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中山新闻 > 正文

深读|“法院+商会”,中山搭建商事解纷“快车道”


调解室里,法官高锡恒坐在商会调解室的电脑屏幕前,通过视频与身在异地的原告、被告双方线上沟通,快速高效地完成了三宗商事纠纷案件的调解。

这是近日发生在中山市南头镇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内的一幕。在同一栋办公楼里,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下称“中山二院”)南头商事巡回法庭与南头镇商会的调解室仅一墙之隔,法院和商会协同建立诉调衔接机制,将诉讼、调解两种不同的手段结合起来,妥善地将商事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中山二院法官、南头商会调解员正在线上调解案件。

南头镇是中山市经济强镇、家电工业重镇,现有各类企业6000多家。伴随活跃的区域经济出现的,是频发的商事纠纷。2013年,南头镇商会与中山二院共建诉调对接工作站,整合法院和镇商会的专业资源,探索便捷、灵活、经济、高效的商事矛盾纠纷调解新方式,指导商会开展“商事纠纷商人调”,通过司法途径赋予非诉讼调解结果司法效力,打造了“法院+商会”诉调对接新模式,将涉企矛盾纠纷高效妥善化解在厂企“门口”。

近年来,商事调解的“南头经验”已经四获全国性表彰,入选全国工商联与最高人民法院沟通联系机制典型案例。

“娘家人”为企业开办“说理堂”

“调解结果不具有司法强制力,调解工作往往是白忙活一场。现场调解得很顺利,双方一走出大门,就翻脸不认了。”中山市泰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梁会华,2011年当选南头镇工商联(商会)主席(会长)并任职至今。回忆起多年前参与调解涉企纠纷的场景,他依然印象深刻。

南头是中山面积最小的镇,镇域面积虽小,但民营经济发达,企业数量众多。梁会华介绍,2010年前后,南头镇民营经济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商事矛盾纠纷数量也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多了起来。

“有些矛盾纠纷虽小,但是处理不好,可能最终得到的就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很多矛盾双方是有着良好合作基础的上下游企业,官司打到最后,合作也破裂了。”既是企业管理者,又是商会的掌舵者,梁会华时常换位思考。他希望商会能够发挥组织、资源等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这一共性难题。

商会是企业的“娘家人”,天然容易获得企业的信任感,在调解矛盾纠纷方面也具有接近性的优势。2011年起,梁会华开始探索在镇商会内建立一个调解工作组织,打造一个“说理堂”,为企业化解矛盾纠纷。但起初,效果并不理想。商会主导推动的调解工作成果缺乏司法效力,“口头之约”脆弱易碎,让调解工作陷入反复、低效的困境。

2013年,在南头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山二院、南头镇商会共建的诉调对接工作站正式成立。以工作站为平台,法院加强对商会的专业指导,提升商会组织开展调解工作的能力,共同探索商事领域矛盾纠纷的新型化解方式,“法院+商会”的诉调衔接机制由此逐步成型。

工作站邀请黄圃法庭、黄圃检察室、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为工作站成员,有效整合各类纠纷调处资源,形成调解合力。为提升调解的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工作站聘请具有工伤认定资格审查和调解业务经验的人员担任调解员,并与镇司法所加强工作对接,大大提高了调解工作质效。

诉调对接的关键在于实现“效力对接”。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工作站会立即提交法院做好司法确认工作,以法律文书的形式将调解成果固定下来;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工作站则提供相关建议,引导当事人依法开展文明诉讼。

通过这样的机制,商事诉讼和调解工作实现了高效衔接,形成了化解商事矛盾纠纷的完整机制。

如今,在南头商会的调解工作室,调解人员、矛盾双方通过远程视频即可实现多方连线,不到现场就能“面对面”化解纠纷,让企业感受到了更多便利。

“半个小时时间,就像开了一个视频会,困扰我们很久的纠纷就解决了,真的非常省时省心。”一位刚刚通过线上调解化解纠纷的企业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巡回法庭开到工厂“门口”

日前,南头商事巡回法庭刚刚成功调解了一宗标的金额达百万元的借款合同纠纷。原被告双方都是在南头镇经营小企业的企业主,同时也是多年好友。被告梁先生因为经营不善,资金紧张无法按期偿还借款,被张先生告上法庭。

“你们本来是多年好友,没有解不了的‘结’。被告你在最困难的时候,原告毫不犹豫地借了100万元给你。如约还款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你作为朋友的承诺。”在法庭上,陈鸿锐法官释法说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为调解工作寻找突破口。

