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深圳新闻 > 正文

深圳宝安:政治监督精准发力,发展成果可感可期


事成于风清,业兴于气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离不开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归根到底离不开政治监督的有力护航。

在深圳市纪委监委和宝安区委坚强领导下,宝安区纪委监委深刻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区七届四次党代会和七届区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做深做实做细政治监督。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创新机制路径与方式方法,以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政治监督全力护航改革攻坚与发展任务,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健全工作机制 保障政治监督精准高效

纲举目张,执本末从。今年初,宝安区纪委监委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政治监督切实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成立政治监督领导小组,分3批列出72项重点监督任务,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营商环境、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等重点改革任务,细化监督清单,推动监督工作有重点、有步骤、有实效。

“我们通过清单明责、定期盘点、动态问效,确保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宝安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称,围绕打造世界级商圈、构建“视半工备、海陆空网”产业新名片等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区纪委监委滚动制定重点监督清单,坚持可量化、可检查、可整改原则,实施动态管理、跟踪问效。

针对重大项目监督,宝安区纪委监委创新项目化监督模式,组建由“1名区纪委监委领导+1个对应派驻组+2名监督员+1名职能部门分管领导+N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构成的监督专班,开展穿透式监督,既督项目进度,又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保障落实落地。

对于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重点建设项目,宝安区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监督,建立政治监督片区协作机制,通过监督事项联商、清单联制、监督联动、问题联查、整改联督等五项机制,着力破解衔接不畅、各自为战等问题。

强化责任落实,抓好关键少数。在谈心谈话、述责述廉、政治生态分析等监督举措下,宝安区各单位“一把手”和领导班子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立行整改政策执行打折扣、政策制定脱离实际,漠视群众诉求等突出问题,切实打通政策落实“中梗阻”。宝安区以高质量政治监督护航保障高质量发展。童颜龙/摄

宝安区以高质量政治监督护航保障高质量发展。童颜龙/摄

强化队伍建设 推动监督执纪提质增效

“作为一名新入职的纪检监察干部,我有机会参加了一个专案、一轮巡察、一轮综合岗位锻炼,这种全方位历练让我快速成长。”踏上全新的工作岗位,宝安一批年轻“雏鹰”们已在“三个一”交流轮岗的学习实践中完成蝶变。

打铁必须自身硬。深化政治监督,提升监督质效,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至关重要。“我们通过系统深入推进‘三化’建设年行动,以锻造纪检监察铁军为重要抓手,选优配强监督力量,着力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质效。”宝安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欲修其身,先修其心。宝安区纪委监委坚持刀刃向内,制定《宝安区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以外”行为负面清单》,进一步规范和约束干部生活圈、社交圈、朋友圈。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注重从办案、巡察、信访等一线选拔干部,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

“既有专业知识讲解,也有具体案例剖析,一场业务沙龙学到的东西真不少。”为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宝安区纪委监委构建精准化、实战化培训体系,打造“明纪讲堂”系列业务沙龙14期,精心设计办案安全、线索研判、谈话突破等课程,累计参训干部358人次。同时,组织开展新《监察法》、职务犯罪案件证据收集审查指引等专题培训,着力提升干部监督办案能力素质。

干部能力提升与组织建设深化“双轮驱动”,让基层监督精准有力、底气更足。据了解,宝安区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将9个派驻组、6个办案室、10个街道派出组整合为5个协作片区,由委班子成员担任片区长,统一调配片区内人员力量,协同开展监督、联合查办案件。一位街道纪工委干部感触颇深:“片区协作机制让我们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既解决了基层监督力量不足的问题,又提升了监督质效。”

聚焦急难愁盼 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纪检监察工作是人心工作、群众工作。宝安区纪检监察机关把监督“探头”对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效回应群众期盼。

长期以来,多头执法、检查频繁是困扰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宝安区纪委监委着力抓好涉企执法专项监督,在全市率先出台规范异地行政执法协同联动工作指引,优化行政执法管理制度,推动涉企行政复议申请同比下降36.36%。

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产业空间租赁乱象,宝安区纪委监委推动成立整治专班,累计整治重点园区248个,有序清退“二房东”62家,惠及企业4009家,助力企业降低运行成本2.93亿元(包含水电、租金、冻租等费用)。

“现在有问题就找‘民意速办’,回应及时、处理迅速,是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在宝安,越来越多居民在使用“宝安民意速办平台”后留下好评与点赞。

海量诉求高效办结的背后,是监督力量的“全链条”护航。宝安区建立区、街两级“1+10”民诉办理效能监测点,配备专职监测员,通过“四不两直”、交叉互查等方式,实地抽查“不满意”工单,推动解决群众诉求892个,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今年以来,全区办理民诉工单31.6万件,群众满意率达99.86%。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创建校园餐监测点15个,推动学校食堂硬件条件与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开展医疗领域集中整治,推动9家区属公立医院、526项检验结果互认互通,破解重复医疗检查检验、违规收费等问题……一批群众关切的高频问题得到根本性改善,监督成效日益体现在发展成果之中。

“没想到水电价格真的降了,大热天少花挺多钱。”宝安是深圳的人口大区,城中村数量多、规模大,水电燃气收费问题关系到众多居民的日常生活。宝安区纪委监委大力推进城中村水电燃气价格治理工作,有效遏制水电燃气违规加价等问题,全区供水、供电类投诉、咨询下降30%。

接下来,宝安区纪委监委将持续深化对政治监督的规律性认识,不断创新监督路径,提升监督效能,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为奋力谱写宝安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链接】科技赋能 智慧纪检

“以前最头疼的就是处理各类数据,更新情况、对照核实往往要花费许多时间。”如今,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让宝安纪检监察干部们即使应对海量数据也能得心应手。

充分发挥新兴技术对数据监测、异常捕捉的“特长”,宝安区纪委监委上线信息数据查询系统2.0;优化数据综合分析系统,创新“一键式”自动化分析流程,推动审批时效提升40%。

特别是针对金融机构多源数据格式不统一、标准不兼容等问题,区纪委监委自研多源数据映射系统,将数据清洗平均时长由4天压缩至1天。

与此同时,宝安区纪委监委推进监察对象信息库系统建设,建立“一人一档”数字画像,覆盖六类监察对象6万余条人员信息,以更加精准详实的数字化廉政档案增强监督实效。

对于日常工作中不熟悉、不了解的问题,宝安区纪检监察干部也有了专属的“搜索引擎”,部署自研的AI智能问答系统1.0版本,为办公办案插上了“科技翅膀”。

撰文:胡百卉 蒋增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