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动落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7月22日,“澳青初创·社区客厅”正式揭牌启用。该项目旨在助力澳门青年融入合作区发展,增强合作区对澳门青年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开创“澳门+横琴”青年工作新局面。
“零成本、零基础”起航平台
“澳青初创·社区客厅”由中华青年进步协会(中国澳门)广东办事处(下称“青进协广东办”)运营,是在广东省委横琴工委、省横琴办指导与支持下,采用“政府+社区+社团”模式打造的澳门青年专属创业综合服务载体。
项目精准锚定“澳门+横琴”新定位,致力于为澳门青年,尤其是初创业者扫除成本障碍,提供“零成本、零基础”的暖心起航平台。
启用仪式上,青进协广东办与澳门城市大学、中西创新学院、圣若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社区客厅”设立“双创研习服务基地”。合作区商事服务局副局长彭九如、省横琴办社会事务局副局长钟海波为首批入驻的澳资初创企业代表颁发营业执照。
“社区客厅”之名蕴含巧思。中华青年进步协会执行会长、广东办主任许治炜介绍,“我们希望入驻青年不只埋头工位,更能像家人一样在‘客厅’交流,鼓励企业协作、共同策划活动。”
青进协也将成熟的澳门社团运作模式引入合作区。许治炜强调,“我们希望通过营造亲切感,让澳门青年更快融入横琴。”
区别于传统孵化器,“澳青初创·社区客厅”针对创业青年的学习期、成长期、孵化期,创新推出覆盖青年创业全周期的服务模式。
如面向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提供6至12个月的试运营窗口期;为成长期项目提供对接供应链及金融服务;为初具规模的企业提供独立办公空间,对接上下游市场等。
许治炜介绍,“社区客厅”二期的建设正在构思中,计划在现有场地旁增设约300平方米多功能厅,并利用三楼空间增加独立办公区,争取在今年内完成。
20家澳资初创企业进驻
据悉,“澳青初创·社区客厅”项目自5月试运营以来,经两个月赴澳门各高校宣讲,已吸引20家澳资初创企业进驻,启用即满员,生动展现了澳门青年创业的热情。
入驻企业涵盖领域广泛,包括网红旅游推介、活动策划、非遗制香、跨境电商、中医药大健康、高新科技无人机活动等。
其中,九凤(广东横琴)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横琴毗邻澳门的区位优势,面向港澳客户群体,开展青少年无人机教育启蒙、机器人编程、航天模型等教培业务。
“这里最吸引我们的是‘零门槛’政策,包括租金减免。”该公司负责人全权表示,这些优惠减轻了初创企业压力,让团队更专注于业务发展,“我们有信心在这里生根发芽,将事业做下去。”
广东迦境香文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婷表示,“‘社区客厅’为澳门青年融入大湾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她特别提到,“社区客厅”将提供更多接触内地其他品牌和企业的机会,并通过定期举办交流会,促进企业间的沟通与合作,这对于文化品牌推广和市场拓展至关重要。
广东横琴娜塔莎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境电商企业,核心业务是助力中国吉他品牌出海,帮助贵州正安县的吉他进入海外市场。
该公司负责人左腾表示,“横琴在跨境电商方面的政策优越,借助这些政策,我们能更有效地拓展海外市场。”“社区客厅”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服务,“我们正通过平台资源,与海外渠道开展商业合作。”
启用仪式上,广东省委横琴工委委员、省横琴办副主任叶真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了项目的建设成效与社会价值,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展望:希望“社区客厅”做有温度的创业港湾、有活力的融合纽带、有担当的琴澳样板,探索出一套可复制、能推广的成功经验,为全国港澳青年创业平台建设提供极具特色的“琴澳样板”。
采写:南方+记者 蒋欣陈
摄影:南方+记者 关铭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