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中秋+国庆”超长黄金周,用“忙不过来,根本忙不过来”来形容关影红这8天的状态,一点不为过。
“双节”期间,她所管理的闸坡镇山底古村12座小院全满,每套最高可以卖到1300元一晚,各种订房和咨询电话打爆手机。
同样火爆的还有位于闸坡镇南村村的海陵岛谷寮艺术度假村,16栋修旧如旧的整洁老屋焕发古朴容颜,屋前活水修竹勾勒闲适韵味,屋边墙角花草精致装点,度假村负责人陈永毅表示,“民宿基本每天迎接100多名游客,周末、节假日更是满房。”
来自行业的数据也验证着从业者们的说法。木鸟民宿平台发布的《2023中秋国庆民宿市场预测报告》显示,提前两周预订中秋国庆假期的民宿订单同比2022年同期增长900%,民宿提前预订量不断攀升。
民宿,这一源自国外的住宿形式,因其能让人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热情与服务并体验有别于以往的生活而近年来备受追捧,2013年起民宿之风在国内从大理一路飘向莫干山,诞生了多个民宿特色小镇。
2016年,阳江也诞生了首家民宿——谷寮艺术度假村,几经风雨,虽未成燎原之势,但民宿行业算是在海陵岛正式扎根下来。“我们正在进行二期打造,计划推出高端度假木屋等更具体验感的乡村文化体验民宿。”陈永毅说。
已探路七年的海陵岛民宿有什么经验?又有哪些“成长的烦恼”?阳江民宿行业将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找多位业内人士聊了聊。
“空心村”变身网红地
旧屋利用是海陵岛两处民宿共同的特点。
“2016年进行民宿改造之前,这片老房子已经闲置了多年。”陈永毅说,“我们老板是本地乡贤,希望能通过打造民宿带动起乡村发展。”
谷寮艺术度假村先是和村里完成了旧屋的流转,然后修旧如旧,保留旧屋风格打造成精品民宿,并同步推进村内巷道、球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步步打造出如今度假村一期面貌。
目前,谷寮村整洁雅致的旧屋民宿是南村的一道文化风景,为海岛风光增添一抹独特的文化底蕴。
山底古村也是同样的情况,古村项目占地面积约1200亩,原有136户原居民,早在20年前已基本搬迁到白蒲圩居住,古村建设前实为荒废的“空心村”。
城市里长大,之前一直做房地产业务的关影红,今年三月正式接手了山底古村的民宿项目。除草、铺路、粉刷房间、安装灯具,城里的姑娘干起活来一点不含糊。三个月的时间,吃住在项目,原本空心的破败古村落迎来了新生。
古村建设以原有屋宅为基础,客栈内部装修精华,将乡村宁静的生活环境与都市的星级酒店享受融为一体,打造成集旅游、文化、休闲、美食、客栈酒店为一体的特色古街客栈小镇。
“空心村”摇身一变成为网红打卡点,借着民宿的发展,村集体收入也得到了提升。据统计,谷寮村每年帮助村集体增加120多万元收入,民宿周边的村民也借着人气开起小旅馆、小饭馆,多了增收渠道。
“2019年的时候,不少年轻人回来了,也想搞民宿、做旅游,我们很乐意带一带。”陈永毅说。“目前我们有6名正式员工,每年进行项目建设需要的工匠等达到100多人。”他补充道,如今村镇的水泥匠、瓦匠等手艺人在南村村就能找到活儿,日薪在200元到300元之间。风雨天刚过,在谷寮村工作3年多的梁姐正细心打扫着残枝落叶,“平时我负责搞清洁,在家门口工作,工资也有3000多元;离家近、同事人也好,我在这里工作蛮开心。”她说。
经营模式探索“分合之道”
自营和联营是目前海陵岛两家民宿的经营模式,各有优点,又各自精彩。
山底古村采取的是自营模式。关影红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目前纳入合作的房屋有102间,目前已改造了三分之一,整体按中型酒店的规模来配置客房数。以山底古村一套名叫小磨客栈的小院来算,小院3间房,每间房拉平全年的价格在220元,自今年6月营业以来,平均每天的满房率在85%以上,102间房全部营业的话,每个月光客房的营收就可以达到57万元。
酒店行业的黄金法则是,一般快捷酒店的满房率达到60%就可以盈利。来自海陵区旅游部门的统计显示,今年暑假两个月进岛游客达到490.1万人次,宾馆、酒店星期一至五开房率达八九成,双休日基本满房,旅游业复苏明显。
除客房收入外,关影红还有更大的愿景,希望通过整合村内资源,搭建统一的服务平台,通过与互联网、文化、教育、产品和养生等领域的结合,打造出独特的古街客栈小镇,提供更便捷的导游、餐饮和住宿等服务。
而谷寮村则采用了联营的模式。“2016年时,公司前期投入很多精力和资金去建设民宿,也是自己经营,可经验欠缺和市场不成熟,令经营举步维艰。”谷寮村民宿负责人陈永毅说。
怎么办?是歇业关停还是另寻出路?
