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茂名新闻 > 正文

南方日报报道 | 茂南区金塘镇:产业聚链成群 墟村振兴提质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聚焦产业项目发力,一年多来引入12个企业项目——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实验室的种子基地“嫁入”牙象和天安两村,初收亩产达1530斤;“地企联动,产村共融”的金塘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登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榜单;甘蔗深加工项目冰糖和红糖厂的建设,瞄准年产值超3亿元目标;模具制造与硅胶手机外壳生产基地的规模化发展,让村民变工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在这背后,金塘镇党委、镇政府通过“企业服务官”机制,联动金塘商会资源,加强优质企业引入与服务,铺展开一幅产业振兴的新画卷。

2024年7月15日《南方日报》A08版专题报道。

周全服务注入温暖

墟村共绘振兴画卷

“我一来到金塘村,村支书就很热情地问我的需求,用高效、周全的服务留住企业。”茂名市豆香源食品公司负责人说,“企业建设期的帮助,实实在在帮我省了一大笔钱。”

位于茂南区金塘镇的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实验室的种子基地。

位于茂南区金塘镇的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实验室的种子基地。

若引凤凰来,先栽梧桐树。金塘镇干部为该公司的落地提供了全流程的服务。从建厂各项审批手续、工厂选址到厂房整体及配套设计,金塘镇全程有干部对接,为企业提供周全服务。该企业做厂房设计图时,镇干部联系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人员,审查设计图的合理性,让设计方案既符合企业生产需求,又满足当地的环保、安全标准。

这是金塘镇“企业服务官”制度的一个缩影,为引入、留住企业注入温暖的力量。

该镇通过组建强镇及强村公司,搭建专业的劳动力服务公司及村级劳动力服务站,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为所有行政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谋划确定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向和路径,用好熟悉镇情村情、有经商能力的本土新农人或到镇投资置业的新金塘人,构建起联农带农、共谋发展的合作平台,解决用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解决工作与家庭难以兼顾的痛点。

为了推动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就业,金塘镇“墟村共创”的活力如泉涌般迸发,展示出乡村韵味的人间烟火气象,推动了农、工、文、旅等多产业的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新动力。

墟日文化不仅滋养了夜市经济和庭院经济的蓬勃成长,更让油城墟簸箕巷的夜晚热闹非凡,商铺璀璨,摊车穿梭,人流如织。据统计,金塘镇2023年增加了经营主体320家,增加商铺292间,居民自建房有意愿改商铺80间,预计年增加商业营收50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300多个。

节假日的油城墟。

油城墟的建设还带动金塘镇铺租由每月每平方米60元提高到90元,年增加商铺租金收入近2000万元。“墟村共创”的模式不仅促进了本地品牌和产品的打造,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梦想,有效提升了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生活水平。

借助油城墟簸箕巷的人流聚集效应,金塘镇通过“墟村共创”模式,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品牌和产品。以信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辣椒酱为例,其在金塘镇种植小米椒约1万亩,同时收购区内外的辣椒,远销黑龙江、北京、湖南等地,并出口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该公司2023年累计支付辣椒收购款1.3亿元,在高峰期每天雇佣周边村民300多人进行辣椒采摘、分拣、包装等,农户每人每天可收入100多元,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双发力。

天蓝墟美的滨河路商业街。

新增项目聚链成群

地企联动产村共融

金塘镇搭乘油城墟建设的东风,盘活土地资源,深度挖掘并培育“土特产”产业。一年多时间里,金塘镇加大招商力度,新增企业项目12个,稳固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产业提质升级。

项目蓝图缓缓铺开,有聚链成群之势。目前已投产5个,8月前可投产4个,明年可投产3个,其中土特产深加工项目9个,土特产种植项目2个,劳动密集型企业1个。白鸽业已成为金塘镇的特色产业瑰宝,年产种鸽近40万对,产值突破两亿元大关。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茂名瑞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粤西地区白鸽养殖的翘楚,金塘享有“白鸽之乡”的美誉。

