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深读丨新潮与帆涌,为什么“文青”都爱桂山


2023年的一个清晨,在《我在岛屿读书》节目录制途中,作家余华眯着像是还未睡醒的眼睛,乘船驶入桂山岛海域。观众戏称,他睁不开的双眼、乱糟糟的头发和衣领,仿佛在饰演打工人的“早八”状态。

桂山岛,是万山群岛中开发最完善、居住人口最多的岛屿,被誉为伶仃洋的一颗“明珠”。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由于靠近珠海市区,众多和余华一样的探访者,从繁琐的工作中抽出身来,在这一隅海上桃花源探索心灵的宁静。

“这里满足了我对海岛的所有美好想象,还不失烟火气,有种返璞归真的舒适感。”90后游客小冯已经是第四次上岛游玩,桂山的山光海色、晚霞渔火,让她沉醉其中。

随着珠海加力提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桂山岛正打造“广东省最美海岛”和“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吸引国内外游客上岛“打卡”。

涌入桂山岛的新一代岛民如“潮”,一改离岛的面貌;海钓、潜水、海洋牧场等新的业态如“帆”,让桂山驶入更多人的视野。

兴起的潮

新一代岛民“创”出新路

老一辈岛民在这里“叹茶”“吹水”,早餐和下午茶都会来“帮衬”;年轻人毕业回岛工作,最惦记的还是那碗云吞面;许多游客慕名前来,甚至说要把奶茶打包带回广州、深圳……传统的老味道传递着海岛人情味。

黄春燕一家,则因为这样的人情味,产生了在海岛养老的念头,在2014年,买下一处旧民居。

到了2018年,桂山岛居民纷纷开始将民房改建成民宿,黄春燕一家也开始动工,家庭主妇摇身一变成了民宿主理人。“我丈夫工作忙碌很少在岛上,民宿日常接送客人、整理房间、兼职导游都是我一手包揽。”黄春燕说。

许多前往市区生活的海岛青年也趁着这股浪潮回到岛上,一批咖啡馆、小酒馆、民宿、露营基地等有格调、有温度、多元化的“年轻业态”在桂山岛落地生根。

“自家房子改建,自己亲力亲为,省去房租和人力成本,经营压力比较小,比在外面打工舒服多了。”从小在海岛长大的吴明俊回到桂山岛,摆脱朝九晚五的工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家民宿。海岛的松弛感让年轻人“不想卷”的灵魂得到了安放。

在桂山民宿市场逐渐饱和后,90后珠海青年谭紫健和妻子开始思考,桂山岛还需要什么?

“这里是适合慢生活的地方,很多人旅游总是走马观花,我们更希望他们能待久一点,去感受这座海岛的休闲和放松。”谭紫健说。

除了过夜的民宿外,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慢下来?

他们给出的答案是——开在半山的咖啡馆。

谭紫健对初登桂山的印象极深。那时,妻子作为桂山岛民,带着谭紫健逛遍整座小岛。虽然沿途风景很美,但大热天爬上坡汗流浃背的滋味并不好受。

“要是山上有个歇脚纳凉的地方就好了。”执念延续到七年后。

疫情中等待复工的谭紫健与妻子不谋而合,干脆将岛上的“老破小”重新利用起来,改造成简洁温馨的咖啡店,二楼则设计成海景民宿。

妻子手作的蓝莓贝果,一经推出就收获了无数好评;充满地域特色的“小岛拿铁、海岛日落”是谭紫健的得意之作,咖啡杯上的“桂山岛”路牌引得游客纷纷前来打卡,在社交平台上也“火”了一把。

“现在岛上咖啡厅越开越多,流量开始分散,我们又要想新办法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了。”谭紫健说。

这批来自市区的新一代岛民,最终还是“卷”到了岛上。

扬起的帆

业态创新解锁新玩法

海岛游的火热,背靠的不只是海岛风情,屡屡被人提及的还有新潮的海上体育活动。

位于伶仃洋蔚蓝海面上的桂山岛,拥有富饶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海钓条件,是众多海钓爱好者的海钓胜地。

桂山民谣小酒馆主理人杨模义与桂山岛的缘分,就始于对钓鱼和户外活动的热爱。

2019年,杨模义跟随好友一同踏上桂山岛,开启了一段海钓之旅。初次邂逅,他便被海岛旖旎的山海景致深深吸引。在经营小酒馆之外的闲暇日子里,杨模义会带上相机和鱼竿,在岛上寻一处静谧的地方,手握钓竿,沉浸于垂钓之中。

