与高校共创,打通从“学院”到“社会”的通道。街区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等等高校紧密联动,共同开展“戏孢计划”“造声”系列音乐会、假面派对与俄罗斯美学工作坊系列等等活动。高校的智识与青春创造力为街区注入前沿视野,而街区也成为师生们理想的“共创课堂”“实践舞台”与“成果展厅”,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通道。

与产业共创,构建文创与科技的协同生态。依托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街区与深圳御光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科技类头部企业携手,打造了“意识花园”科技艺术展;并与美育机构共创少儿科技艺术展,打造校外科技艺术融合空间。这种共创氛围为企业提供了文化与技术对话的机会,成为跨界创新的催化剂。

与多元主理人及艺术家共创,打造内容发生高地。两年来,街区团队陆续打造了“CC奇幻街”“CC艺文社”“CC有空计划”“CC自由谈”等IP系列活动。在此基础上,街区邀约各类文化内容主理人、策展艺术家联合共创,推陈出新:引入「湾区布鲁斯节」、「中国剑玉公开赛」、「一根火柴」脱口秀、魔术秀、漫展等等,聚集小众爱好者的社群;“和生活结婚”艺术季、“艺术家不用简历”等等展览,首次引入超百名新生代艺术家齐聚龙岗,让行为艺术走近大众。正是这种持续共创,让街区每年产出近200场高质量文化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内容发生器”。
通过政、企、学、社的多元共创,龙城CC创意街区成功地将学术、艺术、产业资源与社区生活融为一体,持续为龙岗注入崭新的文化活力。

从“有得住”到“有意思”
政企携手共创青年发展生态
在龙岗,一场以“政企合作、社会参与”为核心理念的青年发展实践,正在CC街区生动上演。
解决青年“有得住”的基础需求,是服务青年的第一步。由龙岗区政府部门与CC街区运营主体携手打造的CC公寓青年驿站,已成为全区规模最大、品质最优的青年驿站。它不仅是提供148张床位、实现“拎包入住”的临时港湾,更以其开创性的“青年驿站+就业驿站”双站融合模式,入选广东省“小而美”促就业案例,成为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典范。

这一模式的精髓在于政府服务与市场平台的无缝对接。龙岗区人力资源局派驻就业服务专员长期驻守,提供从政策解读到职业介绍的“一揽子”服务;街区的“资讯小屋”和毗邻的党群服务中心“众创空间”,则进一步将求职信息与免费办公场地等资源送到青年手边。这种深度共创,使驿站超越了住宿功能,升级为助力青年“工作有机会、生活有意思”的梦想加油站。截至今年9月,这里已累计接待超1326名青年,收获100%的好评率。

在满足青年基本安居需求的基础上,如何回应其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渴望,成为新的课题。在龙岗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统筹指导下,龙城街道与CC街区联合推出了“CC有夜校”项目,政企协同,共同点亮了都市青年的新夜生活。
项目的成功,源于政企双方的明确分工与优势互补。政府层面(区文化部门、街道、社区)负责顶层设计、课程框架搭建与资源协调,确保内容的公益属性和正确导向;企业层面(街区运营方)则发挥其市场灵敏度和社群运营优势,高效链接商户、高校的优质师资,并负责具体执行与宣传推广。这种合作使得夜校课程——从花艺、调酒、咖啡到短视频制作、爵士舞——既贴近青年兴趣,又保证了专业品质。自2024年9月启动以来,CC夜校已开课超90节,服务达1944人次,精准覆盖了周边企业职工、高校师生等青年群体。

CC青年驿站与“CC有夜校”的实践,共同描绘了一幅政企合作“共创青年发展生态”的清晰图景,通过龙城CC创意街区这个平台形成了有机联动。
这种政企携手的模式,就像一个持续转动的“飞轮”,让各方力量同频共振:政府以引导和赋能,让公共服务更温暖、更触手可及;企业则在支持下,点燃了街区的活力,并在此培育起未来的创新社群。最终,青年们来到这里,不仅能“有得住”,更能“有发展”“有意思”,从而真正实现与城市的共同成长。

CC街区2.0焕新在即
寻找“AI+”共创者
运营仅两年,龙城CC创意街区已斩获多项重要荣誉。开街半年,便成功亮相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成为全市新晋分会场之一;一年之内,接连荣获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并推动CIC创新创意中心入选“2024广东最美公共文化新空间”。

2025年2月,深融龙岗漫心酒店斩获第五届LIV酒店设计大奖室内设计类奖项;4月,街区荣获36氪未来城市大奖——年度更新模式奖;9月,再获“广东省文旅消费新业态热门场景”称号;10月,运营方深融资产运营(深圳)有限公司正式获颁龙岗区重点文化企业。
目前,街区正迎来重要焕新节点——预计明年,全新的2号楼将正式亮相。街区致力于打造一个“研—住—产—销”环环相扣、共生共荣的创意生态系统,让创意能量在此自由流动与转化。
在这一有机循环中,灵感于“研”中萌芽。CIC创新创意中心汇聚SeeD数种计划、数字绿洲、意识花园等多元内容IP,共同构建出丰沃的创意土壤,为数字创意产业持续注入灵感与交流机会。
创意种子的成长离不开安定的环境,“住”正是其中的关键。由旧宿舍楼改造而成的青年公寓、艺术酒店与青年驿站,在保留历史记忆的同时,融入现代生活品质,不仅为创意人才提供舒适的居所,更营造出思想碰撞的社交空间。
当灵感落地,便进入“产”的阶段。街区内的办公空间、工作室,以及CIC创新创意中心二层700平方米的“展演+”多功能空间,成为内容生产与产品孵化的温床,承载从大型论坛、会议到音乐戏剧、文化展览等多种创意实践。
最终,成熟的创意成果通过“销”的渠道走向更广阔的世界。丰富的商业配套、活力四射的文创市集与线上渠道共同形成价值闭环,不仅助力品牌实现商业转化与精彩亮相,也为市民带来更加多元的美好生活体验。
CC街区将通过“商—办—住一体服务”与“主理人成长计划”,推动资源的有机联动,确保每一个创意从萌芽到绽放,全程都能获得阳光般的引导、土壤般的支持与雨露般的滋养。
据运营方介绍,龙城CC创意街区不仅是空间的提供者,更是品牌共同成长的合伙人与原创内容的孵化器。基于“开放、包容、生长”的理念,街区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支持体系:设立内容共创扶持计划,为主理人项目提供启动支持;成立CCBLOOM艺术与企业沙龙,通过资源对接与行业交流,持续激发社群创造力。

面向未来,CC街区还将打造AI+创客中心。这里不仅是开放的共享办公空间,更配备集成式AI实验室与创客工坊,并通过技术沙龙、创业路演、跨界工作坊及产业对接会,为AI领域创业者提供从技术到市场的全方位支持。C当前,C街区正寻找“AI+”共创者,包括:AI视觉艺术家/工作室、AIGC应用开发团队、数字人/IP创作机构,以及AI驱动的创意科技公司。
这一切举措,都根植于街区“开放、包容、生长”的核心理念。未来,这里必将会生长成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文艺生活与创意工作完美融合的理想场域。
南方+记者 刘越亚
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