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正文

再现“百年同船渡”盛景,南沙东涌举行传统融合水乡婚礼


七夕良辰,星河长明,爱意缱绻。

8月10日上午,东涌街河道两旁人声鼎沸,新人们穿着传统婚服乘船缓缓驶入亲水平台,“爱在湾区,情定东涌”—2024年南沙区东涌第六届水乡集体婚礼拉开帷幕。2对金婚、银婚夫妻与来自大湾区各行各业的10对新人在乡亲游客们的见证下,郑重许下爱的誓言。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近年来,东涌镇以“绣花功夫”打造圩镇美、乡村美、田园美的东涌水乡,今年4月入选广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喜庆的水上迎亲,不仅让新人和观众领略东涌的优美风光和淳朴民风,也是南沙以城乡融合打造美丽乡村,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融入港式婚俗,弘扬文明新风

上午10时多,伴随喜庆的鞭炮锣鼓声响起,这场融合了水乡特色与传统习俗的婚礼吉时启幕,10名整装待发的新郎陆续登上龙舟,出发迎娶新娘。河面上,10条龙舟与一众花船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迎亲队伍,向河对岸的埠头驶去。

热闹的接亲仪式后,新娘身着凤冠霞帔,登上婚船,在现场人潮观礼下,与新郎共乘花船,开始幸福大巡游。先后经过安康桥、厚德桥、同心桥,新人们欣喜地向两岸群众打招呼。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10名来自香港的大妗姐与本地媒人婆用妙语连珠的吉祥话向新人送祝愿,把水乡婚俗与港式婚俗深度融合,为整个婚礼增添更多的文化碰撞。

2015年,“南沙水乡婚俗”被列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南沙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婚礼仪式上,新人们遵循水乡婚礼习俗,跨火盆、大嫂斟茶,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东涌镇水乡集体婚礼至今已延续六届,结合东涌水乡婚俗特色文化,该镇近年积极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组建婚俗改革宣传阵地、婚俗改革服务队伍,并在南涌村设立婚姻家庭辅导驿站、水乡婚俗馆、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等。

活动当日,南沙区东涌镇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揭牌使用,成为南沙区第三个户外颁证点。将为居民群众提供结婚登记颁证、纪念日颁证等各类主题活动,也成为该镇婚庆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擦亮文旅品牌,架起湾区鹊桥

作为《南沙方案》庆盛枢纽先行启动区的核心承载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户、庆盛枢纽发展提速,东涌镇推动大湾区一体化发展的势头正足。本届水乡婚礼也汇聚了一群满怀建设热忱的“新南沙人”。

一众新人中,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的卜家骅和扎根南沙工作的张瑨欣,是粤港澳大湾区交流融合的缩影。两人作为大学校友相识于广州,后共赴英国伦敦攻读硕士学位。回国后,家骅继续在香港大学读博,瑨欣则在南沙工作,开启两年的异地恋。

“平日经常往返在香港和南沙之间,在庆盛站坐高铁或者从香港坐客轮回南沙客运港,单程大概1小时,我觉得交通还是很方便的。”家骅说,目前自己学业仍在进行中,但也在寻找毕业后的就业机会,“南沙对高层次人才的扶持政策力度很大,希望未来在南沙发展定居。”

瑨欣也十分认可南沙的工作环境,作为初到南沙发展的新人,最先感受到的是南沙的开放性和给予青年人才的包容度。对于这次入选参加水乡集体婚礼,她直言非常幸运,“以前就对这样的婚礼非常好奇,终于有机会体验到了,还办得有声有色。”

同为大学校友的张金龙和张玉欣,也如期兑现爱情之约。毕业后,金龙留在广州工作,服从单位分配到南沙港地区参加货运值班工作,与玉欣分隔两地,如今修成正果,不禁感叹“今天感受到了‘百年修得同船渡’的含义!”。

溪水流长,爱意情深,这一池一船一景是南沙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更是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成果共享的缩影。

团南沙区东涌镇委书记、综合事务中心主任马斯韵介绍,聚焦文旅融合,东涌镇通过开辟水上绿道、举办水乡婚礼、发展本土传统文化等举措,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

本次活动由南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南沙区委宣传部、南沙区民政局、南沙区文广旅体局、团南沙区委、南沙区妇联指导,东涌镇党委、东涌镇政府主办,东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东涌镇纪检办、东涌镇党群服务中心(文体服务组)、东涌镇商会协办。

采写:南方+记者 吴冠霖

摄影:刘伟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