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
而且是淋一天晒一天的“湿热”天气
蚊子大军也愈发猖狂了
蚊子可不只是叮咬吸血,还在悄悄传播病毒
我们知道,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是通过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而伊蚊数量一旦多起来,则意味着一旦有外部病例传入,病毒就有可能通过媒介伊蚊快速传播,引起疫情的扩散。
每年的6-11月,是广东省登革热流行季,截至目前,全省部分地区已报告多例登革热本地病例。因此,大家一定要警惕哦。
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先看这两点!
1. 旅居史——出境旅游需警惕
如果发病前2周内,您曾经在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等正处于登革热流行地区逗留,或您居住、工作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已经有登革热发生。
2. 看症状——“三红三痛”快就医
登革热患者在发病时可出现剧烈的肌肉关节疼痛,因此又被称为“断骨热”。典型症状如下:
●发热:登革热的首发症状多为突然高热,可伴畏寒,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通常持续3~7天可降至正常。
●三红:可能出现面、颈、胸部潮红。
●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与骨关节痛,全身乏力。
●皮疹: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为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如果有相应的旅居史并且出现以上症状,则需要考虑患上登革热的可能。此时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您发病前14天的旅居史。
如何预防登革热?关键在于防蚊、灭蚊!
一、清理积水
伊蚊喜欢在家中和附近栖息,并在干净的小型水体中产卵繁衍后代。为了减少伊蚊的孳生地,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手段清除孳生场所:
1.注意清除积水,翻盆倒罐,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
2.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
3.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
4.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已种养的容器3~5天彻底换水一次,并彻底清洗水生植物的根部。
5.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本地种类食蚊鱼。
6.轮胎整齐存于室内或避雨场所,在室外用防雨布严密遮盖,户外废弃轮胎打孔,难以清除的积水轮胎,可以投放苏云金杆菌等灭蚊幼虫药物。
二、消灭成蚊
家庭
1. 家庭灭蚊首选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等。
2. 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
小区、工地、社区等集体单位
定期组织队伍喷洒药物灭杀成蚊,在不可清除积水区域投放苏云金杆菌等灭蚊幼虫药物。物业公司也可聘请专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司提供服务,特别不要遗漏地下室、下水道、楼顶等容易被忽略的区域。
三、预防叮咬
1. 居家安装防蚊纱窗纱门、挂蚊帐。
2. 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上午7时至10时,下午4时至7时)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并于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
四、境外回国,做好监测
1. 出发前:了解旅游目的地登革热的流行情况,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地区旅行。
2. 旅行期间:全程做好防蚊,若有不适及时就医。
3. 回国后:在入境后14天内主动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旅行史以及同行人员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