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的阳春市是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底蕴深厚,拥有楹联、粤剧、非遗、民俗等丰富文化资源,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为展示阳春精彩历史文化,南方日报、南方+策划推出“探寻春州文脉”系列报道,进一步坚定阳春的文化自信,助推阳春高质量发展。
《根·源》 罗计坤 作
走进阳春市图书馆一楼展厅,只见一幅幅美术作品陈列在馆内,描绘出了阳春各地的人文风景。春湾镇中山公园、东湖水库、龙宫岩、马兰村、双树村……这些阳春人熟知的地点,或以水墨丹青,或以多彩油画等形式,呈现在观众眼前,给人以美的感受。
近日,“艺术赋能‘双百行动’·丹青共绘绿美阳春”2024年广州美术学院·阳春市“双百行动”写生作品展开幕仪式举行。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林蓝,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德豪,阳春市委书记、市长李谦常及阳春市领导庄灏、梁健敏、曾庆婵以及广州美术学院相关专家教授等参加开幕仪式,并为作品展揭幕。
《春湾中山公园》 丁松坚 作
《东湖水库》 付智明 作
《剑指九天》 林汉阳 作
林蓝在开幕式上表示,阳春市风光秀美、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通过艺术创作,不仅要讲好阳春故事,更要以丹青笔墨彰显阳春乡村振兴的崭新面貌。
《邑上花开》 陈华雪 作
《鱼王石》 黄耀浪 作
李谦常表示,本次写生作品展既是呈现阳春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的大平台,也是培养本土艺术人才、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好机遇。他希望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本次写生作品展为契机,自觉肩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崇德尚艺,守正创新,不断攀登新时代文艺高峰,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以艺术陶冶群众情操,用创作讲好阳春故事,为阳春市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希望广州美术学院和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阳春所需、高校所能”理念,一如既往实现双向奔赴、推动合作共建,全力推动“双百行动”共建项目落地见效,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增添新动力。
《老对手》 陈朋 作
《龙宫岩》 付智明 作
《马兰村风光》 陈佳年 作
据了解,此次写生作品展由广州美术学院与阳春文联携手创作,组织了37位艺术家、美术爱好者深入阳春乡村,将阳春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和人文之美转化为一幅幅精美的艺术作品。本次展览为期15天,展出的73幅作品以多元的视角和多样的风格,全面呈现了阳春的山水田园之韵、文化之美和人民生活之美。这不仅是艺术与乡村的一次深度融合,更是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双树村》 丁松坚 作
《双树村绿溪》 陆霖楷 作
《潭水矿湖》 黄锋 作
广州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沈康表示,他感受到阳春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大家对艺术都很热爱,展览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描绘了阳春当地的日常生活和乡土文化等。接下来,广州美术学院还会继续在阳春举办类似的艺术活动。
《乡情·炮会》 陈慕霞 作
《阳春马兰风景》 褚朱炯 作
《阳春写生》 苏军权 作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教授陈水兴认为,阳春市文化底蕴很深厚,艺术爱好者也很多,美术人才更是不少,希望今后阳春市和广州美术学院联合举办更多的展览活动。
南方+记者 罗天
通讯员 春融 曹洋 曾繁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