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金湾区区长刘军向大会报告工作。大会透露,2024年,金湾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在全市经济发展“打擂比武”中排名第一。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
3月27日,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金湾区区长刘军向大会报告工作。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稳中求进
过去一年,稳中求进成为金湾的关键词。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发展动力更加强劲,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对外开放开创新局,发展活力持续激发,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从主要经济数据上看,金湾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增速高于全省全市0.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78.1亿元,同比增长6.9%,体现了工业大区挑大梁的担当。2024年,金湾区位列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第78名、中国工业百强区第45名。
不乏亮点的数据,可以发现活力金湾的经济韧性。限额以上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29.6%、15.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24.2%,增速居全市第一。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均居全市各区首位。市场主体总量达约6万家,同比增长7.0%。
融入大湾区
2025年,金湾区明确,要扎实做好八个方面工作,其中,坚持协同发展,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关键重点。
加快打造“港澳品牌+横琴政策+金湾制造+全球市场”的高端产业集聚区。这是当前金湾结合自身角色定位的主动作为。从具体发力点来看,金湾将聚合澳门中医药传统优势和金湾生物医药产业基础优势,打造1—2个标杆项目。
以互联互通促进区域融合。金湾提出,将加快推动珠海机场开放国际货运口岸、开通国际航线,优化“珠—港陆空联运”通关模式。在加快推动平沙游艇码头口岸联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金湾计划尽快开通港澳籍船舶自航入境维修业务。
打造黄茅海跨海通道枢纽功能承载区、大桥经济发展示范区,积极参与到“黄金内湾”规划建设中,金湾融入湾区的步伐有望提速。
3月27日,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抢占新赛道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未来产业“建链”,支持新兴产业“延链”,助力传统产业“强链”的全局性谋划进一步清晰。
金湾提出,要锚定未来制造、未来能源等产业方向前瞻布局,抢占新质生产力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低空经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广泛应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拓展发展模式和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应用型人才,助力珠海打造“天空之城”。
为进一步壮大产业体系,今年,金湾定下目标,将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5%以上、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超50家;力争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小升规企业8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30家。
改革赋能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一批标志性改革举措有望在今年落地见效。
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金湾提出,将加快区、镇国企同质化业务整合,进一步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同时,将完善国企主责主业动态管理,严控非主业投资,坚决遏制盲目多元化、“铺摊子”倾向。
优化营商环境的行动持续推进。按照计划,金湾将积极推动项目落地流程再造改革3.0版、“完工即投产”2.0改革,扩大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范围,优化“一码办事”服务,争创广东省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区。深入对接企业开展“帮办代办+”等增值化服务,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此外,金湾今年还将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探索建立混合产业用地土地用途灵活转换机制,力争盘活低效工业用地6000亩。
西部城市中心
全面启动西部城市中心建设,这是金湾区今年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建设,有哪些项目落地都备受关注。
锚定打造“珠海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样板创新发展示范区”目标,今年的金湾区将启动总投资超百亿元的西部城市中心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就包括选取1-2个尺度适宜的区域,率先开展“超稳层”建设试点。
同时,启动建设美祥路、金高路等一批骨干路网,积极推动市传媒大厦及文化创意园、市级儿童公园、区全民健身中心等规划建设、金湖公园二期项目加快建设。鼓励“四化”新型住宅产品和低密度住宅建设,打造更安全、更经济、更生态、更高效的未来城市空间形态新范式。
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一镇一策”推进差异化发展的定位进一步明确。
如复制推广木头冲“村落景区”整村运营模式,打造三灶镇农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完善红旗镇特色水乡示范带经营业态,加快打造新型城镇化示范镇;扎实做好南水镇产业配套、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大力推动海洋牧场和“蓝色种业”提质增效;加快平沙镇“万亩方”连片种植示范区投产步伐,推动从“中心镇”加速迈向“小城市”。
3月27日,珠海市金湾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普惠共享
惠民利民安民,更多彰显温度力度的民生实事提上日程,让有限资金向群众“急难愁盼”的精品项目倾斜。
金湾区提出,今年将推动2个学校改扩建项目竣工投用,打造16所“温馨校园”样板。积极推动基础教育扩容提质,新增公办学位超3000个,加快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与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
在加快构筑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方面,推动医院专科数量破百,基本建成2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同时,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在全市率先开展公办幼儿园延伸办托。
升级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动新增就业5000人以上。持续抓好住房供给,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和“烂尾楼”盘活工作,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超1900套……兜住兜牢社会保障底线,让普惠共享的民生福祉可感可及。
采写:南方+记者 董谦君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