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汕尾新闻 > 正文

陆丰上半年工业数据出炉,工业投资同比增长逾30%


今年上半年,陆丰规上工业增加值累计9.23亿元,同比增长2.1%;工业投资累计53.24亿元,同比增长31.5%。陆丰坚持新老并举强产业,以稳链补链强链延链为重点,做大做强海洋装备、能源、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持续巩固工业投资增长势头,牢牢把握制造业这一经济命脉,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理念,为陆丰经济提质增效开创新局面。

碣石海工基地、海港。

碣石海工基地、海港。

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产业落地,多头共进,陆丰有何优势,又是如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以来,陆丰市坚持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发展壮大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力争集群规模突破180亿元;锻长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完善“芯—屏—端”全产业链;统筹“风光水火核储”全业态综合能源体系建设,打造全国清洁电力能源高地;推动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化农业等产业跃增发展,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引擎;全面打造“海洋牧场+渔港经济+预制菜”产业体系。陆丰正在奋力打造粤东蓝色崛起示范区,以实际行动全面推进制造业在这片热土开花结果。

笔者从陆丰市科工信局了解到,陆丰以调区扩园为抓手,持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由于当前东海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有限,今年以来,陆丰以东海经开区调区为突破口,通过将汕尾(陆丰)临港分园和五金配件分园进行区位调整,纳入省级产业平台管理范围内,从而形成以东海经济开发区为核心进行辐射带动,整合产业平台和产业发展带,形成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之间互补发展的园区发展格局。

碣石海工基地生产的风扇叶片已经装车正待运输。

碣石海工基地生产的风扇叶片已经装车正待运输。

其次,陆丰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硬环境。加快推进陆丰东海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二期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陆丰市碣石海工基地(二期)项目、陆丰电镀万洋众创城等产业平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进度,产业平台标准厂房、道路及其配套给水、雨污管网建设等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设之中,系列基建和配套设施建设将为企业及其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为产业高质量聚集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陆丰还不断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充分抓住深圳罗湖对口协作帮扶机遇,加快与深圳罗湖共建陆丰-罗湖创新岛“反向飞地”,统筹资源支持深圳大学、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与红海湾实验室在碣石镇海工基地联合共建创新基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应用。目前,陆丰市易联传媒、集承安防等企业申报第一批市级企业研发中心,永盛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第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共建创新基地相关申报材料已上报汕尾市职能部门审核。

陆丰碣石内洋渔光互补项目。受访者供图

陆丰碣石内洋渔光互补项目。受访者供图

海洋装备集群规模初现

一间间宽敞大气的厂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生产车间整齐排列在陆丰碣石这座海边小镇,这里就是汕尾(陆丰)临港产业园重点项目的所在地。2023年,该园区总生产产值为133.5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08.96亿元,今年随着更多项目的洽谈、落地,园区工业生产总值有望再次实现突破。

中电建办公大楼。

中电建办公大楼。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碣石的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海洋工程基地工业园区,该园区位于陆丰核电进场道路东南侧,是汕尾市“融湾强带”重点项目。目前,海工基地一期已建设完毕,已有明阳智能、南海海缆等多个风机组件生产厂商以及中广核投建的码头等项目落地。

据了解,该产业园是以陆丰核电和海上风电场两个千亿级投资项目为依托、以临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核心,园区总体规划面积9.8平方公里,分多期实施建设。其中,一期主要发展风电整机、叶片、塔筒、升压站、桩基制造、风电零部件产业;二期规划招引风电零部件产业、输变电装备等产业,目前二期工程已经有几家材料厂有意向进驻海工基地工业园区;三期则继续以海上风电产业链补链为主,同步开展风电产业孵化器,重点引进氢能制造产业链、储能制造产业链、港口物流链、海上风电施工与运维等相关企业,不断完善“万亩千亿”新能源产业大平台,打造广东省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

临港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汕尾丰富的海域资源和工业基础,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形成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服务于汕尾海域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和运维,辐射至整个粤东地区。

今年5月,中电建核电(陆丰)装备有限公司完成建设并正式开始试运营。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已经收获了来自江西等地的多个项目订单,目前正在加紧生产18套风机塔筒,将于8月底交付。

中电建核电(陆丰)装备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占地约286亩,厂房总面积59592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是一个以海工装备为主,核电钢结构、火电钢结构、装配式钢结构、市政桥梁钢结构及其他钢结构产品为辅的生产型制造基地,年产能约20万吨,其中海工装备17万吨、钢结构3万吨。其产品可供应海上及陆上风电项目、核电、火电等装配式钢结构项目,同时将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扩大投资规模。

风筒、海桩、导管架,海上、陆上风电所需要的组件都可以在中电建核电(陆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进行制作组装,并通过港口直接发运。据悉,该基地最大可加工每件重约3000吨的海桩,同时还采用了先进全流程生产管理信息系统,旨在打造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海工装备智造基地。

明阳智慧生产的风机配件。

明阳智慧生产的风机配件。

“目前,该基地可生产最大直径13米以下、单节长度50米以下、单重400吨以下的陆、海塔筒,以及最大直径13米以下、合龙后单重2500—3000吨的单桩。”中电建相关负责人介绍。

