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将给广东带来严重风雨影响,在珠海金湾,一场与台风天赛跑的暖心接力赛正持续开展。农田里、鱼塘边、山脚下、街巷里,来自社区、村居的基层工作人员加快脚步,在熟悉的路上一遍遍地巡检。抢收再快一点,损失就少一分;检查再仔细一点,安全保障就更多一些……
抢收莲雾。
力争颗粒归仓
台风袭来,对于“看天吃饭”的农户来说,是一道大坎。在珠海金湾,特色水果种植正值夏季集中上市的季节,抢收防损失成为连日来最重要的任务。
7月19日,在金湾区平沙镇双木星艺术农场内,种植户正在加紧采摘黄金果,这是农场今年试种的新品种,近期迎来成熟采收期。“这种果实的重量比较重,容易压坏树枝,抗风能力不强。”种植户蒋垂言表示,要在台风来临前抢收已成熟的果实,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
在珠海市平沙镇台隆农业园的莲雾基地里,采摘工人也在抢收莲雾。莲雾是较为“娇气”的水果,一有风吹雨打就容易脱落,种植园也在与台风赛跑,抓紧采收。“台风一来莲雾就容易掉果、落果,必须赶紧抢收一批。”珠海台隆农业园负责人陈希表示,目前果园里正有10亩地的莲雾进入成熟采摘期,连日来已抢收了近3000斤,尽量减少损失。
除了特色水果外,平沙新近改造的盐碱地里种起了连片的水稻,一旦遇到台风,容易形成倒伏,浸泡后的稻谷容易发芽而导致减产。
19日,在珠海市金湾区平沙镇水稻种植示范基地内,伴随着收割机在田间穿梭,割稻、脱粒、吐秆等工序一气呵成,粒粒饱满的稻谷通过“铁臂”传输到一旁的运粮车内,确保颗粒归仓。
抢收稻谷。 通讯员 供图
“正针对约200亩的稻田进行抢收,力争能做到颗粒归仓。”珠海市鹰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林德坤表示。
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珠海市金湾区还出动了80余人次对农业设施进行用电安全检查,督促提醒养殖户完成约8万亩水产池塘的排水工作。这些措施可有效防止台风带来的次生灾害。
此外,当地还积极落实种植业防灾救灾工作的技术指导、水产避风抗灾等相关工作,帮助和督促农业企业及农户摸底自查,加强应急值守和应急物资储备,特别是严禁大棚内住人,关闭采摘项目,确保生产安全。既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个都不能少
7月20日上午,台风将至,风雨渐强。珠海金湾三灶镇鱼月村里,几位独居老人过得怎么样,成为了最令工作人员牵挂的事情。冒着风雨,他们逐户走访,不仅送上饮用水与食物等物资,更细致叮嘱他们注意避险、保护自身安全,反复强调 “有任何需求随时联系村委会”。
转移老人。 通讯员 供图
与此同时,三灶镇也迅速行动起来,将关怀送到独居孤寡老人身边,为其送上食物并清理干净家里环境卫生,叮嘱其不要外出,有事及时呼叫“平安通”。7月20日上午,随着台风升级,三灶镇巡查人员加大巡查,排查到银兴山庄2位高龄长者无避险能力,立即接送其到草堂湾社区辖区庇护所进行紧急避险。
在红旗镇,三板社区转移百岁老人蔡婆婆到安全地方暂避;藤山社区安全转移一名山边街平房居住独居长者至社区一楼会议室临时安置。“党员干部带头、分片负责、逐户排查”,确保“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转移行动不便的群众。 通讯员 供图
把山边窝棚的独居老人转移到其亲属家中进行避险、将海岛景区的工作人员接到岸上的应急避难场所、针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逐一上门协助其转移……基层工作人员的身影所到之处,群众的心也安定了下来。
目前,金湾区明确,台风天气期间,群众如有需要可向村(社区)寻求协助转移,避难场所会统一提供餐食,保障基本生活饮食需求。截至20日上午,金湾区68处应急避难场所已全部开放,顺利安置超过2000人。
转移行动不便的群众。 通讯员 供图
当前,珠海市金湾区仍在加紧对辖区内易受台风影响区域进行巡查,确保一旦有需要,能迅速高效开展转移工作,坚决守住“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底线。
南方+记者 董谦君
制图:蔡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