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阳江新闻 > 正文

丹江时评丨“中国调味品之都”离“世界味道创新策源地”还有多远?


在日前举行的味动中国(阳西站)——2025调味品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开幕活动上,阳西接过“中国调味品产业五星园区”的牌匾,这看似只是一个行业荣誉的加冕,实则揭示了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深层逻辑。阳西用二十年时间,完成从一片荒地到产业高地的蝶变,其背后蕴含的产业发展智慧值得深入探讨。

首先,阳西的成功在于把握了产业转移与升级的双重机遇。在全球化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阳西敏锐地捕捉到调味品产业从传统生产基地向现代化产业集群转型的契机。它不仅承接了产业转移,更通过“十一通一平”等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产业的能级跃升。这种“既要转移,更要升级”的思路,打破了传统产业转移的路径依赖。

其次,阳西探索出“链式发展+产城融合”的独特模式。从引进丰益国际、卡夫亨氏等世界500强,到发挥中国十大调味品品牌厨邦、致美斋、味事达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再到布局全产业链,阳西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值得称道的是,它将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通过建设社区、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实现了“以产促城、以城带产”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既保障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避免了传统工业园区“有产无城”的弊端。

此外,阳西还展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要素的融合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阳西没有将调味品产业视为传统产业简单对待,而是推动其与智能制造、大健康等新理念深度融合。依托“中国长寿之乡”品牌和富硒资源,横向拓展康养食品产业,这种“调味品+”的跨界思维,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从阳西的实践中可以见得,产业发展需要长期主义的坚持,二十年磨一剑的定力至关重要。然而,阳西调味品产业的未来发展仍面临深层次挑战。 如何从“制造基地”向“创新策源地”进一步跃升?如何在标准化生产与个性化需求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将产业优势加快转化为品牌优势?这些问题,相信阳西将在下一个二十年给出答案。

展望未来,阳西若能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完全有可能从“中国调味品之都”升级为“世界味道创新策源地”。这条进阶之路,不仅关乎一个园区的发展,更将可能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借鉴的样本。

阳西调味品产业告诉我们,产业发展从来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一场关于创新、融合与升级的深刻变革。在这条道路上,既需要仰望星空的远见,也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坚持。

撰文:赫鹏翀 张嘉元

图片:阳西融媒 许王荣 任浩沿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