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阳江新闻 > 正文

阳江小村万尾“灭蚊斗士”入水记


8月4日8时50分,阮西上寨村口的小河边弥漫着一片期待的氛围。孩子们攥着彩色小塑料盆,踮脚张望。

村民三三两两聚在树荫下,目光投向塘畔一字排开的大盆——盆中,一万尾身披霞彩的中华斗鱼正蓄势待发。上午9时,这场以鱼为兵的“科学灭蚊战”将在此地与邻村第一埒村的水系同时铺开。

“小鱼来啦!”一声清脆的童音,瞬间划破了晨间的宁静。孩子们立刻涌向水桶,小心翼翼地用小手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盛着斗鱼的水盆。

水珠顺着盆沿滑落,映照出他们专注的小脸。孩子们屏住呼吸,缓缓倾斜小盆,一尾灵动的斗鱼倏地滑入池水,漾起圈圈涟漪。

在孩子们身旁,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文霆同样挽起衬衫袖口,将裤脚卷至脚踝上方,随后俯身,轻柔地进行放流。“这可是会捕食孑孓的‘功臣鱼’。”他微笑着向身旁的孩子解释道,“往后蚊子可要少很多啦!”水花在他指尖缓缓散开。

据在场人员介绍,一条成年中华斗鱼每天能够捕食上百只蚊子幼虫。作为本土物种,中华斗鱼更有利于维持水域生态的稳定与平衡。

中华斗鱼是两条村子的重要产业之一,村子能够致富,它们功不可没。“最近斗鱼很畅销,都卖到顺德去了。”许文霆骄傲地说。

当最后一尾斗鱼隐入莲叶深处,水波渐平。孩子们仍趴在塘边石栏上寻觅鱼影,大人们的谈笑里多了份对清水绿岸的期待。

许文霆望着恢复平静的水面,语带深意:“放下去的是鱼苗,长起来的是生态的屏障。美丽乡村,终究要靠这样自然、绵长的力量来守护。”

撰文:赵强 林中翔 杨广恒

视频:巫雅柠

图片:江融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