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从“新风尚”到“好习惯”,横琴让垃圾分类深入人心


“我将从自身做起,主动践行垃圾分类;充分发挥所长,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认真履责,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共建美丽宜居合作区!”日前,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首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合作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社区、村委、企业、志愿者在成立仪式上一起宣读志愿承诺书,为共同推动合作区垃圾分类工作作出表率。

5月20日至26日是全国第二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为持续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合作区围绕“践行新时尚,分类志愿行”主题,设置“分类进万家、分类体验官、分类达人说”三大板块,开展26场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社会力量参与,共招募志愿者126名,宣传覆盖3153人次,营造了浓厚垃圾分类氛围,推动垃圾分类新时尚生活方式“深入民心”。

宣传周启动仪式现场。

志愿服务队首上岗,注入共治“新动能”

自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合作区已经举行了近千场宣传活动,推动垃圾分类观念深入民心。如今,合作区整合已有的优秀志愿者资源,成立首支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旨在发挥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的独特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行列中,为营造琴澳美丽宜居环境而共同努力。

宣传周期间,这支“新鲜出炉”的志愿服务队就连续参加18场“分类进万家”入户宣传活动,他们和社区、物业党员干部,一起走进小区、村居的住户、餐饮机构、商超,派发垃圾分类投放指南等宣传资料,推广简易分类流程,引导居民自觉加入生活垃圾分类的行列中来,创造美好家园环境。

“靓姨,厨余垃圾应滤干液体,在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处破袋投放。家里过期的弃置药品应该保持原包装,投放至有害垃圾收集容器。”“饮料瓶里喝剩下的饮料要倒掉,然后把饮料瓶丢到可回收物桶里。”5月20日,合作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队长郭大为带领队员,走进横琴下村,为居民和商户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同时指引人们按照分类指引把生活垃圾投放到正确的分类收集容器内。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重在推动“全社会治理”,促进习惯养成。在郭大为看来,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非常精确了解各类垃圾的类别和处理方法,更加需要加强社会面的宣传科普。“垃圾分类非常重要,人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合作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也正积极推广宣传,让更多居民能知晓、践行,一起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郭大为说。

垃圾分类宣传周入户合影。

大小代言人齐上阵,为新时尚“呐喊”

在合作区第二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的活动现场,合作区垃圾分类小讲解员队伍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横琴子期实验小学学生郭芸熙与首都师范大学横琴伯牙小学三年级学生牛郭情一同向听众讲解她们的垃圾分类小故事。她们真诚、趣味的讲述,让台下观众深表认同和赞赏,漂亮地完成了上岗后的首次亮相,为合作区的环保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合作区垃圾分类宣传大使”、垃圾分类低碳文明理念的优秀传播者与践行者,5月24日,霍琳走进横琴书笙馆,为15名居民分享自己与垃圾分类的故事,并讲述了自己获得合作区垃圾分类大使称号的心路历程,在课程中结合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与居民进行互动,共同探讨生活中如何正确进行垃圾分类。

同时,霍琳作为合作区首支垃圾分类小讲解员队伍的培训讲师,带领2名队员走进华发中演大剧院,记录观看环保舞台剧,以及采访观众,宣传践行垃圾分类的全过程。霍琳融合创新“垃圾分类+语言艺术”的新形式,运用语言的艺术带领学生们感受垃圾分类的魅力,并让小讲解员们通过亲身宣传垃圾分类理念的实践,进一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

“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上,我们要做到小手拉大手。” 合作区垃圾分类宣传大使霍琳不仅通过小讲解员团队培养了具备环保意识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生,更是加大了对于垃圾分类理念的宣传力度,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未来,小讲解员们将积极参与线下分类志愿活动,协助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管理,指导参观者正确分类垃圾,提高整体的分类效率。

垃圾分类小讲解员与宣传大使。

多元主体“聚合力”,掀起全民分类热潮

为广泛动员社会多方力量,支持、推动垃圾分类做实做细,本届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周打造系列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

华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珠海华发体育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员工,以及澳门浸信中学、澳门镜平中学、横琴艾乐儿幼儿园等琴澳师生,分别走进合作区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实地体验黑水虻厨余处理科技,了解黑水虻如何生物转化厨余垃圾与鱼菜共生系统;琴澳亲子家庭参加在彩虹苑小区、华发广场小区举办的垃圾分类公益艺术课堂,学习一系列垃圾分类基本知识和主题艺术作品;新家园社区党员、物业、合作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员在新家园小区体验“桶边督导”,对来往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讲解;媒体代表和居民跟随小横琴网格巡查员一起去检查区内餐饮机构的垃圾分类情况,化身垃圾分类监督员共同来“找茬”;环保爱好人士听取堆肥讲师讲解有关厨余垃圾如何再利用的知识,并亲自动手体验堆肥过程,实现“变废为宝”“变废为肥”……

除此之外,“居民推文集赞活动”“居民短视频征集活动”等线上有礼活动,以及在社区、小区投放垃圾分类宣传周视频,进一步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充分调动市民大众自觉学习、践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随着垃圾分类宣传教育的深入推进,合作区内掀起了一场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热潮。不再囿于传统的宣传路径,多管齐下、多元缤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浸润心田”,让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居民都能从中找到乐趣,不仅在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甚至加入到志愿服务行列,全民参与垃圾分类氛围愈发浓厚。

澳门学校走进合作区垃圾分类科普中心。

“关键小事”谱写琴澳融合“大文章”

自合作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以检查为抓手、以宣传为契点、以交流为桥梁,积极培养琴澳居民垃圾分类习惯,持续推动垃圾分类成为大湾区低碳新时尚。

打造原创公益宣传品牌,合作区积极联动社会力量,持续举办入户宣传、特色系列活动、公益艺术课程、主题培训、社区活动等多元宣教活动。去年全年共举办上述各类活动达280场次,覆盖近4万人次,合作区垃圾分类科普中心共计接待港澳社团、企业、居民学生106场次,累计覆盖3690人。积极发挥“教育一人、带动整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应。以垃圾分类为小切口,显著提升合作区湾区互融新面貌。

未来,合作区将继续坚持以推进垃圾分类这一“关键小事”为契机,谱写琴澳融合这篇“大文章”,期望以垃圾分类架起粤港澳大湾区交融桥梁,通过多方携手,共建共享美丽宜居的合作区,为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提供有生力量。

【撰文】黄天儒 李宇航 程雨桐

【统筹】梁涵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