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Deepseek出圈、宇树科技登上央视带来杭州创新“现象级”爆火,引发深圳近年对于“创新”最大的反思和讨论。
深圳业内频繁讨论:深圳创新落后了么?深圳的“六小龙”呢?杭州创新能给深圳哪些启示?
节后深圳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就专题研究创新和人才工作,要求全方位各领域深层次梳理完善制度机制,力争打造最好的科技创新生态和人才发展环境。深圳市委、市政府主官讲话并提出工作要求。
在DeepSeek作为AI开源模式C端应用爆火后,需要注意的是,深圳AI产业一直在基础层、技术层和B端应用全面发力,C端应用并不突出。而在机器人产业方面,深圳目前拥有机器人相关企业5.11万家,数量是全国首位,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2024年,深圳服务机器人增长25.8%、工业机器人增长31.8%。业内认为,在机器人产业方面,深圳产业链优势相对杭州是碾压式的。
2月16日,深圳全市各区各部门正式启动DeepSeek模型应用服务,腾讯微信等也正式接入DeepSeek。早在2024年12月就出台的《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提出,深圳将部署建设“算力供给最普惠、场景应用最开放、产业生态最健全、创新创业最便捷”的AI产业发展环境,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先锋城市。
不管是哪里的中国创新成果,都可以在开放前沿的深圳进行应用市场化的创新试验。

游戏科学、DeepSeek、宇树科技…“现象级”创新的背后,都有深圳的印记。
《黑神话:悟空》制作公司——游戏科学的最大投资方为腾讯,公司核心负责人冯骥曾在腾讯担任游戏主策划。游戏科学最早也是在深圳南山注册起步,后由其杭州团队开发了这款全球爆火的中国游戏。
DeepSeek母公司幻方量化联合创始人徐进曾在华为上海研究所工作过。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则在深圳大疆工作,积累经验后回杭州创业。生产一台宇树人形机器人,背后也是一众深圳企业支撑。宇树科技供应链白皮书显示,其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很多来自汇川技术、奥比中光、兆威机电等深企。
作为创新之城,深圳的城市特质,首先是开放。
不论创新成果是否诞生于此,又或是创新企业日后发展行至何处,深圳都是前沿科技创新的开放实验场,成为创新创业者和创新技术及产品走向市场、迈向产业化前的“必经一站”。
正如知名投资人、“独角兽扑捉手”朱啸虎所说,“中国供应链太强大了,任何有硬件相关的方向都是中国的机会。任何和硬件供应链相关的,团队里都必须有中国人,必须在大湾区有团队,否则根本没有机会的。”
连Deepseek的分析都认为,深圳与杭州创新成果的分野本质上反映了两种经济模式的代际差异--深圳代表“全球化嵌入型创新”的成熟阶段,而杭州则更贴近“内源式生态型创新”的演化方向。这种差异的形成,确实与资本结构、制度环境、文化基因等底层要素密切相关。
擅长硬件制造和商业应用的深圳,立足造出全国近半数工业机器人的广东,背靠拥有AI与机电技术的双重优势的大湾区,未来AI产业从深圳出发的“技能Buff”还在叠加,更多现象级创新有望从这里惊喜“开箱”。

