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阳江新闻 > 正文

27年,她在法理与温情间架起未成年人的“守护桥”


在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长卷上,有一抹“检察蓝”与“巾帼红”交相辉映,格外鲜亮。她们穿梭于案卷长河,高扬法治光芒,展现出新时代女性检察官的卓越风采。阳东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穆莉萍是这万千女检察官队伍中的一员。一起来倾听她的故事。

晚上7时,检察官穆莉萍身穿一袭“检察蓝”,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走进阳江市一问中学,讲台上,她以一个个真实鲜活的案例为学生们上一节生动的法治课堂,说到抵制校园欺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等话题,她字字铿锵有力。

“如何预防校园欺凌,当校园欺凌来到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检察院的老师都提到了,讲得很注重细节。”一名学生说。

在穆莉萍20多年的检察官生涯中,校园是她很熟悉的宣讲阵地,在这里,少了检察官平日固有的严肃犀利,她展现更多的是亲和力。

台上的穆莉萍精神抖擞,丝毫不觉疲倦,实际上她已经连轴转了一整天,从专项走访检查、翻看案宗、会议讨论、下乡取证调查、讲课,早出晚归,但每一项事务的切换都高效利落、思路清晰。

“就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有种朴素的正义感,觉得可以帮到人,很有价值的感觉。”穆莉萍说。

27年前,刚从中南政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的穆莉萍,内心怀着这种朴素的信仰,加入了阳江检察队伍当中,她先后在刑事检察、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等检察一线工作,其中未成年人犯罪和未成年人被性侵等社会问题她最为关注。利用自身法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专长,她自创以HTP心理测试为切入点,对涉案未成年人和性侵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和纠正,在办案中更好地彰显刑法的温度。

穆莉萍说,由于检察官身份,她能够接触到很多案例,能够归纳出一些高风险的地方、场合以及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把这些伤害风险降到最低,在遭受侵害时又有什么方式方法,把损害的程度尽可能降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难是难在挽救、教育和回归这一部分的工作。我运用自己在法学和心理学两个领域里的学习专长,来开发一些课件,相对来说效果就比较好。”穆莉萍说。

从未检工作的润物无声,到公益诉讼的山河守望,从“办结案件”到“治愈心灵创伤”,法与情共融贯穿穆莉萍检察工作的始终。多年积累的个案痛点,也让平时勤于阅读的穆莉萍陷入思考,是否能将这些经历和实践汇集成书,以帮助更多的家长和孩子。像这样的夜晚,穆莉萍都在凝思创作,2020年—2024年间,她先后出版了三本关于未成年人性教育主题的书籍,成为了法治领域的畅销书作家。

“我从来不认为女性力量是单一的,看到孩子无助甚至绝望、迷茫的目光,真的能给人内心最温柔的触动。改变一些家长的认知,让他们从回避的状态转变为积极面对,主动对孩子教育,可以避免很多风险。这是写书能够给我的最大价值感。”穆莉萍表示。

撰文:巫雅柠 黄惠明

图片:阳江新闻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