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江门三所技工院校毕业生留江就业比例超90%


为推动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促进好就业、就好业,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足江门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培训+就业”全过程服务体系,以推动技工院校“扩容提质”为基础,以“三项工程”为重要抓手,并轨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不断创新园区技校项目,全力提高技能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度。

截至目前,江门人社系统三所技工院校90%以上专业对接匹配江门市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毕业生留在江门就业比例超过90%,源源不断为江门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立足产业基础

构建契合发展的新时代技工教育

记者从江门三所技工院校获悉,目前院校根据产业基础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不断推进技工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

今年以来,江门市技师学院建设智能制造、智慧交通2个高水平特色专业群,新会技师学院新增开设健康服务与管理(高级)专业。三所技工院校90%以上专业对接江门市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与218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与80多家次企业签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协议,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强化国际化合作特色办学。技工院校重点引进德国“双元制”办学模式,江门市技师学院成立“中德诺浩汽车学院”,累计招收国际合作班学生达915人,与德国莱茵TÜV集团(技术监督协会)合作共建全国职业技工院校首家“焊接培训考试中心”、华南地区首家“机器人培训考试中心”,与广州造船厂技工学校共同推进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认证工作,学院成为江门地区首个拥有“中国船级社CCS证书”培训认证资质的院校。2023年以来,培养国际认证高技能人才108人,获德国认证汽车维修证书100张。

此外,院校以赛促学助力巩固教学成果。各院校积极参加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获得铜牌、优胜奖各一个,继全市2023年实现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牌“零”的突破后“二度破冰”。

耦合产业发展

促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深度融合

创新升级“园区技校”项目,为园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培养套餐。2022年实施“园区技校”项目以来,江门整合全市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等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对接大型产业集聚区3大组团12个产业园区、重点企业,为217家次企业设计262个技能人才培养解决方案,服务2023家次重点企业,提供“菜单式”培训1.4万人次。“园区技校”+“数字云端”线上培训课程,线上培训12.2万人次。对接产业链重点企业技术瓶颈难题,解决38个项目,获得国家专利32项。

在探索“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方面,江门深入全市职业院校、技工院校、10条产业链45个重点企业等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企业政策宣讲推介,推进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链主,以真实岗位、真实标准为引领,政、企、校共商共建共享的技能生态新机制。已向省推荐广东海信电子有限公司、海目星(江门)激光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申报广东省“产教评”产业技能生态链链主培育单位。

为打造“敬业江门”培训品牌,江门开设技能训练、公共服务、企业管理等三大类技能培训公益课程。2023年以来,累计为 957家次企业、机构培训技能人才1756人次。

紧跟市场导向

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制

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覆盖面。江门统筹推进企业、技工院校、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实施技能人才评价,加大院校尤其是职业院校的评价力度,鼓励“技能证书+毕业证书”双证毕业。

江澳一试两证。

截至2024年5月底,全市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用人单位176家、院校18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9家,全市共设置41个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考点。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6844人次,新增高级工以上2727人次。

同时,江门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模式。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创新实施“技能竞赛+自主评价”技能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共举办了49个竞赛项目,全年参加比赛人数达1772人次,获证333人次。

南方+记者 张泳渝

通讯员 江仁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