岛上大型赛事的举办为杨模义这样的海钓发烧友提供了交流切磋的平台。

来自澳门的梁嘉华是拥有10年海钓经验的“老手”,数次参加“万山论钓”赛事。“之前还有日本、韩国的钓手来到珠海同台竞技。一开始我们是为了比赛才来,现在没有比赛我们也会来这边,变成了一个‘据点’。”

近两年,“万山论钓”赛制升级,新设置的“分站赛”,让海钓爱好者能够在赛程中体验珠海不同海岛的风光,同样带动了海岛旅游发展。

远在桂山岛大蜘洲海域“格盛一号”养殖平台上工作的运营工程师盛松江则对海钓运动的发展有着更高期待。

停泊在万山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格盛一号”不仅是珠海已投产运营最大的深远海养殖平台,更是集渔业生产、科学研究、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配备了240米海钓平台,作为渔旅融合功能的延伸。

“相比矶钓等方式,平台上的海钓安全性更高,很适合家庭式体验,希望有更多人来尝试,把平台所有功能都用起来。”盛松江认为,随着海洋牧场建设的进一步成熟,如今,普通市民也能体验沐浴着海风,拿着钓鱼竿在海面上静静等待渔获的快乐。

与此同时,专业化、国际化的帆船帆板赛事纷纷落地珠海,桂山镇积极谋划建设桂山帆船帆板中心、七湾水上体育运动基地等项目,进一步完善岛上海洋体育运动配套,营造更为浓郁的海洋海岛体育运动氛围,助力海洋经济与文旅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在岸上,桂山岛海陆空文旅新业态也陆续上新。卡丁车赛车场、露营基地、低空运营中心、桂山驿(灯塔驿站)、一湾亲水平台……一批项目的落成给桂山带来更多“新玩法”,不只吸引特定的爱好者、更能起到宣传营销的作用,提升目的地热度,让更多人循着这些标签而来。

新的风貌

构建“西岸烟火、东岸野趣”景观格局

在“新一代岛民”“新一代海岛文旅项目”成长的同时,桂山岛本身也在悄然变化。

改造滨海大道、打造“网红斑马线”、建设“最美环岛路”、建成灯塔驿站、升级山体生态挡土墙、完成桂山村村居民屋“平改坡”工程……近年来,珠海将桂山岛作为海岛乡村风貌提升的“主战场”,聚焦海岛特色,打造“百千万工程”海岛新样板。

白天,在岛上漫步,打卡万山海战南粤红绿径、梯田茶语、灯塔公园景观平台,或品尝一杯“海岛咖啡”,处处皆景,让人流连忘返。夜晚,“晚风集市”游人如织,海鲜烧烤、特色饮品叫人食指大动,海浪声与烟火气融为一体。

如今,桂山岛已初步构建起“西岸烟火、东岸野趣”的景观格局,并呈现出“活力绘三湾,一环显三美”的海岛空间布局。

在桂山村永平巷1号,依山院从曾经破旧简陋不起眼的平房华丽变身,如今,院里果树亭亭如盖,鲜花绿植簇拥环绕。近年来,桂山岛“创美庭院”建设如火如荼,像“依山院”这样通过“爆改”海岛平房变身精品庭院的案例纷纷涌现。

“小美”庭院扮靓“大美”乡村,带动起“美丽经济”。当前,桂山镇明确提出以精品庭院改造为核心,发展“一家一品”的“庭院经济”,丰富海岛文旅业态和内涵。依托美丽庭院,桂山岛的民宿、手工艺、海盐果饮、桂山茶果等特色文旅业态日渐丰富。

“美丽庭院”背后,更藏着海岛颜值提升的“基建密码”。经过危房改造、“三线”下地、雨污分流和“平改坡”等整治工程,曾经老旧的海岛“石头屋”大变模样。

平顶变坡顶,外墙门窗换新加固,房屋隔热、防水等性能提升,村居风貌显著改善,村民居住舒适性大大提高。

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庭院美化,桂山岛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游客感受到的是“常来常新”的惊喜,岛民则感叹“家园越来越美”。

在桂山镇获评全国“和美海岛”后,2024年7月桂山岛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纷至沓来的游客,是桂山“海岛旅游”魅力、承载力提升的最好印证。数据显示,2024年,桂山镇吸引游客超50万人次,同比增长27.50%;旅游综合收入约2.28亿元,同比增长22.21%。

一座烟火可亲、心安即乡的小岛缓缓“走向”世人面前,描绘起山海相融共生的美丽画卷。

撰文:谢静怡

统筹:林郁鸿

摄影:钱文攀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