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中山新闻 > 正文

深读|走近“超级读者”,解读中山“书香密码”


8月20日21时许,随着最后一位读者买单结账,2024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六届中山书展落下帷幕。期间,中山举办500多场阅读文化活动,实现图书类销售超420万码洋,总销售额超580万元,销售数据创下近年来新高。

中山书展现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一场书展,折射出中山“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

从延续16年举办中山书展,到阅读空间的不断扩大、升级和完善,中山全民阅读迎来从外延到内涵的蝶变。从街头小巷、田野阡陌到祠堂庙下,一座座香山书房、农家书屋、书店等阅读空间和载体拔节生长,中山公共阅读设施覆盖率达86.9%。

中山市华侨公园香山书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渐成体系的公共阅读空间里,涌现了一批“超级读者”:“育儿高手”周诗瑜今年从图书馆借出了近700本书,每天陪伴儿子阅读6本书籍;退休老教师阮家骅笔耕不辍,5年在图书馆创作了近800首诗词……

书城自有书香韵。越来越多的书房在涌现,越来越多的人涌进书房。中山,以“小钱办大事”的形式不断更新、升级小而美、小而精的公共阅读载体,让“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爱上“泡馆”

“高产诗人”5年写800首诗

夏末秋初,广东雷雨天气依旧频繁。

下午2点许,阮家骅冒雨来到中山纪念图书馆。抖掉雨伞上的水珠,他走进了老地方——图书馆一楼报刊借阅室。

阮家骅今年82岁,是中山石岐启发中学的一名退休老教师。但他还有另一个隐藏身份:热爱“泡馆”的高产诗人。退休后,阮家骅每天都会来到中山纪念图书馆,读书、看报、练毛笔字、写诗。这件事,他已经坚持了5年,在图书馆写下了近800首诗词,借阅了224本书。

这些诗词,都被阮家骅精心收录在自己的新浪博客里。

“放下千般琐事,缱绻书香翰海,日夕苦研求。奋起鲲鹏志,锐意壮金瓯。”2022年12月,阮家骅为中山纪念图书馆新馆创作了一首词《水调歌头 中山图书新馆》,获中山市老干部诗词书画摄影大赛三等奖。

“千张靠椅千般巧,万种良材万缕香。”2024年7月,参观区氏传统木作陈列馆后,阮家骅感慨地写下这句诗。“七弦雅韵动军声,十首华章醉铁城。”2024年8月,在中山纪念图书馆参加了大湾区古琴艺术交流活动后,阮家骅即兴创作了这首七律诗《听琴有思》。

“一个月,我至少会写10首诗。”每到周末,阮家骅都会把新作的诗发在朋友圈和博客,并配上精心拍摄的图片。

“为什么坚持这么做?”被问及这个问题,阮家骅坦言,“我从小就对文学诗词感兴趣,六七岁时就爱上了读书练字。”

阮家骅出生书香之家,在广州经商的父亲热爱收集书画,耳濡目染,幼年的他心里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后来,阮家骅考入了中山工业学校,阴差阳错读了化学专业,后来又考取了数学专业的大专函授,任职数学老师,与文学渐行渐远。

抱着隐约的遗憾,退休后,阮家骅重新拾起了文学梦想。

每天,他都会带着一沓厚厚的诗词笔记本来到图书馆,先阅读最新一期《诗词》报,再去借阅馆内的诗词刊物,潜心研究词牌和诗词创作技巧,风雨无阻,几乎从未间断。

创作《石岐城中村》《铁城忆旧》系列诗词的过程中,阮家骅不仅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在图书馆研读了相关文献,还坚持实地走访取材。“每个地方,都是我用高德地图导航,我爱人骑摩托车载我去现场取材的。”

“街如旧,人如鲫,绪如麻。”重新走过石岐灯饰街,目睹物是人非、时代变化,阮家骅在《铁城忆旧》系列篇中写下了这句感慨之词。从2022年至今,阮家骅的《铁城忆旧》系列已经更新到了25篇,还创作了《隆镇溪乡》《铁城公园》等系列诗篇。

“中山纪念图书馆藏书众多、环境舒适,工作人员和善,文化氛围浓厚,这种学习氛围鼓舞着我,去继续追逐心中的文学梦想。”在阮家骅的笔下,老城区石岐的一草一木、旧城风貌被鲜活呈现。在中山纪念图书馆的一角,他编织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诗词世界,他自在遨游其中,并以诗词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时光剪影。

中山纪念图书馆,父母带领孩子正在进行亲子阅读。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变”与“不变”