田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菜薯叶(蔬菜)种植基地。

如今,金塘镇已形成以水稻、罗非鱼、白鸽、蔬菜为主导的“一镇多业”鲜明产业特色,其中“产业领航者”的角色日益显著,使金塘镇成为名副其实的“种业强镇”。预计这些新兴项目将引领年产值升至10.1亿元,同时直接为超过2200人提供就业机会。

金塘镇还从三个不同层面深化“盘地引企”的新模式,实现“地企联动,产村共融”的目标,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在区级层面,争取茂南区的支持,盘活原有的废弃闲置旧厂房和国有工业用地,通过租赁方式引企聚力,比如茂名市金船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和广东茂冰食品有限公司(甘蔗深加工),均租用原国有工业土地旧厂房。

在镇村两级层面,盘活符合建设用地的原有的旧学校、旧村委会办公场所和村集体用地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土地租赁或出让模式,而是采用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合作方式。通过与企业共建产业园区、共同开发土地等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集聚发展。如福稻粮油花生深加工企业落户于金塘镇南埜村原学校旧址,丰田智慧农业(万粤食品烘干中心)大米深加工企业落户于丰田村原村委会旧址,茂名市田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南塘原村委会旧址,建设菜薯叶(蔬菜)分拣中心、冷库,并流转850亩土地种植菜薯叶。

福稻粮油花生深加工厂车间。

在自然村层面,金塘镇盘活村民闲置宅基地和盘活村中闲置土地,以商引商,打造油城墟·簸箕巷特色商业街区、毛豆种植产业、电子微型加工、豆香源食品豆制品深加工等一批乡村特色产业,如金塘村电子微型加工厂、信田农业辣椒深加工、豆香源食品豆制品深加工、阿朱家非遗特色籺、粽(扩产)等食品深加工企业,乡味食品猫屎糖、科鸿农业芥菜深加工企业等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2023年,金塘村集体收入达6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4万元,在两年内实现了村集体、村民收入“双翻番”的目标。

商会凝聚发展力量

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金塘镇凝聚乡贤力量,通过举办乡贤座谈会、定期邀请乡贤回乡参观考察等方式,让他们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形成双向交流的良好机制。同时,发挥商会桥梁纽带的作用,以商引商,建立家乡企业搭建外界合作联系,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流入,助力发展。

凭借金塘镇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和“茂名粮仓”的美誉,2023年,金塘商会吸引了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实验室种子基地落户。这一科技合作项目为金塘种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助力金塘打造独具特色的种业品牌。基地首期流转土地1000亩,试种了6个优质品种,共计200亩。今年7月上旬收割了试种的珞优9348水稻,亩产达到了1530斤,比普通的品种高出几百斤,稻谷结实率高,颗粒饱满。

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国家实验室的种子基地办公楼外景。

金塘镇还积极推动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全国首个加工型大米定制基地的万粤食品有限公司在丰田村建立3000吨特色粮仓,带动了周边约200名农民增加8000亩粮食种植面积。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丰田、塘桥、南埜等村的农业产值,还推动了连片智慧农业的发展,为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罗非鱼作为茂名“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的重要组成部分,脆肉鲷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金塘镇罗非鱼养殖水域面积约8000多亩,其中友联新农业拥有养殖水域面积达3000余亩(其中脆罗非养殖水域800亩),年产值约1.5亿元,是广东省罗非鱼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和广东省罗非鱼现代渔业示范园区项目实施主体之一,“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电商”已成为农业致富的支柱产业。友联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广东富沃食品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在南方村建罗非鱼初加工切片、预制菜等冷藏品为主的加工厂,将于7月底试机投产。

通过租赁土地,与企业共建,金塘镇盘活20世纪70年代建设的谭屋村长𡌶村旧变电站厂房用地近7亩,科鸿农业开展芥菜深加工项目,收购芥菜1300吨/年,生产酸菜500吨/年,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满足了4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的需求。

对于未来的产业发展,金塘镇表示将充分利用“百会帮百镇”和佛(茂)产业转移园发展带动金塘发展,并利用好本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契机,把优质产业引导到金塘落户,对腾出来的空间“盘地引企聚力”发挥到极致,把低效空间变成致富地,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撰文】颜志雄 通讯员 黄林明 邱秋梅 莫肖丽

【图片】黄林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