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运用专项债收回14宗土地后,珠海土地拍卖市场重新激活。
3月18日,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告,大横琴集团旗下珠海斗门大横琴琴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功竞得珠海两宗住宅用地,均位于珠海斗门湖心新城,宗地总面积分别为51334平方米和79559平方米。
此前,广东多地发布2025年第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储土地价格公示,包括广州、珠海、中山、茂名、惠州等。其中以珠海市规模最大,共计收储14宗土地,总价超过66亿元,包含大横琴集团位于斗门的6宗土地。
关于珠海市2025年第一批土地储备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用地收储价格的公示
业界认为,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将是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动作,专项债收储能够从源头上削减土地库存,遏制土地价格下滑趋势,推动企业开发链条重启,促进企业重新进入土拍市场。
收回6宗地块后,大横琴再摘两宗斗门地块
据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结果,本次成功出让的两宗宅地,均位于斗门区白藤街道幸福路西侧、星湖路北侧,均为二类城镇住宅,为净地出让。
其中,25006/珠自然资储2025-02地块,宗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建筑限高54米,最终由珠海斗门大横琴琴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4.53亿元起始价竞得。
25007/珠自然资储2025-03地块,宗地面积约8万平方米,建筑限高80米,最终由珠海斗门大横琴琴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7.08亿元起始价竞得。
从地理位置看,本次成功出让的两宗宅地均位于斗门区湖心新城幸福河畔。
湖心新城鸟瞰规划图。
股权穿透显示,珠海斗门大横琴琴铖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珠海大横琴置业有限公司100%控股。加上本次成交的两宗地,大横琴已在幸福河畔片区拍得4宗宅地。
2月21日,位于金湾区金铭东路北侧、金城路东侧的商住地块成功出让,总价约1.78亿元,折合楼面价约8100.26元/㎡,竞得者为兴格城市发展,标志着珠海2025年土地出让市场迎来“开门红”。
随着此次两宗土地的出让,珠海土地拍卖市场正在“回温”。
珠海中原地产统计,2024年,珠海商品房用地供应继续缩减,全年仅成交4宗住宅用地,均由国企华发和大横琴集团底价摘得,成交建筑面积约54.31万㎡,同比下降19.41%,成交总金额62亿元,成交楼面地价约16007.32元/㎡。
近年来,大横琴置业有限公司将重心转向斗门,约20个地产项目均处建设中状态。
在湖心新城,大横琴置业正在打造总占地面积达到约42万平方米的“琴湖大城”;与此同时,大横琴的斗门首发项目——琴湖学苑也将于近期开售。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出手拿地之前,大横琴旗下位于斗门的6宗二类住宅和商业用地被收回,收储面积达到9.94万平方米。
一面收储,一面拿地背后,折射出珠海房地产市场的哪些新信号?
专项债收储土地政策落地,房企资金压力缓解
当下,在土地市场,国企已成为“拿地”主力。
近两个月来,珠海正积极推进闲置土地收储工作,涉及的多宗地块背后,也见国企身影。
今年2月,珠海市自然资源局向社会正式发布了《关于珠海市2025年第一批土地储备领域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用地收储价格的公示》,计划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储香洲区、金湾区、斗门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的14宗地块,总面积约41.48万平方米,收储金额约66.52亿元。
这意味着2024年11月7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加速落地。
其中,斗门区2025土地收储项目包括6宗地,其中5宗用地单位均为珠海斗门大横琴琴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用途均为二类住宅、商业,收储价格分别约5.38亿元、2.44亿元、2.44亿元、2.2亿元、1.7亿元。另一宗用地单位为珠海斗门大横琴琴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地用途为二类住宅,收储价格约为3.41亿元。
珠海市自然资源局称,收储的地块主要包括企业无力或无意愿继续开发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通过积极探索创新,用好用足专项债券政策,不仅能有效缓解房企的资金压力,降低项目开发风险,为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注入金融“活水”,还能减少市场上的存量土地,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稳房价、去库存”的目标。
专项债的运用为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注入了真金白银。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专项债收储能够从源头上削减土地库存,遏制土地价格下滑趋势,避免开发商为了凑齐保交付所需资金而抛售手头土地,进而影响地价和房价的稳定。
南方+记者 何丽苑 林郁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