陈永毅们从联营的模式中找到了商业灵感,带着这个想法,一堆“包租公”就聚在一起了,谷寮村的民宿集群以独立的小院形式出租给民宿主,每个小院都由民宿主自主经营和管理。
原有公司则转型为平台公司,负责物业管理、活动策划和推广、对接政府资源等,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谷寮村民宿经营抗风险能力,盘活了民宿项目,也激发了民宿主对乡村旅游的热情和创造力,通过推行分租式民宿主管理民宿,谷寮村成功打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旅游体验,每个人都能体验别具一格的民宿风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味乡村生活。
阳江探索民宿“海陵路径”
2021年11月20日,谷寮之夜自助餐音乐会成功举办。自2020年正式开业以来,谷寮已举办过多场艺墟淘宝艺术创意市集、沙滩风筝节、沙滩民谣音乐节等主题活动,从不同角度来传播本土文化,让谷寮村成为海陵岛旅游的一张名片。
不再是简单的服务,也不再是标准化的房间,像谷寮这样,很多民宿推出了多元化品质服务和特色体验产品,“民宿+”模式下,总有一款体验戳中住客的心。
沿着谷寮村的村道一路前行,道路两侧树木茂盛、翠竹丛生。古谷泉酿酒坊、南宋古井、古驿道串珠成链,周边溪流环绕,繁花似锦。一间间民宿在古渔村风格的基础上,融合渔家文化和南宋文化,“一屋一品”的布局使其呈现不同风情,不时有游客拍照打卡,旖旎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阳江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提出,要打造特色文化名片,以新担当新作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实现新跃升。以谷寮和山底古村为标杆的民宿,则充分融入乡村生态、生产与生活等层面文化基因,满足了游客各方面乡村旅居需求,优化了乡村旅游产品品质,也全面延伸了产业链、拓展了价值链,实现乡村三产融合发展。
在去年六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南方民宿大会暨海陵岛民宿投资大会上,阳江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波表示,阳江将借鉴谷寮的组织运营模式、管理运营理念、服务理念及乡村闲置房屋再利用等经验做法,寻求民宿发展的“海陵路径”。此外,海陵试验区正谋划推出一系列有力措施,在支持民宿入库管理、优化用地保障、实行贷款贴息支持、强化治安管理支持、人才支撑、鼓励大学生创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并加强金融方面支持力度。
阳江市旅游协会民宿分会会长李忠彦介绍,阳江的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整个阳江的民宿在这几年的发展还是挺快的,海陵岛已经有十几家民宿在蓬勃发展。目前阳东区大澳渔村、阳西县东水山等名胜风景区都正依托当地自然资源规划建设精品民宿。
阳西县东水山龙潭度假民宿项目负责人刘让修告诉南方+,项目首期投资三千万元,目前项目正处于深化、优化、升级过程中。“我们争取把东水的文化、东水的山和东水的茶叶深度地展示给大家,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刘让修说。
阳江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曾超群表示,作为旅游大市的阳江,山海兼具,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海滨资源、古村风貌等特色资源禀赋,政府将出台和完善一些举措,以民宿为中心,整合传统乡村旅游产品,让它成为帮扶乡村振兴发展和带领阳江人民共同致富的重要引擎。
阳江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住宿业营业额增速达26.6%。刚刚过去的黄金周,阳江全市预测接待游客共298.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6256万元,与2022年同期同口径比分别增长138.79%和260.2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面对旅游市场复苏和阳江全力提升文旅产业价值链的契机,“海陵路径”可否为全市的民宿行业发展指引一条光辉大道?让我们一起期待。
【文字】 赵强 潘倩瑶 梁志成 通讯员 曾庆志
【图片】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