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全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
日前,“绿美广东竞风华”江门赛区海选活动举行。全市七个县(市、区)第一林长或林长齐聚一堂,同台比拼,亮家底晒成绩、谈思路谋发展,充分展示江门各地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
本期《南方日报·江门观察》关注推进绿美江门生态建设的现场,解读“含绿量”更高、“含碳量”更低、“含金量”更足的绿美侨乡。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1版
江门大道|绿美侨乡的三重变化
以绿兴城,城因绿美。
日前,“绿美广东竞风华”江门赛区海选活动举行。全市七个县(市、区)第一林长或林长齐聚一堂,同台比拼,亮家底晒成绩、谈思路谋发展,充分展示江门各地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效。由此,江门推进生态建设的努力得到了集中展示,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含绿量”更高、“含碳量”更低、“含金量”更足的绿美侨乡。
广东省委部署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目标就是“美起来”。随着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向纵深推进,全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拥有粤港澳大湾区优良生态禀赋的江门,奋力建设绿美侨乡,既是夯实生态屏障的责任担当,更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需要。详情>>
江门积极探索“林长+”创新机制,多部门携手守护绿美侨乡
今年的中秋国庆假期,梁卫民过得一点也不轻松。自打成为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警长后,这位那吉镇派出所所长肩上的担子重了不少——警务前移到林区,联合基层林长巡查巡护,做好森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森林防火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森林警长”是恩平市探索“林长+”协作机制的创新举措。自2021年底全面推行林长制以来,江门市林长办及各县(市、区)林长办纷纷开展探索,因地制宜建立多部门共建共管协作机制,创新推出了“科技林长”“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林长+河长”“新会林小青”等举措,以林长制为指挥棒,聚众人之力,打通森林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实现长效管“绿”。详情>>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2版
调研|江门摩托车又回来了
今年秋季广交会的入口,“C位”毫无悬念还是摩托车。在“江门制造”特装展区,不少客商围着一字排开的摩托车留影合照,询盘问价。摩托车出海备受追捧,而国内对另一类二轮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讨论也甚嚣尘上。20年前,全城热议要限行的还是摩托车。
21世纪初,广东在全国三大摩托车板块中一度跃升为“老大”。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广东板块以455.82万辆的年产量首度超越重庆,排名第一。而在广东板块,作为全国摩托车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地级市,江门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然而,就在广东板块问鼎全国的同一时期,全国数座城市陆续施行“限摩”“禁摩”。加上近年燃油车、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抢占市场,疫后国内外需求收缩,2022年全国摩托车产销量同比出现下降,趋势延续至今年。
难得的是,去年江门摩托车重点企业继续保持较好增长势头,产业链实现总产值255.74亿元、增长2.6%,实现增加值40.51亿元、增长1.4%。今年前8月,江门摩托车产业链增加值同比增18.9%,发展势头逆势而进。
坚持制造业当家,江门摩托车厂里,正在经历一场怎样的产业变革?作为全国第一个被授予“中国摩托车产业示范基地”的城市,江门如何挺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脊梁,重振摩托车产业雄风?详情>>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3版
“会”见|新会:统分结合,牵引区域一体发展
当前,广东各地正处于奋力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时期。
10月12日,圭峰会城一体发展区片区集中揭牌。北部片办公点内,设置综合协调专班、城市提质专班、基层治理及社会服务专班,党委会议制度、人员管理制度、片区工作目标任务、工作清单等均“挂图作战”,工作人员全部就位。
时间回拨到今年年初,《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定》印发。作为江门的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标杆,新会迅速行动、主动作为,大力实施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力争把县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详情>>
鹤山写好“四篇文章”,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今年以来,鹤山市深入推进江门“人才倍增”工程和“鹤才计划”六大行动,全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做优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四篇文章,为鹤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详情>>
《南方日报·江门观察》AⅡ04版
跨界调解室成立3个月,江海、古镇照明行业民事案件下降超四成
中山古镇镇作为灯具照明之都,占据了国内七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江门江海区外海街道毗邻古镇镇,承接其照明产业外溢,集聚近6000家照明企业。随着两地照明行业蓬勃发展,相应的纠纷也逐之增多。
近年来,为推进照明电器行业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江海法院通过案件审判执行精准“把脉”社会治理问题,主动延伸司法审判职能,在“抓前端、治未病”上积极作为,牵头辖区司法所、照明电器行业协会与邻市中山古镇法庭、古镇司法所、中山照明电器行业协会共建跨界照明电器行业纠纷联合调解室。详情>>
“侨”见家乡灯火明,一位江门电力侨眷的桑梓情怀
在江门市新会区,有着这样一位侨眷。父母、亲戚侨居海外二十余年,而他却始终坚守在国内的电力基层一线,当好电力线路的“守护者”和海外乡亲的“家里人”。他就是南方电网广东江门新会供电局配电运维中心中压运维四班班长梁达强。
1979年,梁达强出生在新会沙堆镇,是土生土长的新会人。工作时,他总是背着一只蓝挎包到处“溜达”,检查村头的变压器、维护电力线路……18岁到44岁,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到目光如炬的青年,再到年富力强的壮年,在新会这片热土上,梁达强奋斗了26年。
侨眷、共产党员、退伍军人、电力工人……梁达强拥有多重的身份。而特殊的人生经历,也铸就了梁达强深厚的爱党爱国爱乡情怀。就在不久前,他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详情>>
【整理】梁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