中电建生产园区采用了先进的MES钢结构管理系统,从项目投标、原材采购、物资仓储、排产计划、生产施工、质量管控、成品发运等环节进行数字化管理,工序实现全流程、多维度、可视化分析。可根据各项目的计划工期、实际产出、设备效能、人工投入等实时预警,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决策效率,确保项目履约优质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中电建还通过生产经营信息决策系统、项目工程数字化全模型管理系统、生产制造集成智能化系统、工程物料优化及管控系统、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数字孪生六大系统,以及车间网络、视频监控、中央控制室等基础设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中电建相关负责人表示,生产基地落户陆丰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海边,且有货运海洋工程专用码头,可以为产品运输提供便利。该港口是项目正常运营后的必要依托,至关重要。港口有专为大吨位构件装运设置的跨度62米、起升高度60米的2000吨龙门吊,可以将产品直接装船。此外,落户陆丰还对公司布局东南亚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另一个原因是目前整个海工基地已逐渐成熟,可以满足海上、陆上风电等多种装备制造的多步流程,极大节约了企业因产业链不完整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等问题。

中电建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对钢板进行卷曲操作。

中电建厂房内,工作人员正在对钢板进行卷曲操作。

一线亮点

打造多业态综合能源体系

陆丰拥有192公里海岸线和1687.7平方公里的陆地,广袤的土地、优良的港口、多样的地形以及丰富的风能、光照条件,使陆丰成为了能源企业安家落户的不二选项。

在陆丰金厢、陂洋等地的山上,一个个高大的风机遥遥矗立;在碣石、湖东,中广核陆丰核电项目(下称“陆丰核电”)和甲湖湾电厂3、4号机组扩建项目建设正酣。近年来,陆丰致力于打造清洁电力能源新高地,大力发展“风光水火核储”全业态综合能源体系,其中陆丰碣石就有其中的光、核两种电力能源体系。

核电项目

喜报频传取得阶段性进展

今年上半年,陆丰核电取得了两项阶段性进展,分别为陆丰核电5号机组核岛SG隔间钢板混凝土结构模块吊装就位和陆丰核电6号机组核电版“造楼机”第一次完成整体自爬升。这两项的阶段性进展标志着陆丰核电这一粤东地区首个核电项目朝着建成投产又迈进了一大步。

SG间隔模块是反应堆厂房中蒸汽发生器(英文简称SG)房间的内部结构,整个模块呈“u字形”,由钢板、预埋件及钢结构组成。为将陆丰核电项目打造成为华龙一号建设标杆,项目管理大团队始终坚持创新,采用先进建造技术、施工逻辑优化、数字化转型和微创小改,为项目建设赋能。

项目团队不断吸取和借鉴同行项目的经验,秉持“应模尽模、未模创模”的理念,统筹推进5号机组内部结构SG隔间由钢板混凝土模块化施工技术替代原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厂外集约化车间预制分块加工,然后运送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最后一次性整体吊装就位,减少相对繁琐、交叉、危险作业,改善作业环境,实现平行施工。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精度和施工质量,使内部结构主关键路径工期优化约20天。

与此同时,陆丰核电6号机组项目使用的核电版“造楼机”——“华龙一号”核岛施工集成平台实现整体自爬升,表示这项基于为高难度建筑提供施工平台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被首次运用到核电工程领域,标志着我国核电工程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接下来,陆丰核电将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深入践行“严慎细实”工作作风,大力弘扬陆核精神,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奋力推进华龙一号实现“一台比一台好”目标。

渔光互补

传统养殖与新能源产业碰出新火花

在碣石镇内洋村,中广核陆丰内洋光伏三期110兆瓦项目在加快建设中。据了解,中广核陆丰内洋光伏项目为中广核在粤第一个大型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规划装机350兆瓦,共分三期建设,是目前粤东地区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的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目前一期120兆瓦项目、二期120兆瓦项目已投产。

光伏发电的优点是清洁环保,且结构相对简单,容易控制。“渔光互补”是将传统渔业养殖与新能源光伏发电融合发展,利用鱼塘上方闲置空间架设光伏板,既可以发电,也可以利用光伏板遮光降温,抑制藻类繁殖,进而提高水产养殖产量,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作为清洁能源与水产养殖的跨界融合,“渔光互补”在探索国土空间高效利用的同时,可实现“渔、电、环保”三方面的价值提升。

目前,中广核陆丰内洋光伏项目一期、二期项目年发电量为2.8亿千瓦时,每年可等效节约标煤约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8万吨。

此外,中广核陆丰内洋光伏项目在开发建设的同时,还积极落实汕尾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建成了中广核在汕尾地区第一条新能源体验道路——“丰光路”。道路全长3.6公里,配套建设道路照明和两侧绿化设施,并且修建了白鹭文化广场和光伏基地体验观景台。同时,在道路两侧设立党建宣传栏,积极宣传党建知识和新能源科普内容,为当地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展现了央地共建的良好形象。

储能产业

新能源企业发展前景广阔

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拉开价格战大幕,各家车企抢占市场的背后,是汽车电池生产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和原材料价格的上下浮动。储能产业以及产业链条虽然相较于其他能源产业尚未成熟,但仍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目前,陆丰就有3家从事新能源领域的企业,分别为陆丰市比德能源有限公司、陆丰市威海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和路华电子公司。3家公司都活跃在新能源、锂电池等高新科技领域,其中比德能源更与国内某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达成生产车用电池长期合作,公司的生产车间从春节开始就没停过,订单排期也排满了一整年。

比德能源车间中一排排智能机器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产品。

比德能源车间中一排排智能机器正在开足马力生产产品。

陆丰地处珠三角大湾区产业辐射第一圈层,近水楼台先得月。陆丰企业积极承接珠三角、大湾区产业转移,利用自身土地、资源、政策等优势,将新能源产业牢牢留在陆丰,打造“风光水火核储”综合能源体系。陆丰将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处理好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全局与局部、能源开发和节约利用等关系,着力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着力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深化能源改革创新,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文/图】李冠宇(除署名外)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