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阳江市推出“11条”房地产新政,围绕“好房子”规划设计、土地开发利用优化、市场服务保障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旨在释放住房需求潜力,推动房地产市场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这是自去年4月以来,阳江在一年半时间内发布的第三条房地产新政,显示出当地在楼市调控与转型方面的持续探索与发力。与之相呼应的是,今年以来阳江楼市活力提升显著,销量持续增长,产品创新加速。

今年国庆,阳江市区某楼盘加推新品,人气火爆。
供需两端齐发力
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三
去年4月,阳江率先出台26条措施,覆盖房地产开发从拿地、报建、建设、验收到销售的全流程,并在金融、公积金、财税等方面给予购房者全方位支持。随后在11月,再推出29条政策,强调提升住宅规划设计水平与得房率,并首次将“工抵房”网签备案纳入规范性文件,助力房企融资,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这些政策从供需两端同步发力:一方面通过财税、金融手段提振购房信心,另一方面通过规划松绑、审批优化激励企业打造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特别是在“保交楼”方面,政策明确销售回款优先用于项目交付及后续开发,既稳定了市场预期,也为房企纾困解难。
从数据来看,市场活力显著。据阳江市统计局数据,今年1—8月,阳江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3.18亿元,增速位居全省第八;商品房销售面积达112.3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9.1%,增速全省第二;商品房销售额61.79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全省第三。自2月起,销售面积与金额已连续七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多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市场仍处于筑底阶段,预计四季度有望温和复苏。核心区高端项目抗跌性较强,外围区域则更多以价换量。未来政策或进一步通过降低房贷利率、放宽限购等方式提振需求,但市场全面企稳仍需时间。
“好房子”标准落地
可刺激诞生错层式住宅等新产品
随着政策深化,“好房子”的一些标准有了落地项目,尤其在提升得房率、丰富产品类型方面,政策引导与市场响应相辅相成。
其中,政策通过优化容积率计算规则,如结构板、阳台、飘窗等部分面积在一定条件下不计入容积率,让房地产商可聚焦户型设施等改进,增加了住宅的得房率。以国鼎·湾玺壹号为例,项目在运用新规后,通过赠送结构板、阳台等方式,部分户型得房率甚至超过100%,成为市场热销的代表。
“在得房率、户型创新方面已向全省对标。”阳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地产市场监管科副科长尤澈介绍,“当前政策组合拳聚焦‘好房子’建设,推动行业从‘有房住’向‘住好房’转型升级。阳江先后学习江门、珠海等地的先进经验,鼓励房企打造绿色、灵活、高效的居住空间,提升整体住房品质。”
本次“11条”新政的第一条为产品创新预留了很大的创新空间。该条款明确,通过招拍挂出让的住宅土地,本层窗花池、阳台、结构联板、空调隔板、入户花园等投影面积总和在标准层面积30%以内的,其投影面积不计算容积率;住宅建筑地面(含地面、半地下室、地下室)上一层用作建设停车库时,视同地下室计算相关规划技术指标,不计算容积率;住宅建筑阳台上盖高度大于等于两个自然层高时,无论封闭或不封闭,均不计算容积率。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该措施可进一步刺激错层式住宅、大露台设计等创新户型的诞生,还可能催生抬高型车库,使在有限用地内实现更优的居住体验。
撰文:陈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