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上午,“李泉龙律师老班长工作室”在江门市退伍军人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一公益法律服务平台将聚焦江门市退役军人及军属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专业力量守护战友权益,成为全市退役军人法治保障的“新家园”。
工作室创始人李泉龙是一名退役军人,曾荣立6次三等功,退役后转型为一名专业律师,常年担任消防、政府相关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退役后,他始终牵挂战友们的法律困境——政策落地难、权益保障弱、身份认同模糊等问题使许多退役军人“求助无门”。
为此,由江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牵头,“李泉龙律师老班长工作室”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挂牌成立,以“老班长”身份搭建起“连心桥”,为战友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多元化服务,并为有意投身军旅的青年提供一对一咨询。
李泉龙接受聘书。
工作室提出“哨兵岗”“工兵连”“通信兵”三大服务机制。作为“哨兵岗”,工作室将24小时倾听诉求,直面军龄折算、安置待遇等“揪心事”,确保“哨音一响,老班长必到”;“工兵连”则聚焦涉军矛盾,以法律和政策为工具疏通堵点,让调解书“带着法治温度”;“通信兵”致力于将专业法规转化为“老兵听得懂的大白话”,同时将基层声音反馈至政策制定端,实现双向沟通。
提及创建法律工作室起因,李泉龙说,此前一位因工伤致残的老兵在他的帮助下胜诉,含泪感慨:“不是你的帮忙,我真不知道怎么活下去。”这句话让李泉龙更加坚定信念——工作室守护的不仅是案件公平,更是退役军人对“光荣永不褪色”的诠释。
江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工作室的成立是江门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是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从情怀到机制,这里凝聚着党和政府对退役军人的庄严承诺。”
工作室不仅是法律服务的阵地,更承载着退役军人群体的信任与期盼。“无论遇到任何困难,这里没有‘求助者’,只有‘自家兄弟’。”李泉龙说。
撰文/摄影:周柳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