人数在增加,群体年轻化

近4年来,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下称“国中调”)已发布了4份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早在2020年数据已显示,中山市家庭藏书量达75.1本。

家庭藏书量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指标,体现了市民对于阅读和学习的持续追求。

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山市民在阅读方面的投入和兴趣,表明了市民对于知识和文化的重视。在数字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中山市民仍然保持着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热爱。

2023年中山市全民阅读发展报告显示,过半数受访市民传统阅读支出有所增加,纸质阅读依然是中山市民首选的阅读方式。

家中拥有近5万册藏书的刘先龙、“万卷楼”创办人孙永锋等一批民间“超级藏书家”,也开始从私域走向公域,开放了他们上万册藏书资源,成为中山这座城市默默的兼职“阅读推广人”。

除了“阅读推广人”在增加,中山的阅读公共空间也在剧增。“2023年度全民阅读满意度调查”深入分析了中山14155名市民阅读数据,结果显示,全市设有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的公共文化阅读阵地共有四百余个,涵盖市馆、各镇街分馆、行政村(社区)图书室、香山书房、邻里文化家等公共阅读空间。阅读设施覆盖率持续增长,市民参与公共阅读便捷度持续提升。

根据报告,从2020年至2023年,中山受访者的平均阅读量都在持续增加。2020年,中山受访者平均阅读量为14.1本(包括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不含学生教科书及辅导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1.2本);2021年人均阅读量为18.5本;2022年为20.4本,2023年为20.2本。最近发布的《2023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市级公共图书馆纸质文献人年均外借量TOP5”中,中山以1.62册位居榜首。

中山书展现场,来选购图书的市民众多。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除了人均年阅读量在增加,随着“农家书屋”“香山书房”的建设,中山公共空间的阅读活动也在剧增。在这影响下,变化最大的是一座城市的青少年,读者的年轻化越来越显著。“国中调”开展的“2023年度全民阅读满意度调查”显示,中青年群体阅读活动参与较积极,阅读活动参与率与年龄段整体呈倒“U”型结构,19-25岁群体为82.9%,26-35岁群体为86.1%,36-45岁群体为85.2%,均在80%以上。

从婚姻状况来看,已婚群体较未婚群体参与阅读活动更频繁。已婚群体阅读活动参与率为86.4%,较未婚群体高4.6个百分点。其中,已婚有子女群体表示“经常参加”阅读活动占35.8%,较已婚无子女群体对应指标高13.9%。这从侧面反映出父母们带孩子参加亲子阅读活动较多,中山在组织“亲子阅读”等活动实效较高。

从数据可以发现,不断变化的是阅读的人数、阅读的群体以及参与阅读的方式,而不变的是中山全力营造书香氛围的决心。

今年,中山更是发布了《中山市全民阅读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下称《计划》),提出实施全民阅读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系统“七进”行动,将阅读活动深入到不同领域,鼓励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阅读。

到2026年,形成以人为本、面向基层、惠及群众、保障重点、全民覆盖、共建共享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全民阅读水平显著提高,将中山打造为在全国有示范带动作用和影响力的阅读先进城市。

配套升级

为“爱阅人”提供“好书房”

2008年,南区街道北溪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吴军委进入中山纪念图书馆工作后,就成为了中山市开展阅读推广的先行者。

“2008年,我就开始进行阅读推广了,那时候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全民阅读,一场活动下来,只有几个读者参加。没有像现在这么多人!”吴军委说。

在中山纪念图书馆工作时,吴军委创立了面向亲子的活动“童心故事会”,一直坚持10多年,开展了400多场童心故事会活动,成为中山市儿童阅读活动的标志性活动。

中山纪念图书馆。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吴军委还走进学校、社区开展阅读推广讲座,十多年来,他多次组织、参与阅读推广活动,先后进社区、校园开展阅读推广讲座300多场,他本人被评为中山首届“金牌阅读推广人”和中山市首届十大亲子阅读推广人。

2021年,吴军委被市委组织部派往南区街道曹边村驻村做第一书记。

作为阅读推广人的责任自觉,他又把阅读带到了乡村。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期间,策划开展“夜读乡村·夜读曹边”活动。今年,他策划、组织的夜读乡村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

“我记得那天下着雨,大家风雨无阻来到活动现场,共同度过阅读时光,这充分说明了中山人民阅读已经成为一种自发行为。”吴军委说,作为一名乡村振兴工作者,接下来他计划将更多精力放到推动乡村阅读上,进一步强化中山全民阅读成果。

