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唐绍仪的生平履历,有着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担任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他是中国近代史上位高权重的政界要人,为争取国家民族利益、维护国家主权等作出过重要贡献。
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不仅在政界大放异彩,更是孜孜不倦的教育事业推动者。他早年官派留学美国,是中国近代最早留美的学生之一,回国后陆续担任过复旦大学创办人之一、山东大学首任校长、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校长。
从珠海高新区唐家湾镇的共乐园(唐绍仪私家花园)出发,探寻唐绍仪为推动中国新式教育所做的不懈努力。
担任山东大学首任校长
在洋务运动启动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潮广泛流行,清政府迫切需要培养懂专业技术的人才。
“幼童出洋肄业,固属中华创世之举,抑立古来未有之事”。1870年12月,清政府决定从1872年至1875年每年选派30名12岁至16岁幼童赴美系统接受初高中和大学教育。
唐绍仪(1862年—1938年),字少川,出生于香山县上恭常都唐家乡(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唐绍仪从小在上海学习外语和洋务知识,1874年(14岁)作为第三批官派留美幼童之一赴美留学。
1881年,唐绍仪归国后被派往天津的洋务学堂读书,后进入天津税务衙门任职,被派往朝鲜办理税务。1894年,唐绍仪代理中国驻朝鲜通商事宜。
1899年冬,唐绍仪以道员身份在山东任职,并主持山东大学堂的前期筹办工作,并被委任以“管理总办”(即校长)之职,对山东的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首创作用。
随后在唐绍仪等人精心策划、多方筹措之下,山东大学堂于1901年11月25日(光绪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在济南开校,成为北京以外开办的首所官立大学堂。
作为中国最早的大学章程,《山东大学堂章程》在当时中国书院改学堂的大潮中开风气之先,催动了新式大学堂在全国各地的落成,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建章立制的生动典范,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
晚年长居于故乡唐家湾
1901年,唐绍仪出任北洋大学堂督办,主持北洋大学堂全面事务,开创北洋大学堂留学教育的先河。
唐绍仪不仅在教育界勇开先河,在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外交利益方面也作出过重要贡献。1904年,清政府任命唐绍仪为全权议约大臣,赴印度与英国代表谈判西藏有关问题。
经过两年的艰难交涉,唐绍仪、萨道义分别代表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废除英藏先前非法签订的《拉萨条约》,确定了中国对西藏的领土主权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国家权益的丧失。
民国三年(1914年),唐绍仪回到家乡唐家湾。1921年,唐绍仪响应孙中山“与众乐乐”的倡议,把“小玲珑山馆”向民众开放,并更名为“共乐园”。1930年至1934年,唐绍仪任中山模范县县长时,曾在此接待过孙中山之子孙科、梅兰芳等名人政客。1932年,唐绍仪将这座私家园林赠与了唐家村,让更多人“共乐”于此。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唐绍仪大部分时间在家乡度过。
悠悠百年,光阴流转。如今漫步在共乐园中,历史的回鸣萦绕在耳,继续记录着这片土地人杰地灵的精彩故事。
采写:南方+记者 吴枫 黄鹤林
设计:蔡如意
统筹:黄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