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印证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珠海团队公布一批史料铁证


11月2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2024年新征文物史料新闻发布会,一批重要文物史料入藏纪念馆。其中,关于反映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的照片等史实材料由珠海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提供,成为日军侵华罪行的又一铁证。

上海海乃家慰安所建筑改造图纸。 

上海海乃家慰安所建筑改造图纸。 

据悉,该批反映日军“慰安妇”性奴隶制度的照片和史料,包括上海“海乃家”慰安所建筑改造图纸,以及日军在苏州、太原、古北口营等地设立慰安所的照片,进一步印证了日军在中国实施的“慰安妇”制度。

日军太原富贵楼慰安所。 

日军太原富贵楼慰安所。 

其中一份史料是日本关东军第六病院棚木军曹反映日军后勤情况的原始文件,包括人员和军马的粮食配给、官兵医疗等。当中就包含了一份“慰安妇”名录。其作为日军野战医院为“慰安妇”所做的体检表格,记录了“慰安妇”的种族、屋号、艺名、本名、年龄。其中,中国籍“慰安妇”有12人,年龄最小18岁、最大36岁。

日本关东军第六病院棚木军曹反映日军后勤情况的原始文件。 

日本关东军第六病院棚木军曹反映日军后勤情况的原始文件。 

上述新征文物史料均由珠海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所搜集整理,并正式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作为团队主要负责人,中国致公党党员、珠海市金湾区政协委员、珠海市金湾区金山实验学校教研主任刘昌言出席当天的发布会活动,并现场向公众展示了近年来团队在搜集和整理侵华日军罪证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希望这些史料能够成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人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历史认知。”

捐赠人刘昌言向纪念馆转交代征集文物史料。 

捐赠人刘昌言向纪念馆转交代征集文物史料。 

自2013年成立以来,珠海三灶岛侵华日军罪证调研团队深入三灶岛,走访了大量健在的沦陷见证者,通过口述历史、实物资料等多种方式,搜集和整理了丰富的侵华日军罪证。其中,2015年7月7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录片《三灶1938》公映仪式在珠海举行,真实还原了侵华日军在三灶岛大屠杀事件以及在三灶岛修建日本海军第六航空基地轰炸华南地区的史实,揭示了日军在三灶岛的残暴行径,也展现了当地人民的英勇抗争。

采写:南方+记者 董谦君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