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江门新闻 > 正文

江门这个基地成绩斐然,3名女将巴黎残奥会斩获3金3银


在第17届残奥会上,江门籍残奥运动员、广东省残疾人体育集训江门基地(以下简称“江门基地”)总教练熊桂艳,带领队员黄文娟(东莞)和潘嘉敏(佛山)一起出征巴黎。三位女将在乒乓球赛场上披荆斩棘,共收获3金3银。其中,熊桂艳夺得2银,黄文娟摘取2金,潘嘉敏喜获1金1银。江门基地运动员的出色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

熊桂艳获乒乓球女子单打WS9级项目银牌。图源:新华社

黄文娟获乒乓球女子单打WS8级项目金牌。图源:新华社

嘉敏(左一)获乒乓球女子双打WD10级项目金牌。图源:新华社

残疾人运动员如何从基层走向国内、国际体育比赛?让我们一起来探秘他们与训练基地的故事……

“Pingpang! Pingpang!” 这里虽听不到说话声,却整场都充斥着乒乓球的声音。时而是球拍击球急促的噼啪声,时而又是乒球落地缓慢的滴答响。运动员们飞速挥动手臂,快、准、狠地将一个个高速飞来的小球击退。这里,就是残奥奖牌梦开启的地方——广东省残疾人体育集训江门基地。

各方联动,凝聚合力建基地

2018年4月,广东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正式落户江门,成为省、市、区三级残疾人乒乓球训练基地。基地总教练熊桂艳致力于在广东各地物色和选拔有运动天赋的残疾孩子,并对他们进行精心培养,为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乒乓球后备人才。为更好地满足和对接省队、国家队的训练和备战需求,江门市整合资源,严格管理,为基地参训运动员提供更优质和有效的保障。

江门基地不断争取支持,整合上级资金及本级财政投入,确保基地设施建设和运营经费。基地成立以来,承担了广东省残疾人乒乓球队常年训练工作,备战省残运会和全国残运会、亚残运会、残奥会等一系列比赛。从2018年到至今,已为省乒乓球队培训28名队员,培养3名国家队队员。

“我与世界冠军打乒乓球”特奥日主题体验活动。江门市残联提供

“我与世界冠军打乒乓球”特奥日主题体验活动。江门市残联提供

在省残联的指导下,江门基地结合实际完善训练管理、生活制度、后勤保障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有效保障运动员的训练和生活,确保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让他们既能专注训练、追逐梦想、展现风采,又能培养和提升队员的自律性和责任感,营造安全、有序训练和生活环境及团结奋进的集体氛围。

江门市残联还通过“社工+康复师+健身指导员”模式,在江门市康复医院、社工机构及高校志愿者的支持下,为残疾人建立体育健身档案,以基地为依托,常年为残疾人提供体育运动、康复健身场地,鼓励残疾儿童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康复,更好地融入社会。

科学训练,因材施教促成长

江门基地成立后,打破了以往广东省只有一人参加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项目的历史。在此前的东京残奥会上,3位广东选手获得了1金3银1铜的佳绩,其中2位江门基地运动员获得2银1铜。在杭州亚残运会上,3名江门基地运动员共获得4金2银2铜。

“目前在江门基地训练的广东选手有14名,其中江门籍选手有6名。”江门基地副教练吕鸣介绍。吕鸣是熊桂艳的得力搭档,对基地每一位运动员的情况都非常熟悉。熊桂艳经常与他一起,研究并制定科学且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不断提升队员们的技术水平。此次巴黎残奥会上,黄文娟和潘嘉敏的出色发挥,离不开教练们的悉心指导。

“潘嘉敏早在2017年底来到江门训练,熊教练对这位爱徒悉心培养已近七年,小潘平常训练非常刻苦,我们也加强对进行她高强度技能训练,主要训练身体控制和‘打落点’之间的协调,在比赛时能防能攻,这是非常实用的技巧。”吕鸣说道。

教练团队还非常注重心理疏导,帮助潘嘉敏克服紧张情绪。在本次巴黎残奥会女子双打赛后,潘嘉敏在采访中说道:“在比赛时,我们并未想着输赢,而是想要拼好每一个球,不留遗憾。”对于第二次参加残奥会的潘嘉敏来说,这枚金牌象征着她的成长。

基地运动员们的训练日常。江门市残联提供

基地运动员们的训练日常。江门市残联提供

集训期间,江门基地每周都会安排一次“大循环”模拟比赛,每个运动员都尽可能和不同等级的队员交手,教练们则根据比赛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赛后分析和指导,进而提高队员们的比赛应变能力和技术水平。

吕鸣回忆道:“黄文娟和潘嘉敏的基本功非常扎实,但在处理球的细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教练团队为此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涵盖了从体能训练到技术细化,再到心理素质提升的各个方面,做到了一人一策。残疾人乒乓球项目分为不同等级,作为教练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每一名队员的特点,以最大程度激发他们的潜力。”

黄文娟因单腿的不便在比赛中的走位受到限制,教练团队则模拟对手,专门与她进行右手短球、小三角走位等高难度动作的训练,以提高她在赛场上的灵敏度。在本次巴黎残奥会上,黄文娟的表现比以往更加出色。在女子双打决赛中,她连续击退德国选手,率先为中国乒乓球队斩获首金。

初心不改,她们是我的榜样

基地是运动员们第二个家。

小余是个积极乐观的大男孩,他心无旁骛,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乒乓球训练中,每天坚持到基地训练。被问到是什么让他每天风雨无阻地来训练时,他大声回答:“因为热爱!”正是因为对乒乓球的热爱,他向往更高更广的世界舞台。

小陈能灵活转动轮椅,快速移动位置,准确地击出每一球。她12岁就来到江门基地训练,不到3年就成为全省冠军,“刚到队里时,我很不适应,经常会哭,无法进入正常的训练状态。熊教练像妈妈一样,帮助我快速走上轨道。熊教练、黄文娟、潘嘉敏也是我梦想道路上的榜样。”小陈经常主动加练,为了接住角度刁钻的来球,训练中不时摔倒仍然咬牙坚持,她希望明年能代表广东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残运会比赛。

在吕鸣眼中,来到基地的运动员都是好苗子。“他们训练十分认真刻苦,善于总结和思考,并且会与身边的优秀运动员进行对比,找到自身的不足。这一点非常重要,只有看到差距,才能通过加强训练来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成绩。”

队员们在被问到是否观看了熊教练和两位师姐的比赛时,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吕教练激动地抢答:“有!中国和法国有6小时的时差,比赛大多在凌晨进行,他们就偷偷拿着手机躲在被窝里,不睡觉也要看!”

基地运动员开展对外交流赛。江门市残联提供

基地运动员开展对外交流赛。江门市残联提供

除了每日封闭训练,每周三,基地的运动员们都会集体到东湖公园进行体能训练,联系附近的球馆打交流赛,跟高水平对手进行切磋、分享经验、提升技术。此外,江门市、蓬江区两级残联以基地为平台,举办“我与世界冠军打乒乓球”特奥日主题体验活动及残疾青少年乒乓球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挖掘培养更多残疾人乒乓球运动员苗子。

江门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基地目前正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2025年全国残特奥会和2026年全省残运会,希望这班对乒乓球有着特殊热爱的运动员们能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南方+记者 梁洁   通讯员 黄演琳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