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产教融合!珠海高新区首批百名校外企业导师受聘
9月17日,珠海高新区首批校外企业导师聘任仪式在高新区科技创新展厅举行,来自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的专家人才齐聚一堂,他们将深度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产业对接,这标志着珠海高新区在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目前,全区已有100余名专家人才加入校外企业导师库,将有效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珠海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彭灿煌出席仪式并致辞,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等高校领导,以及珠海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媒体记者等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彭灿煌在致辞中表示,珠海高新区坐拥4所高等院校、76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是珠海科教资源与产业资源最集聚的区域之一。此次推行校外企业导师制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也是加快建设珠西科学城核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要举措。
高新区党群工作部相关负责人对《珠海高新区校外企业导师工作实施方案》进行解读,该方案系统构建了“选、聘、管、用、励”全链条工作机制,导师分为引领启蒙、授课教学、实习实践、产学研项目、创新创业五大类型。未来,校外企业导师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开展课程教学、项目指导、实习实训等多形式活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
仪式上,珠海高新区领导及高校负责人分三批为导师代表颁发聘书。来自金山软件、亿胜生物、云洲智能、四维时代、英搏尔电气、华芯微电子等企业的专家人才代表正式受聘为珠海高新区首批校外企业导师。
企业导师代表、金山软件集团副总裁、珠海平台总经理龚道军表示:“我将作为校企之间的桥梁,推动金山软件与高校在人才培养、项目实训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深度合作,开放企业资源助力学生成长,共同培育符合产业需要的创新人才。”
企业导师代表、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集团董事总经理方海洲也表示:“高校是智慧的源头,产业是实践的土壤。我将尽力让这两股力量交汇,陪伴更多同学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接下来,珠海高新区将持续优化校外企业导师工作机制,搭建常态化校企交流平台,推动“新质生产力”通识课程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共建、产学研项目落地,进一步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采写:南方+记者 黄鹤林
摄影:南方+记者 钱文攀