当DeepSeek接入上亿终端激起全民尝鲜,聚光灯效应更让人产生深圳AI在做什么的疑问。
实际上,相比于C端开源应用的Deepseek,深圳AI产业更偏向B端应用(面向企业等非个人)。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深圳AI正悄然蓄力。
《2024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显示,深圳已经形成覆盖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对DeepSeek所代表的大模型细分领域,深圳的优势集中在AI产业链的应用层。
从企业数量看,截至2023年底,深圳有19.5%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处于基础层,主要集中在大数据、物联网以及云计算领域;15.6%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处于技术层,重点聚焦在生物特征识别和计算机视觉领域;此外,64.9%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处于应用层,主要集中在公共安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领域。
华为、元戎启行稳居国内智驾的“第一梯队”,也都是深圳企业。后者就是为车企提供智能驾驶系统。随着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中国最大智驾系统也将从深圳出发。
春晚舞台,扭秧歌的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成为全场最大“显眼包”。但别忘了,来自深圳的优必选人形机器人早在2016-2021年就4次登台春晚。
在宇树科技接替上春晚的同时,优必选机器人则走进工厂,成为全球范围内进入汽车工厂实训最多的人形机器人公司,与东风柳汽、吉利汽车、比亚迪等新能源车品牌都实现了战略合作。
还有,华为盘古大模型、腾讯混元大模型、迈瑞和腾讯联合开发并发布的全球首个临床落地重症医疗大模型“启元”,国产RISC-V芯片开发龙头睿思芯科、国内DPU(即数据处理器)芯片领域唯一独角兽云豹智能、AI+3D技术领先服务商元象科技…...这些深圳企业都在各自的AI产业领域大放异彩。
AI最终要靠算力、算力归根结底要靠半导体。在与AI紧密相关的半导体产业,深圳也在加速布局。
中芯深圳建成深圳首条12英寸高端芯片制造生产线,重投天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园高效建成亚洲最大的单体碳化硅材料生产基地,方正微电子率先在国内以“VIDM”模式打通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
“深圳是全球唯一能够将智能设备制造、软硬件研发、供应链整合,多项服务聚合的城市,全产业链优势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具有无可比拟的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首任人工智能院长姚期智对深圳AI发展前景给予厚望。

DeepSeek崛起后,摆在深圳眼前的,不是 “为什么没有诞生DeepSeek”,而是 “如何与DeepSeek强强联合”。
一款国产AI应用的爆火,无疑为中国AI产业开了个好头;而若是用好这轮DeepSeek爆款的机遇,将其运用到更大的产业生态上,则会对我国全产业链创新带来更为积极的影响。
为新技术商业化赋能,恰恰是深圳最擅长的:当下,深圳的老板们,正在加班加点为传统工业产品设备插上AI大模型的“翅膀”,助力中国AI软硬件产品卖爆全球。
近期比亚迪发布的“全民智驾”战略,就是很好的印证:作为全球新能源车销售冠军的比亚迪重磅发布自研的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同时,比亚迪“璇玑架构”还将全面接入DeepSeek。“AI+新能源汽车”或进一步引领中国车企拥抱人工智能。
深圳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思谋科技研发的“小块头”AI检测一体机,可一次性进行超70种缺陷类型的自动识别,在制造业产线上发挥“大用场”; 加推科技推出的AI名片“SOON”, 能翻译130多个国家的语言,并借助AI引擎实现跨应用翻译,有效打消了出国做生意时的语言焦虑……
当下,研发AI录音笔、AI耳机、AI扫地机的公司正齐聚深圳,加速接入DeepSeek,迎上AI风口,人工智能正在赋能深圳的千行百业,提升企业的源头创新能力。
作为我国的“工业第一城”,AI对于深圳产业自身的重塑和建构,将引发产业链的“蝴蝶效应”,从而赋能中国全产业链创新。
正在打造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全场景应用先锋城市的深圳,也把整个城市作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的策源地、孵化器。
春节开工首日,龙岗区就成为广东省“第一个吃螃蟹”接入Deepseek的政府部门。龙岗区不仅在企业服务小程序里接入DeepSeek AI助手功能,还在全区两万多名公职人员办公的后台系统里也接入了DeepSeek;福田区则启用70名基于DeepSeek开发的“AI数智员工”, 满足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240个业务场景使用。
从政府服务,到辅助审判,再到交通运输,深圳以真金白银押注AI场景全域应用,一方面让更多人享受到AI工具带来的高效便捷,另一方面亦在为企业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就表示,希望通过应用牵引,帮助深圳人工智能企业找到更好的场景落地。
2月新春召开的深圳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要把整个城市作为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
创新的发生无论远近,都是创新之城深圳的春天。
统筹:曲广宁
采写:南方+记者 刘越亚 徐烜和 李荣华
摄影:南方+记者 朱洪波(部分图源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