如果说让超级读者成为“阅读灯塔”,培育一批阅读推广人,是一座城市修炼的“软实力”;那么,充分的公共阅读空间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则是一座书香之城的“硬支撑”。

如今,在中山,随处可见高质量阅读场所。

根据《2023年中山市全民阅读发展报告》,中山市民阅读热情高涨,公共阅读空间逐步完善。这得益于近年来,中山结合本地文化特色,以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不断探索推进“书香中山”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中山香山书房总量已达107家,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而建设的农家书屋目前也已有约150家,打通了农村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其中2023年,三乡镇雍陌村农家书屋入选中宣部创新示范案例,为全省唯一,编入中宣部《农家书屋创新示范案例汇编》。《2023广东省全民阅读指数报告》指出,中山全民阅读组织规划可圈可点,农家书屋改革创新形成亮点。

在本届中山书展举行期间,由多家媒体组成的“书香中国万里行”采访团走进数座香山书房,探索中山推动全民阅读的奥秘。据媒体报道,当天采访团成员称赞道:“中山一书房一特色,百家书房百样精彩。每家香山书房,都有各式各样的创新点。”

2024南国书香节中山分会场暨第十六届中山书展。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这正是中山推动公共阅读设施用心的体现:近年来,中山市将香山书房作为民生工程和公共空间升级的重要载体,共打造107家有统一标识、有颜值、有内涵的香山书房,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覆盖全市所有镇街。

高覆盖率的阅读设施,让市民参与公共阅读的便捷度持续提升。

根据报告,49.2%的受访市民表示,居住的小区附近有公共图书馆或24小时街区图书馆,42.4%表示有社区书吧(香山书房),37.9%表示有农家书屋,39.7%表示有书店或报刊亭。2023年受访市民阅读活动整体参与率为85.0%,较2022年上涨6.7个百分点,较2021年上涨8.4个百分点。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忠建议,应该让更多超级读者、阅读推广人走到公共阅读空间,通过在公共阅读空间举办一系列活色生香的活动,打造公共文化交流的盛宴。

全民阅读在中山正从点到面、聚沙成塔。一方面,中山以“超级读者”“阅读推广人”为媒介,点亮一座座“阅读灯塔”,影响更多人参与到阅读中来;另一方面,通过在全市范围内铺设香山书房、农家书屋、社区书吧,构建从城市到乡村的公共阅读体系,中山基本实现15分钟生活圈或1公里生活圈里有阅读设施。

从软件到硬件,“爱阅之城”中山正在蓬勃生长。

【声音】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忠:

打通书香家庭、书香教育、书香社会三个环节

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忠。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在中山,随着阅读基础设施建设的普及、阅读氛围的营造,读书这件事已经从私域空间走向了公共文化空间。民间“超级读者”“超级藏书家”成为了鲜活的案例,他们更主动地走到聚光灯下,引领城市阅读潮流,参与书香城市建设。

有了良好的硬件、庞大的阅读推广人,中山应如何推动书香城市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李忠表示,必须深度链接书香家庭、书香教育与书香社会。

“书香家庭建设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单元,所以必须深度链接、打通书香家庭、书香教育和书香社会三个环节。从书香家庭到书香教育,要让学校老师和年轻父母共同作为孩子的校园阅读和家庭阅读的导师和孩子一起成长,让书香家庭的阅读力转化为一种创新和创造能力。” 李忠表示,如果一个成熟的青少年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性格,养出了创新力创造力,那么城市才能够真正有未来。

李忠认为,书香城市建设,硬件是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有近60万个农家书屋在乡村。

在中山已经建设了遍布全市各镇街的香山书房。“有好的图书馆,也要有好的阅读推广人,我们要把出书人、写书人、卖书人、读书人、荐书人、评书人、藏书人以及青少年带到公共的阅读空间、交流空间,将书香家庭与香山书房打通,做好阅读推广。让好书找到好读者,让好读者找到好书,连接起来。” 李忠说。

在李忠看来,中山建设了上百个香山书房,对于全国城市来说,都是一种榜样。下一步,无论在政府建设的香山书房还是藏书家的公益书房里,都应该有更多“活色生香”的阅读活动。

“读书,原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当饱读诗书的人们走到公共场所、到香山书房分享读书的心得,交流他们的阅读体会,互相激发,互相感染,这就变成了一个文化交流的饕餮盛宴。” 李忠说,当大家“充满电”,再次回到自己的阅读私域空间,将更好地实现深度阅读。私域阅读与公域交流将共同营造阅读氛围,高效地推进一座城市的书香文化建设。

采写:南方+记者 苏芷妍 曾艳春 苑世敏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