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GDP增速8.1%!三大维度解码珠海高新区经济一季报


日前,珠海高新区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1.5%……

GDP增速8.1%,不仅远超全国经济增速水平,更成为珠海区域经济增长的“领头羊”。今年一季度,珠海高新区拿出这样一份成绩单,实属不易。

从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到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再到以旧换新政策促消费,每一项经济数据都呈现超预期表现,给全年经济工作开了一个好头。

2025年,全球经济在不确定性中踽踽前行。珠海高新区靠什么实现“开门红”?面对接下来的风险与挑战,又该如何坚定信心保持定力?

透过这份成绩单,答案自然揭晓。

看韧性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

判断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既要看总量也要看结构。

从整体看,今年一季度珠海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6.81亿元,同比增长8.1%。

从结构看,被看作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投资、出口、消费,今年一季度珠海高新区均实现“三领跑”。

——外资投资同比猛增。一季度,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002万美元。

——外贸迎“开门红”。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41.99亿元,同比增长24.0%。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7亿元,同比增长41.5%。

工业稳则经济稳。珠海高新区同样迎来两位数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0%,增速全市第一,连续11个月保持25%以上增速,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增长力。

一季度,全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8%。这意味着,珠海高新区不仅跑出工业增长“加速度”,而且工业“含新量”很高,有力彰显经济动能转变的发展韧性。

珠海高新区工业经济的成绩,离不开产业集群的强力支撑——全区重点企业提质增效,奇思智能、神基制药、英搏尔等重点企业快速增长;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2%、21.0%、42.2%。

从面上数据把握大势,从微观视角坚定信心。在刚刚过去的“百万英才汇南粤”长沙站招聘中,珠海高新区携24家企业、高校参与累计需求招聘超1045人,最高年薪达280万元。

其中,大量招聘的重点企业如健帆生物、普米斯生物、纳睿雷达等重点企业都拿出高薪诚聘英才,旺盛的用人需求也展现出高新技术企业在新一轮科技大潮中抢占先机。

看活力

新质生产力积厚成势

一季度经济数据,有一个领域值得特别注意:珠海高新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31.98亿元,同比增长17.7%,占全市软信业比重56.1%(取1—2月营收情况)。

近年来,珠海高新区依托区内数字技术产业集聚优势,重点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拓展人工智能产业空间,鼓励重点企业积极开拓人工智能领域业务,人工智能核心领域规模逐渐积厚成势,现已实现营收21.77亿元,同比增长17.1%(取1—2月营收情况)。

持续攀升的数据背后,是珠海高新区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节点,率先布局算力基建、抢占AI产业赛道的成果。

——推动全域数字化转型。今年初,珠海高新区成立全市首个数据要素产业联盟——珠海高新区数据要素产业联盟,将在数据治理加工、数据技术创新和数据价值释放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推动高新区数据产业创新集聚与发展。

——打造全国AI产业创新示范标杆。珠海高新区将携手电信公司、格力集团及四所高校,共同打造广东电信—格力集团珠西科学城智算中心、大湾区国产算力适配中心及珠西科学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区内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政务数字化等场景提供超强支撑。

——积极扶持、引育一批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上下游企业、创业团队集聚高新区,在行业垂直大模型、智能体、智能软件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典型案例,谋划出台人工智能产业专项政策条款,全力打造良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力促今年全区集聚人工智能企业150家以上、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20亿元。

向“高”攀“新”,这是珠海高新区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个生动实践。

“要敢为人先推进产业创新。”在2025年珠海高新区工作会议上,珠海高新区有关负责人明晰指出:要加快在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工智能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要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和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行动。

看后劲

先行先试“干”字当头

2025年国际形势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全球经济分化显著、科技创新与安全挑战并存。

做好全年经济工作,二季度非常关键。从珠海高新区的种种行动和布局来看,简单来说就是:继续扎扎实实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牢抓改革促创新。珠海高新区将继续锚定“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迈过千亿元大关”目标任务,加快推进珠西科学城建设,持续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打造“五大创新中心”,构建一流创新生态。

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沉入基层一线、项目现场谋划改革举措、破解改革难题。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

下好全域数字域、低空经济、城市级微电网破题破局“先手棋”,推出更多在全国范围叫得响、在行业领域有影响的改革成果和先行示范。

——稳外贸拓市场。十天前,珠海高新区在全市率先召开稳外贸促发展座谈会,出台“三项措施”和“两项协议”,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到,珠海高新区不仅对外部形势保持敏锐观察,更以实际行动展现出政企合力的积极姿态。从建统筹调度机制到设“外贸企业服务专员”,珠海高新区要求政府部门要主动上门、主动服务、主动帮企业解决困难,更快响应企业诉求,千方百计为企业找市场、找订单。

——通过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优化企业服务、深挖消费潜力等举措,稳住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全力冲刺二季度经济发展目标,力争以首季“开门红”引领全年“满堂红”。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珠海高新区正努力担起全市经济发展“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使命重托。

采写:南方+记者  黄鹤林

摄影:谢泉山 钱文攀 吴长赋

设计:招凤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