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清远新闻 > 正文

清远消防宣传月正式启动,首批灭火拖车入村筑牢“防火墙”


11月4日上午,清远市2025年消防宣传月启动仪式在市消防救援支队一楼举行。清远市委副书记黄建平宣布活动启动,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全子厚部署村居消防救援能力提升工程。现场为乡镇专职消防队比武优胜队伍颁奖,并向偏远村居发放首批灭火拖车,标志着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全面启动。

清远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智主持活动,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潘燕红及市消安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各地设视频分会场同步参与。

比武亮成效:乡镇专职队淬炼为“灭火尖兵”

启动仪式上首先通报了全市乡镇专职消防队比武成绩,集中展现了基层消防力量的建设成效。自去年5月乡镇专职消防队“一中心一基地”挂牌成立以来,清远市创新推行“小班制”实训模式,围绕初战指挥与技战术运用两条主线,累计开展14期室内烟火特性实战轮训,覆盖73支乡镇专职队、484名队员,队伍实战能力显著提升。

在10月24日举行的全市比武竞赛中,8支县(市、区)代表队同场竞技。清新区山塘镇专职消防队斩获团体一等奖,并在多个单项比赛中拔得头筹;阳山县岭背镇、英德市九龙镇专职队分获团体二、三等奖;佛冈县高岗镇队伍也在班组项目中表现突出。此次比武既是对日常训练成果的集中检验,也是以赛促训、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举措。

靶向破难题:灭火拖车打通救援“最后一公里”

仪式现场的亮点环节是首批村居灭火拖车的发放。10个偏远村居微型消防站负责人从市领导手中接过车辆钥匙,标志着这批针对狭窄村道、复杂地形特制的灭火装备正式投入一线使用。

清远部分偏远村居长期以来面临消防救援“到位难”的困境。据统计,全市有47个村居因距离消防队站远、道路狭窄、地形复杂等原因,导致救援响应超过初期火灾扑救的“黄金时间”。同时,传统灭火设备对水源依赖度高,难以适应乡村实际,部分地区财政资源有限也制约了装备升级。

为系统性破解这一难题,清远市消防救援支队牵头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联合清远红十字会消防救助金、省职教城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清远市偏远乡村消防装备革新应用产学研共建项目”。项目将依托支队装备革新工作室与菁英研学营的研发基础,通过拓宽测试场景、推动降本增效,推广一批实用、便携、高效的乡村消防救援小装备与小器材。

此次发放的灭火拖车,具备灵活轻便、通过性强等特点,能有效填补乡镇消防队到达前的处置真空,助力实现“火情早发现、初期快处置”。未来三年,清远计划为全部47个偏远村居配齐此类实用装备,力争将村居微站响应时间压缩至5分钟以内,切实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关于乡村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的部署要求。

三年绘蓝图:构建村居消防“群防群治”安全网

市委副书记黄建平在讲话中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消防救援战线人员致以感谢。他指出,当前清远已进入秋冬火灾高发期,各地各部门要坚决压实消防安全责任,结合消防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对电动自行车、厂房仓库、出租屋、“九小场所”等高风险对象的源头治理与专项整治。

黄建平强调,要以本次宣传月为契机,广泛发动消防宣传培训,深化隐患排查整治,构建“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消防工作格局,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各行业部门要创新宣传手段,推动养老、教育、医疗、文化等重点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市民群众要主动学习消防知识,提升自救能力,共建平安家园。

全子厚进一步介绍了村居自救能力提升的配套措施:推动“一村一图一队伍”建设,由网格员绘制本村消防救援作战图,组建3至5人志愿消防队;落实“有培训、有指导、有拉动”机制,由消防大队统筹制定计划,乡镇专职队分片联村指导,每月开展训练、每季度组织演练,并将志愿队纳入夜巡调度;强化“网格化”消防管理,制定村居防火公约,常态化排查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通道堵塞、独居老人用火用电等风险,筑牢基层火灾防线。

启动仪式期间,参会人员还通过视频连线,实时巡看了各县(市、区)宣传活动现场情况。据悉,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清远将持续开展“百车南粤万村行”“消防宣传五进”等系列活动,联动双百社工、高校志愿者深入乡村一线,通过方言科普、实操演练、案例讲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消防安全知识,推动“全民消防”理念深入人心。

图文:南方+记者 黄剑琴 通讯员 王振东 清消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