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 > 珠海新闻 > 正文

珠海多个重点项目传来好消息,码头、光伏、智造中心有新进展


珠海巨涛码头二期工程开工,

拟建设1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

珠海首个“光伏+自来水厂”

项目即将投运,

预计年减碳740吨;

保开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

向租赁单位完成移交……

近期,珠海多个项目传来好消息!

珠海巨涛码头二期工程开工

近日,珠海巨涛海洋石油服务有限公司码头二期工程开工仪式在珠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装备制造南区举行。该项目将进一步强化珠海经开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协同,为珠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巨涛码头二期工程效果图。

据悉,珠海巨涛码头二期工程总投资约2.8亿元,拟建设1个5万吨级通用泊位(兼靠海工结构运输船和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泊位长度320米,年装卸量约15万吨。该工程采用高标准设计,水工结构可满足10万吨级工程船和30万吨级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轮靠泊需求。项目施工周期预计12个月,建成后将大幅提升珠海巨涛在海洋油气装备制造、模块出运及国际物流服务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珠海经开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集群的重点企业,珠海巨涛码头二期建成投产后将产生显著的产业协同效应。项目将与珠海经开区内中海福陆重工、三一海洋重工等企业形成深度联动,共同推动深海钻井平台、海上风电设备、中大型模块等高端海洋装备的研发与制造。

珠海首个“光伏+自来水厂”项目

即将投运

近日,珠海首个“光伏+自来水厂”模式实践案例——斗门区乾务水厂0.8MW分布式光伏项目进入连通并网发电前最后一环,标志着该项目已具备并网发电条件,即将进入投产运行阶段。

▲“光伏+自来水厂”项目。

该项目为珠海水控集团重点环保项目,由下属海宜公司推进。项目自2025年1月2日正式开工以来,历经近4个月高效施工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顺利完成并网发电前的关键节点并柜作业。目前项目已进入并网验收申请阶段,待供电部门验收通过后即可正式投产运行。

据介绍,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直流侧装机容量890KWp。据测算,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发电量达99.5万千瓦时,每年可减少碳排放740吨,相当于种植约4万棵树木的环保效益,不仅可满足乾务水厂部分用电需求,还将通过余电上网产生经济效益,实现“环保+经济”双收益。

保开智能制造中心项目竣工

并通过验收

近日,红宝石集团投资建设的保开智能制造中心项目顺利竣工并通过验收,正式向租赁单位完成移交。该项目作为“智能+制造”的新型生产制造载体,项目建成后将积极承接港澳高端要素转移,有利于推动保税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洪保十片区产业发展吸引力。

▲项目完工实景(航拍)。

该项目位于珠海保税区联峰路与富林西路交汇处,距离港珠澳大桥15公里、珠海机场30公里、珠海港45公里,地处“一小时”运输圈内,区位优势佳。

作为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为导向,建设涵盖技术研发、生产智造、物流仓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新空间。项目共2栋,分为南楼与北楼。在项目招商运营上,项目建设前已将北楼整栋出租给东电化电子元器件(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用于该司生产及仓储使用;珠海保税区光联通讯技术将租赁南楼厂房的4—5层,用于该司生产扩产和仓储。

随着这些项目

加快建设、释放产能,

将为珠海产业高质量发展

增添新势能、带来新动力,

促进珠海经济“腾飞”!

来源:珠海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