“我也知道拖欠不对,但是我真的很难!现在我很难筹集那么多钱!”梁先生解释,自己绝非恶意不还款,而且已经在想方设法筹钱,只是需要点时间。

“我给你多一些时间,你分期还我怎么样?”张先生表示,也理解朋友的难处,只要能积极偿还,愿意给多几个月的时间。

经过陈鸿锐几个来回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了统一的调解意见,握手言和,顺利签署调解协议并完成了司法确认。

商事纠纷纷繁复杂,总有一些难解的“疙瘩”,人民法庭就成为化解矛盾纠纷的一道重要防线。

中山是“市直管镇”的“直筒子市”,市级下辖15个镇、8个街道,市域内还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即中山火炬高新区和1个经济协作区即翠亨新区。与特殊行政架构相对应,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中山中院”)下辖市第一人民法院、市第二人民法院,2个基层法院下设7个中心法庭。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黄圃法庭(下称“黄圃法庭”)就是中山7个中心法庭之一,管辖黄圃、南头、三角三个镇的一审民商事案件。

去年以来,中山法院掀起了高标准争创“枫桥式人民法庭”的热潮,坦洲、火炬开发区、黄圃3个中心法庭成为第一批重点培育对象。黄圃法庭针对中山西北部片区制造业集中、商事矛盾多发特点,不断创新优化与南头镇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服务,着手设立商事巡回法庭,将涉企矛盾纠纷高效妥善化解在“工厂大门口”。

2023年6月,中山二院南头商事巡回法庭正式揭牌,落户在南头镇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该巡回法庭按照现代化科技法庭标准开展硬件设施建设,面向南头镇内及周边镇街受理商事纠纷案件。

2023年6月16日,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南头商事巡回法庭揭牌。

商事巡回法庭,将法院庭审搬到了商会,在前期诉调机制衔接的基础上,实现了物理空间上的衔接。

在南头镇南三公路与升平北路交会路口处的一栋办公大楼里,南头商事巡回法庭与南头镇商会的调解室分别设立在两间相邻的房间内。

庭审与调解工作可同时开展,也随时衔接。经过庭审,矛盾双方愿意接受调解,可以立即转到旁边的调解室,继续开展调解工作;调解室内调解完结的案件,也可到巡回法庭进行审查和依法确认,制作司法确认书。

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法官在巡回法庭上调解案件。

从商事“解忧”到受理“三不限”

南头镇商会诉调对接工作站已经成立11年,其服务也在不断创新升级。

南头镇工商业联合会秘书长许小悦介绍,近年来,南头镇商会持续推动诉调对接工作站的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升级,服务对象从最初主要以南头企业为主,到现在可以覆盖中山西北部镇街企业;诉调对接工作站也在原来调解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家事调解服务板块,为企业员工家事矛盾纠纷提供专业调解服务。

据统计,2024年1月至今,南头镇商会接受法院委派及成功调解案件共334件,调解率达到97%,化解纠纷金额6364万元。

南头镇党委委员肖笛介绍,随着“法院+商会”诉调对接机制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员工正在从中受惠。一方面,“法院+商会”模式简化了诉调衔接程序,纠纷得到更快解决,有效降低了企业为解决纠纷而耗费的经济、时间等成本;另一方面,“非诉讼”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更加有利于企业稳健发展,有助于打造和谐稳定的区域营商环境。

经过调解,一宗涉企纠纷案件原告、被告双方当庭握手言和。

“枫桥式人民法庭”也不断推陈出新。

黄圃法庭四级高级法官卢钊洪介绍,随着去年商事巡回法庭的成立,其所受理的案件类型和受理范围也比以往更多、更广了,总结起来就是“三不限”:不限于商事案件,不限于本地企业,不限于本地人员。

今年3月,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南头家事巡回法庭也正式揭牌。中山二院将充分发挥“家事巡回法庭”的作用,联合南头镇各职能部门建立和完善家事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机制,全力预防和化解辖区内家事纠纷。

随着“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山法院坦洲、火炬开发区、黄圃3个中心法庭分别结合各自辖区发展特点和地域人文特色,因地制宜创新探索专业化发展路径,逐渐形成了“一庭一品牌”的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化解在诉前,“抓前端,治未病”成效越来越明显。

2024年1月以来,中山法院各中心法庭通过指导人民调解诉前化解矛盾2273宗。2024年1月至8月,中山法院7个中心法庭累计受理案件16558件,同比下降21.71%,办结14680件,同比上升15.93%,办案质效创历史最好水平。

采写:南方+记者 何伟楠

通讯员:王念 林海亮 顾丽娟

(图片来源: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